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步入初中的新生因课程种类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加深,教学内容和思维方式的要求提高,以及学习环境的改变,使得大多初一学生措手不及。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一是引导入门,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关于如何搞好初一数学入门教学的体会和做法,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望能得到各位同行的指正。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64):81-82
数学对于初一的新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学科,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要想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显然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取较多的符合初一新生学习特点的方式,让初一新生对新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最终提升初一学生的数学能力。文章从"把握好开学第一节课""设计精妙的课堂引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及"运用微课教学"这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初一新生学好数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入门教学标志着一个新的教学阶段的开始,在教学中处于转折点的重要位置,也是教学的难点.鉴于平面几何学科自身的特点,其入门教学更是个难题,是数学教学中一个极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就要着力研究初一新生的学习特点及平面几何的学科特点,进而研制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应对策略,使几何入门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刚升入初中的新生,如何做好与小学阶段的衔接,使其对初中数学知识"入门",打好新学段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认识和处理这个环节,打好初一新生入学数学学习第一关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初一数学的入门教学效果的优差是关系到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本文探讨了这方面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六、三”制初一下学期开平面几何,“五、四”制初二第一学期开始开设平面几何,如何突破几何“入门难”关,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自的做法。为什么会有几何入门难的问题呢?从心理学来看,“五、四”制初二和“六、三”制初一学生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智力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较低的再现型思维。平面几何“入门难”,主要是学生从学习“数”转入“形”的学习,从以代数运算为主转入几何推理为主,确实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为了解决初中几何入门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点做法:  一、初学…  相似文献   

7.
初一新生从小学升入中学,面临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任课教师,对中学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中小学数学不仅有连续性而且有阶段性,数学教学的要求和方法都有较大的区别,前后不能自然的衔接起来,因此,初一年级的师生就有一个怎样从小学数学教学过渡到中学数学教学的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8.
赵宝娣 《考试周刊》2011,(70):95-95
作者从初一数学的第一堂课激情引趣;实际教学中稳扎稳打;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而采取分层教学等方面分析了如何搞好初一数学入门教学。  相似文献   

9.
初一学生刚进入中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和教育环境都与小学有许多不同,一些学生感到不适应,如果不能使这些学生顺利度过这一“入门”阶段,他们也许在初中乃至整个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上,会越来越被动,以致完全放弃.这一问题早就存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也都注意到这个问题,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一般都是从初一数学学习向学生提出新的挑战的角度,来解释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例如基本概念增多、内容坡度太陡、教学节奏变快、知识影响深远等.本文则针对初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几种思维缺陷进行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观察,选择“典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但一旦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时却会“其乐无穷”,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而中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的养成关键在于中学第一年的“先入为主”的教学,因此如何搞好初一数学的入门教学,始终是每位中学数学老师须慎重考虑的问题。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多年的教师,我深切知道学好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学生数学的基础构建过程,还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启蒙过程和数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从初一到初三,有的教师认为初三是初中最重要的阶段,它包括知识的系统复习、查漏补缺,它经历各种考试的千锤百炼。我却觉得,初一才是学生最重要的阶段,它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新的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态度的养成阶段,对于学生  相似文献   

13.
钟丽琴 《湖北教育》2003,(23):51-52
初一代数与小学数学相比,知识点比较多,内容比较抽象,解题的思路、方法有所不同。学生从学习小学数学到学习初一代数,是学生在认知上和思维方式上的一个飞跃。初一学生活泼爱动,自控力较差,心理承受力不强,抽象思维水平不高。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初一代数入门教学时,自觉不自觉地加大课堂教学容  相似文献   

14.
初一数学学习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对于初一数学的教学效果的优差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本人今年再次(第三次)教初一数学,结束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传教与学生的学习是教学的矛盾双方,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教师首先应对初一数学教材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教材的特点和教材大纲要有比较全面的掌控。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教材、学生、老师,将三者合理地结合,从而起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这个学期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俗语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与"万丈高楼平地起"之说,形象说明了开端与基础的关系,对于初中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初中数学入门教学是初中阶段三年数学学习的基础,其效果必会直接影响到日后数学课程的学习,也会影响到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兴趣与质量。但七年级新生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与数学学习内容时,多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影响到后面的学习自是必然。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新课程开始之际即通盘考虑采取必要的方法与技巧诱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以及给予学生必要的学法指导,也就是从教与学两个角度,来引导学生上好初中数学的入门课。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一新生从小学升入中学,面临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任课教师,对中学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中小学数学不仅有连续性而且有阶段性,数学教学的要求和方法都有较大的区别,前后不能自然的衔接起来,因此,初一年级的师生就有一个怎样从小学数学教学过渡到中学数学教学的适应过程.在这一时期里,教师如能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心理特点,照顾到学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初一数学课程是学生初中数学学习的开始,只有在此阶段中学好数学知识,才可为后续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而教师在初一数学教学上需注重这方面。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学生在初中数学入门学生所面临的困难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此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进而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大多数都是采取了题海战术和“填鸭式的同步教学”方式,这样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致使学生苦不堪言,可是教学效率确很低。我担任的初二(6)班的数学成绩,在初一时是我校初一年级中最差的。学生厌学情绪较重,上课时不是打瞌睡就是打闹,他们对数学知识根本不感兴趣,陈旧的填鸭式的同步教学对他们已经没有一点作用了。为了实现教研教改的梦想,我向学校特别申请担任了这个班的数学异步教学实验。通过一年多的异步教学的尝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迅速学会怎样学习。…  相似文献   

19.
胡风萍  南虎 《考试周刊》2010,(45):77-77
学习数学对初一的学生来说,首先应当是获得适应中学数学学习的能力,以缩短小学学习向中学学习的过渡期。要使数学教学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适应能力,有些问题应在数学教学中予以重视。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开拓性的人才,数学教师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处理这个问题,我认为注重如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尽管多年来数学教改取得诸多成果,但总体上看,当前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尤其是新课改下初一数学教学质量仍处于继续探讨的阶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正确处理和抓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可以尽快提高新课改下初一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