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究竟应当如何提高书画收藏投资者对书画作品真伪的鉴别能力?在与不少书画收藏投资者的交流中,笔者常常会遇见这样的提问。确实,目前在艺术品市场的书画交易中,大多数投资收藏者不可能事事求教于书画鉴定家,也不可能将每件书画作品都拿去让鉴定家“过眼”,他们必须了解和具备一定的书画鉴赏基本知识,并努力去掌握一些基本的书画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永林 《收藏》2009,(4):169-170
全民都欲涌入收藏领域的艺术品市场火爆时代,书画收藏投资者如何少交“学费”、少买名家书画赝品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首先应承认,由于中国书画真伪之辨尚有一些不确定性(专家称之为“模糊度”),使有些古代书画名作的真伪成为悬案,至今让专家们争论不休。但绝大多数古今书画作品,特别是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只要认真对待、细致辨识,还是可以辨别真伪的。  相似文献   

3.
王永林 《收藏》2006,(6):128-128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中国书画始终以8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稳坐艺术品交易的头把交椅。无论是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还是当代书画,在拍卖会上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总是买家竞争的对象。特别是那些流传有绪、或征集自画家本人及向画家本人求证保真的大家名家之作,往往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价格奇迹。可以说,中国书画支撑着艺术品市场的大半壁河山,而且随着当代书画的异军突起,这种局面将长久延续并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不断完善,书画作品的市场价格日趋明朗的情况下,书画爱好者倘若要如过去那样,再想从知名书画家手中无偿地获得他们的书画作品,已绝非易事了。因此,绝大多数书画投资和收藏者要想得到心仪的藏品,就必须到书画家手中、画商处和拍卖会上去求购,根据自身“眼力”、精力和财力状况,扬长避短,寻找适合于自己的书画购藏渠道。特别是在实际的购买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不同购入途径中的购买技巧,均显得格外的重要,这样便可以花费较少的精力、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投资收藏效果。笔者根据在多年书画购藏的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作此概述。  相似文献   

5.
陈亚民 《收藏》2006,(2):46-47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而艺术品市场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新一轮的艺术品投资热潮席卷中华大地,介入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和收藏者越来越多,而徘徊在艺术品市场外的人则更多。  相似文献   

6.
张少华 《收藏》2007,(1):25-27
2005年秋季以来,艺术品市场面临因书画市场调整而导致的整个拍卖市场的调整,有人说我国的拍卖市场会由此走向衰落,甚至崩盘。那么,中国艺术品投资的前景将如何?不断积累的大量民间资金是否不再青睐这块投资领域?这是当下收藏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0,(3):161-161
由张仃先生题写展名的“澹然无极——中国书画名家司法保真学术提名展”于1月9日在歌华文化艺术交易中心隆重开幕。展览采用提名方式,特选邀在当代书画界、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冯远、刘大为、苏上澍、欧阳中石、施大畏、唐勇力、石齐等名家作品参展,并附带司法保真证书,让广大收藏者和书画艺术品投资人有机会直接得剑心仪的保真书画作品。  相似文献   

8.
牟建平 《收藏界》2011,(10):34-38
由于艺术品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其具有较大的保值和升值的优势,近年来.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董珍玩、油画、家具、古籍善本等艺术门类高价拍品层出不穷.屡屡打破成交纪录.尤其是书画板块.亿元拍品迭出.成为投资的新热点,来自各种社会游资更助推了艺术品市场的全面通胀.也助长了泡沫的出现急功近利、盲目投资等现象使风险加速累积,也滋生了赝品泛滥等乱象.艺术品资本化成为眼下的一个发展趋势。这些严重阻碍了艺术品市场的良性发展.已经让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在海外市场受损.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将对中国的收藏市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该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做到理性投资?以下这篇文章作者谈了一些个人观点.为购藏者提供了一些指导.也希望对热衷收藏书画门类的投资者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照宇 《收藏》2006,(9):46-48
时下国内弗画市场异常火爆,在悠久的中国书画鉴藏史上几无出其右者。社会的长期稳定,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加剧了艺术品的商品化趋势。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书画造假作伪之风也随之盛行,以致大有泛滥之势。  相似文献   

10.
肖更应 《收藏》2007,(4):71-71
近年来,书画市场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睐,书画收藏虽然利润丰厚,但却不容易把握。收藏者对书画方面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在具体操作上亦要讲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