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确的投资决策来源于对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分析的方法很多,而最受投资者所偏爱的莫过于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在实际应用时却存在孰优孰劣的情况一般认为,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计算技术上,净现值法都要优先于内含报酬率法,本文先通过从理论和指标计算的技术方法上分析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的一般特点,以及在两种方法出现矛盾的决策结果时应作的选择,然后分析净现值法在实际工作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是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时常用的二种贴现现金流量的分析技术,也是在学习和运用中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两种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指出投资项目本身的收益率与使用的折现率的比较是运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对资本投资项目评价的核心。同时,通过对这两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难点、运用的基本原理、使用范围、选用原则及改进建议的探讨,以期找到一种简捷、清晰的学习理解和应用这两种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投资项目评价是投资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决策的前提基础。投资项目结果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指标的选择。本文运用差量分析法对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发生冲突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应结合运用,一旦冲突发生则应以净现值法为准。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实例与图示对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为科学地运用这两种方法评价不同情况下的投资方案提出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
内含报酬率法是评价长期投资方案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备选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并与一定标准(如资金成本)对比进行决策。由于它能反映各投资方案自身的报酬率,有利于在不知道折现率的情况下比较各投资方案,故国内各种教科书无一例外地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笔者认为,传统的内含报酬率法(即现行国内教材所介绍的)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一是在计算内含报酬率时采用的所谓“逐步测试法”既繁琐,准确度也不高;二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投资方案可能找不到或同时出现二个以上的内含报酬率而无法决策;三是在比较两个互斥投资方案时,不时会得出与净现值法相反的结论。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使内含报酬率法尽善尽美呢?笔者提出的办法有三,供大家探讨。 一、建立教学模型求解内含报酬率 例:某一个长期投资项目,初始投资为900万元,预计可获得的连续三年的现金净流量分别是5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若资金成本为10%,要求用内含报酬率法评价这一投资方案可行否?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了项目评价指标内含报酬率的缺陷及其修正的方法,并利用EXCEL的内置函数NPV()、IRR()、MIRR(),对非常规项目及现金流入分布不同、投资年限不同和投资额不同的互斥项目择优时的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及其修正的内含报酬率等指标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7.
内含报酬率是指能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它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表明了企业能够承受的最高贷款利率。若利率高于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则项目必然亏损,反之,项目就有盈利;若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标准收益率,则说明项目的盈利水平大于或接近全国或部门平均盈利水平,企业投资项目的效益就比较好,而要利  相似文献   

8.
内含报酬率指标有其优缺点,针对目前常用的图解法和逐步测试逼近法的缺陷,设计出进的“图示与代数公式法”。利用高等数学的基本原理,给出一个项目同时出现两个及两个以上内合报酬率的严谨的求解方法,通过对内含报酬率指标和净现值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解决二者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第五章决策分析(二)——长期投资决策1.理解掌握长期决策分析需要考虑的有关重要因素。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时应考虑下列四项重要因素:(1)货币的时间价值;(2)投资的风险价值;(3)资金成本;(4)现金流量。在理解它们的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货币时间价值及现金净流量的计算方法,并理解为什么说资金成本在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中是淘汰不可行方案的重要工具。2.熟练掌握评价长期投资方案的基本方法评价长期投资方案的基本方法有五种: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回收期法、现值指数法、平均投资报酬率法。在上述五种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前四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企业界编制的可行性报告中最常用的财务评价方法之一就是净现值法。所谓净现值法,是使用净现值有关指标作为评价投资方案优劣的方法。净现值指标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11.
在评价方案投资决策的净现值法分析中,所用的折现率是复利。复利折现率的确定在某些情况下就是银行存、贷款的复利率。而我国的银行存、贷款利率是单利,单利是不能直接用来计算净现值,确定方案的取舍的。这样我们就应将单利用一定的方法折为复利率,然后再用此折合后的复利率作为折现率来计算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期权定价理论运用于投资项目分析,更能科学合理地解释投资项目中隐含着的期权现象.将期权分析方法与贴现的现金流量法结合起来评价投资项目,使项目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进行评价,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不足之处,可以利用MIRR法来改进内部收益率法。通货膨胀对评价指标影响具有一定影响。目前流行的实物期权价值计算方法,实际是对净现值法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更加准确、合理地衡量项目的实际价值,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项目投资中的现金流量估算及风险问题,基于概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投资项目动态决策指标NPV进行估计推断。同时,对寻求内含收益率值的插值逼近收敛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决策之成本-效益定量与定性分析,寻找社会贴现率或内部投资收益率及其现值净额,进而评估决策方案的投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确定政府投资项目成功的标准,对项目进行有效的实施是至关重要。在文献梳理和政府投资项目承担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20个标准进行问卷实证。这些标准被高度认可,占75%的均值在5以上。最受看重的前5个标准依次为项目要按期完成、项目符合设计要求、项目实施不出事故、运用建筑材料环保、不破坏周围环境。因子分析后提出评价政府投资项目成功标准的四个维度:公司收益、群众受益、长远利益及资金效益。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article, I address two competing conceptions of 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 (DIF) in polytomously scored items. The first conception, referred to as net DIF, concerns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conditional expected value of the polytomous response variable. The second conception, referred to as global DIF, concerns the conditional dependence of group membership and the polytomous response variabl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net and global DIF is important because different DIF evaluation methods are appropriate for net and global DIF; no currently available method is universally the best for detecting both net and global DIF. Net and global DIF definitions are presented under two different, yet compatible, modeling frameworks: a traditional item response theory (IRT) framework, and a differential step functioning (DSF) framework.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RT and DSF frameworks is presented. Available methods for evaluating net and global DIF are described, and an applied example of net and global DIF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8.
基于净现值理论的精品课程网站投资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精品课程网站的投资效益评价提供一个客观依据,提出了一种课程网站投资效益的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将课程网站各种投入与效益以货币计量单位进行估算,将各年的净现金流换算为立项年份的净现值,以各年净现值之和作为课程网站的投资效益,并以某高校2004年立项的13门校级精品课程为例说明了该模型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n economic model of the way people behave during an IQ test. We distinguish a technology that describes how time investment improves performance from preferences that determine how much time people invest in each question. We disentangle these two elements empirically using data from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The main findings is that both intrinsic (questions that people like to work on)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centive payments) increase time investments and as a result performance. The presence of incentive payments seems to b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size of the reward.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turn out to be complements.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会计已在实践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决策相关性理论研究上已取得许多重要进展。但对于涉及定量分析的问题,如,"如果两个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同,这两个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否相等",现行的公允价值理论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其原因是,当前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研究尚缺乏模型化研究范式。通过评述现有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研究公允价值理论研究缺失经济模型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构建模型化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