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州市回民小学是一所建校超过90年的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共有17个民族的师生.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除了具备基础教育的元素之外,还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一体",多元开发建设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准备期,发挥团队凝聚力 2017年笔者到广州市回民小学担任校长,了解到学校是由六所附近的麻雀小学合并而...  相似文献   

2.
文延红 《辽宁教育》2014,(10):43-44
正奥林小学在打造以"体验中发展,快乐中成长"为目标的体验教育办学特色中,不断探索适合学校内涵发展的体验教育特色之路,通过体验式校本课程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一、立足实际,满足需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奥林小学建校十年,它的前身是一所村办小学,随着城市化进程,经历了农村——城乡结合部——城市——区域中心商务区这样的地域快速发展变化,学校也从几间平  相似文献   

3.
银川高级中学是一所建校只有10年的农村高中,近几年来,该校借高中新课程拓宽学校发展空间,全面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在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努力探索,作为一所主要为农家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为西部农村的课程改革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鲜活载体,课程规划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建校四年来,学校立足"让每一棵小树茁壮成长"的育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基点,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坚持做到四点:一是基于学生需求开发课程,二是基于教师自身专业特长开发课程,三是基于家长及社会需要开发课程,四是基于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课程。丰富的校本课程既满足了学生的共性需求,奠定根基;又满足了个性需求,发展品质。  相似文献   

5.
自2004年秋季起,我国开始实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随着实验工作的逐步扩展和全面推进,"试点"高中学校都在积极地展开基于新课改的校本课程开发,虽然许多"试点"学校已经"开发"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许多"试点"学校所展开的校本课程开发仍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试点"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视角,首先概括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的几种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于"试点"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研修越来越体现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也体现了一所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色。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我们总结探索了"问题牵动,科研引领,校本课程开发推动"的校本研修模式。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除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校本课程的建设同样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江苏省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基于小学生特殊需求,开发与实施了全寄宿制学校"闲暇教育"校本课程,较好地诠释了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校本课程强调"以校为本",它是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抓手之一。新乡市育才小学为河南省首批校本教研实验校,学校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思考一:校本课程怎样与育人目标有效契合体现一所学校育人特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课程变革所遵循的一直是一种自上而下,中心--外围的集权模式,校本课程开发则是要建立一种自下而上、遍地生根的"草根"模式.因此,人们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由学校共同设计并实施的课程变革的模式".天津中学探究式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初中实验班创办特色的重要组成,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是一个开发和研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两所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共享型校本课程开发,一所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不仅供本校使用,还成为其他学校的选修课程。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包括校本教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辅助教材与练习册,以及校本活动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充分发挥了科研课题的带动作用、课程专家的引领作用、课程领导的组织作用、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本土资源的支撑作用、开发成果的共享作用。共享型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扩大校本课程功能,促进学校整体改进和教师专业发展,并以活动课程作为重要落脚点,突出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实现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接轨。  相似文献   

11.
职校文化课如何自编校本教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职校文化课自编教材属"校本的"的课程开发,这种改革势在必行。实践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一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学校的所有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既有对国家或地方开发的  相似文献   

12.
面对我国史无前例的抗击新冠肺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教育应该抓住这一"可教时机",发挥校本课程灵活性强的特点,将"抗疫"过程中碎片化的个体感性认识转化为一种课程资源。学校结合疫情防控情况和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具有必要性,建议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从学校整体的宏观课程框架到微观课堂教学进行三个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和教师需切实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最终重塑学校形象,形成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学校文化制约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鉴于课程变革中学校文化的主体性、多元性、合作性及开放性等品性的缺失,校本课程开发应秉承"校本"理念,凸显师生主体参与,重建学校文化主体性;整合多样态文化,实现学校文化多元共生;构建"参与文化共同体",重建学校合作探究文化。  相似文献   

14.
关蓓 《湖北教育》2003,(19):8-9
学校从自身的教育哲学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决策是成功开发校本课程的前提。我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立足教育创新和学校办学特色作好课程决策,使校本课程开发少走弯路,提高了校本课程的内在质量。下面就谈谈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初步探究: 策略一: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案例一:武汉市育才小学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名校,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实验学校)建于1998年7月,是一所全日制公立中学。在建校不到6年时间里,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推行办学新理念,积极实施校本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成才和激励教师成功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2003年,学校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社会适应能力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为切入点,以兰州市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例,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分析了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组织以及评价,提出有关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以课程申报或课题研究的形式带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国家目前还没有制定十分具体明确和可操作的校本课程开发政策 ,但另一方面又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大的方向 ,这样就给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留下了比较宽松的环境和空间。另外 ,国家也迫切需要有条件的学校在这方面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热情并且有一定条件的学校可以借助于课题申报 ,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带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开展 ,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课题申报的主体可以是一所学校独立承担 ,也可以由几所学校合作承担 ;课题的级别可以是本级或者…  相似文献   

18.
所在学校多年坚持开发生物校本课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该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分享同行。校本课程需要"开"。校本课程开发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成长的途径之一。因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成长的途径之一;校本课程应该"发"。课程决策民主化;课程理念明晰化;课程开发程序化;课程展示多元化。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还要注意,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素养显得更为重要,还要坚持创新,凸显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的情境性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所起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具体可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三个维度:维度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不是让教师编教材,而是基于一定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而进行课程编制与实施的过程。这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是对…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以校为本的课程。自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多数学校或多或少都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但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基本上处于无规则状态。因此,校本课程究竟如何发展与构建才是科学合理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高新博才寄宿学校在最近几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一直在探索和寻求一种校本课程构建的科学体系。经过几年的摸索,学校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即以必修课程资源的建设为基础、以选修课程的开设为主体,以学科特色课程开发为骨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