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大彤 《武当》2003,(7):13-14
松肩 在太极拳套路中,无肩难以成为拳,每势每动也离不开肩,肩的重要性显现在拳套路之中。拳家在盘拳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肩寒全身僵,肩紧全身滞。肩也是呼吸的总“气门”,寒肩气上浮。太极拳不像  相似文献   

2.
颈肩问题似乎是人进入中年的标志,比如有颈椎病五十肩等。颈肩综合症到颈肩病几乎在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发生过。为什么我们称这些颈、肩部位的疾病为颈肩综合症呢?因为颈肩是人体距离最近的连带关节。由于这种连带关系,导致了一处有问题就会连带邻近关节。这些问题的出现有时是单独的,有时又是同时的,我们要学会辨别,认清问题的关键。颈肩不适和颈肩综合症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肩凝症是以肩关节运动障碍和肩周酸痛为主要表现的肩部经筋病变。又称肩痹,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老年肩,肩关节粘连,肩周炎等。本文根据临味治疗的体会,谈淡早期诊断和功能康复。一、发病机制及其原因肩凝症一般分为两大类: 1、继发性一般多见于四十岁左右,极大部分患者是由于肩部肌腱、韧带,  相似文献   

4.
赵幼斌 《武当》2008,(8):15-17
五、沉肩坠肘 对于沉肩坠肘,杨澄甫解释说,“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又说,“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  相似文献   

5.
五、沉肩坠肘对于沉肩坠肘,杨澄甫解释说:"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又说:"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这就是说,要坠肘首先要沉肩,沉肩首先要松肩,沉是建立在松的基础之上的。能松然后能沉,能沉然后能坠,能坠然后有力。能松、能沉、能坠,则力能贯之。不能松沉肩肘,最重要的弊端是手臂的力与身体僵持,其劲浮而迟,连带脚下无根,不仅不能发人,反而容易被人所制。能沉肩坠肘,接人劲时则能将对方来  相似文献   

6.
"游泳肩"是影响游泳运动员正常训练及运动成绩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发现游泳肩的发生是由肩关节的不稳定性所引起.通过游泳肩发病机制的解剖学分析发现,稳定肩带的肌肉力量失衡从而导致肩关节稳定性失衡是游泳肩发病的重要机制.通过加强肩袖肌群的力量训练和肩关节神经肌肉本体感受性训练,可以加快游泳肩的康复及预防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羽毛球运动中肩袖的具体特点,进而对羽毛球运动员肩袖损伤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羽毛球训练中肩袖损伤的处理和预防对策,从而减少羽毛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8.
4、寒肩:肘不能沉,肩不能松,肩胛紧锁,两肩高耸,状如立寒冬溯风之谓也。以致气血不通,劲路不畅。造成上不能劲由脊发,贯劲干指捎;下不能虚胸盈腹,引气达丹田。寒肩亦称“耸肩”,就象人在寒冬溯风中把肩耸起一样。内家拳有“松后沉肘”的基本要求,或称“松肩垂肘”“‘沉肩坠时”、“垂肩沉肘”、“沉肩曲肘”。总其所言,无非指肩头节须松沉,使镇骨平准而微下沉,肘关节始终保持适度的弯曲和沉垂,从而达到“三垂”。即气垂房垂用锤。气垂则气降丹田,身稳如山;肩垂则臂比劲活,肩摧肘前;肘垂则两膊自国,能固两助。这样才符…  相似文献   

9.
上肢部1.肩肘:“松肩沉肘”是各派太极拳的共同要求。有的也叫“沉肩垂肘”或“沉肩坠肘”,就是两户关节要向下向外松,两肘关节要向下沉坠。松肩和沉时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做到沉肘松肩,两臂才能圆满松活,运动自然。等论讲:“转关在户,折叠在腕。”也就是说,解脱擒拿,内劲运动在胸腰。通过肩时,力达手腕,方能解脱。肩肘关书通顺,内劲才能达到掌指。如果肩肘受到障碍,使会影响内劲运用,从而也影胸了周身协调。在练习时,经常要注意两肩矢书的松弛,有意识地向外引伸,使劲逐渐拉开下沉;两肘则要有下垂之意,以起到“护助”的作…  相似文献   

10.
刘新宇  张鹏 《体育科研》2017,(1):85-88,94
游泳肩是游泳项目中发生率最高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度降低、肩关节前侧或前外侧压痛、肩关节不稳等。游泳技术动作异常、训练量大、训练工具的不当使用、肩关节松弛、头前伸姿势等都是引发游泳肩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发现游泳肩会表现出生物力学的改变,包括肩关节内外旋肌肉力量比值异常和肩关节肌肉活动模式异常等。开展功能性训练目前被普遍认为是游泳肩康复的关键部分。本文从游泳肩的定义、病因、症状和诊断以及康复等方面对游泳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游泳肩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一、肩肘倒立单元计划肩肘倒立是小学五年级技巧单元的教学内容,4个课时的学习基本可以完成单元教学,笔者将4个课时安排如下。第1课时:学习肩肘倒立的动作,掌握动作顺序及用力方法,初步完成动作;第2课时:继续练习肩肘倒立的动作,重点解决"立得稳",强调夹肘内收;第3课时:完善肩肘倒立的动作,重点解决"立得直",强调展髋、挺腹;第4课时:考核肩肘倒立动作,建立体操表演意识,尝试创编肩肘倒立创新动作。二、辅教材搭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双人练习是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一种手段,为了方便选择,分类介绍如下: 一、发展上肢柔韧性练习 1.两人背靠背站立,两臂侧平举,手互握,两人同时肩绕环。(图1)2.由同伴帮助向后拉肩。(图2)3.由同伴帮助向后上拉肩。(图3)4.两人互相搭肩,上体前屈向下压肩。(图4)  相似文献   

13.
体操教学基本技术和技能中有许多关于支撑技术的动作,如杠上支撑、手倒立等。其中,顶肩技术好坏将直接影响这些支撑动作的完成质量。这就是本文谈的顶肩技术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问题。顶肩技术是指手臂支撑于地面或器械时,手臂伸直垂直用力向肩关节顶的一种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技巧、双杠、单杠及跳马项目中。顶肩技术需要合理的臂与上体夹角。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动作,其顶肩角度也不同。在进行体操教学中,正确应用顶肩技术,加强学生对顶肩技术的掌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使学生更准确地完成好技术动作;减少多余的错误动作,减少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14.
B套(自我牵拉放松法)共17个动作1)单侧拉手牵肩: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左手于背后下拉右腕,头略偏向左前方。时间15秒。同样方法,牵拉左侧肩。(见图B1)功能:牵拉右肩的斜方肌上部。2)含胸前叉手平推: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交叉掌心向前,用力平推手,同时含胸弓背,时间15秒。(见图B2)功能:牵拉双侧背阔肌,斜方肌及肩后部二肌群。3)挺胸后叉手下拉: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挺胸后仰头,双手后交叉掌心相对,用力下拉。时间15秒。(见图B3)功能:挤压颈椎和背部肌群,以利于更放松。4)前扳肩: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右手…  相似文献   

15.
肩周炎又称肩凝症、漏肩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所以又称“五十肩”。其主要症状是功能障碍,肩关节疼痛,夜间尤甚,且病程较长,久治不愈。目前,国内外对本病进行过多方面研究,但疗效较差。中医理论认为肩周炎的病因主要是年老体衰,气血虚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积久筋凝,或局部损伤及肩关节运动不足等。笔者通过临床观察,结合中医内科理论及经络学说,对肩周炎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等有新的认识。经长  相似文献   

16.
(臂手功) 第一节叩打肩三对操作方法右手叩打左肩,左手叩打右肩,各二八呼。叩打时,掌根扣在肩前三穴上,冲三指扣在肩后三穴上,同时拇指力达肩井,小指力达巨骨(图49)。穴位与功用 1.肩三对:从颈根(颈肩交界处的横纹)  相似文献   

17.
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模拟上课的内容是水平三小学五年级《技巧:肩肘倒立和游戏:结伴赛跑》,本课是肩肘倒立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次,我预设的课时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肩肘倒立的完整动作,知道肩肘倒立是由身体后倒、翻臀、夹肘支撑形成的身体倒置姿势。2.技能目标:通过肩肘倒立动作学习,80%以上的学生能在同伴保护帮助下  相似文献   

18.
一、溜肩“溜肩”即两肩下垂,而使肩部与颈部的角度过大。“溜肩”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形体健美,因而必须予以矫正。我们可采用如下方法:1.耸肩法即让矫正者站立,上体保持正直,两肩尽量上提,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放松,如此重复20~25次。如双手能持哑铃进行锻炼,则效果更佳。2.臂上举法即让矫正者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持哑铃上举,如此重复20~25次。3.俯卧撑法即让矫正者俯卧草地上,多次练习俯卧撑,直到不能做为止。  相似文献   

19.
在肩部的运动创伤中,运动员的肩袖损伤较多,尤其多发生在排球、体操、投掷等运动项目。由于肩关节反复超常范围的转动、摩擦、挤压,所以肩袖部肌腱的损伤为常见。此伤多表现病程长,治疗效果慢,并被认为是影响运动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运动创伤之一。肩袖损伤主要指肩袖肌腱的损伤,此伤又叫肩袖创伤肌腱炎、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症侯群,有时可合并滑囊损伤。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园肌、肩胛下肌四块肌肉环包着肩关节,止于肱骨大小  相似文献   

20.
<正>肩关节损伤指因肩部各组织包括肩袖、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或因反复过度使用、创伤等原因造成的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表现为肩部疼痛。常见的肩关节损伤有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冻结肩、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肩关节不稳等。一、肩袖损伤肩袖由冈上肌、肩胛下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四部分肌肉组成,肌腱止于肱骨大小结节及部分外侧颈部,组成联合腱(见图1)。在游泳运动员中,由于肌腱与肩峰反复撞击而退变变厚,与肩喙韧带间隙变窄,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