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考点1:集合 命题走向 高考常从两个方面对集合知识进行考查:一方面是考查集合本身的基础知识,如集合的概念、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与运算以及Venn图等;另一方面是将集合知识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集合语言与集合思想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有些形式逻辑的著作或教材在介绍概念的种类时,一般都介绍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区分向来是一个难点问题。熟练掌握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区分方法,有助于正确识别以及准确使用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恰当地进行判断和推理,避免出现二者之间的逻辑错误。准确把握集合体与个体、类与分子、整体与部分的本质特征,是正确把握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职业中学数学课本中对集合描述为“集合是指某些具有共同性质的对象的全体”,并规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为:(1)如果元素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规定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为:(1)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B;(2)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记作A∩B;(3)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记作A∪B;(4)集合A的补集记作A。 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切勿混淆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这些“集合语言”用集合符号表示,使用适当既直观又清楚,因  相似文献   

4.
欧阳才学 《高中生》2010,(24):19-21
考点1:集合命题走向高考常从两个方面对集合知识进行考查:一方面是考查集合本身的基础知识,如集合的概念、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与运算以及Venn图等;另一方面是将集合知识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集合语言与集合思想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集合与简易逻辑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之一,在高考中,集合与充分、必要条件,这两部分内容每年都有考题出现.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  相似文献   

6.
1集合的包含关系与充要条件图1表示集合A包含于集合B,逻辑上就是:"x∈A是x∈B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x∈B是x∈A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约定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合时,集合B就是集合A的母集合.上面的说法又可以换成:"子集合是母集合的充分条件;母集合是子集合的必要条件".这就是集合语言下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知识包含集合的概念与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其中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是集合的中心内容,而韦恩图是数形结合的基本体现简易逻辑是培养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的重要载体,高考主要考查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真假命题的判断是简易逻辑的重点内容,逻辑推理及命题思路正是围绕此点展开的;  相似文献   

8.
1考点阐释1.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语言与集合思想的应用,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与解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  相似文献   

9.
集合作为一种常用数学工具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考查特点有二个:一个是集合本身的知识,如集合的交、并、补运算;二是集合语言与集合思想的运用,即把集合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曲线的相交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正>集合是高中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集合问题是高考的必考内容,高考中对集合问题主要是以选择、填空、解答的形式间接考查集合的运算与集合表示法.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发现对集合知识的考理无外乎下面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1.
集合与映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合论是当代数学的基础 .学习集合 ,不仅应从本质上去理解与集合有关的各个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更重要的是在解题的过程中自觉地应用集合的语言和方法去表示各种数量关系 ,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映射刻划的是两个集合之间元素的特殊对应关系 ,是我们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基础 ,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 .数学竞赛中的许多题目都与映射有关 ,恰当地使用映射法解题 ,可以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有时还可以出奇制胜 .一、基础知识1.集合(1)集合的概念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2 )集合的运算法则 .(3)集合的划分 .如果非空集合A1 …  相似文献   

12.
集合是每年高考必考的知识点之一,考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用选择题考查集合自身的知识,另一种足集合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考查集合语言与集合思想的应用.由于集合问题的抽象性,常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例析解答集合问题的几种重要策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集合是数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认识集合,理解集合的内涵,是学好集合知识的基础,只有深入地认识了集合中元素的意义,才能正确解读集合,才能处理好与集合知识相关的问题.本文就高中数学中两类主要集合(数集和点集)进行探究,以求加深对集合的认识,提高分析解读集合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集合是不定义的概念,在理解集合概念的同时,必须掌握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及无序性,并能运用这些性质来解题.注意元素与集合之间、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两者不能混淆.要熟练地进行集合的交、并、  相似文献   

15.
集合与简易逻辑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且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里谈谈排列与组合在集合中的应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个熟悉的经典结论.1.集合M={α1,α2,…,αn}的子集个数是2^n(其中n是集合M的元素的个数)个,它的真子集个数是2^n-1。2.集合M={α1,α2,…,αn}的所有子集的元素和是(∑i=1^n)2^n-1(其中n是集合M的元素的个数)。3.设集合M={α1,α2,…,αn},集合N={b1,b2,…,bn},则从集合M到集合N能构成n^m个映射.  相似文献   

16.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分不清 例1 设集合M={m|m≤2√3},又x=2√2,那么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7.
一、了解命题趋向,明确复习目标集合与简易逻辑是高考必考内容,既有很容易的送分题,也有考查能力的中高档题.有关集合的试题,往往体现集合的概念、运算及简单的运用,集合知识经常作为工具广泛运用于各类综合试题中.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考查重点.同学们还要关注无限集的考查,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集合作为整个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方面,考查对集合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如对集合中涉及的特定字母和符号、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集合与集合间的比较;另一方面,考查学生对集合的知识应用以及利  相似文献   

19.
集合的初步知识 ,是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是学习函数及其他后续内容的门坎 .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集合中的许多概念 ,如子集、空集、全集与补集、交集与并集等都是以元素来定义的 ,所以认清元素的特征和性质 ,并从元素入手是学好集合知识的关键 .为此 ,我们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有多少 ,学会判断某元素是否是集合中的元素 ,学会求解集合中待定的元素 .一、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例 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x∈ R| x =2 n - 1,1≤ n≤ 5}是一个有限集 .(…  相似文献   

20.
集合与简易逻辑的初步知识,是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与数学的其他各分支有着密切联系.集合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学中广泛使用的集合语言,并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问题,运用集合观点去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们认识和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了使同学们在集合与简易逻辑的学习中对其内涵及相关运算把握更到位,我们特做此专题,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