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时代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期望已转向个人职业功能提升和职业发展需求层面,学校就业扶助工作的重心也应转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上来。本文从高校人才培养视角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通过对培养效果进行多角度评价,结合学生个体需求的差异,以专业知识、就业能力、就业价值观三个就业核心要素为研究重点,构建合乎这个群体特点的多维度、全程化、交叉融合式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做好职业选择和决策,更好地实现人职匹配,提高就业满意度和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就业环境、社会偏见、经济压力、心理素质等原因,在就业竞争中更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现状,从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毕业即失业”现象较普遍.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处境更加艰难.他们这一特殊群体通常有着性格孤僻、自我期望高、心理压力大等特点.如何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因此要从合理部署经济困难学生培养和就业、加快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资助体系建设、成立学生自立自强的自助组织、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及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等方面入手,保证有效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了国内外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现状,并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展开调研,剖析了他们存在的主要就业心理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包括将训练和提高就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针对性开展就业心理帮扶,疏导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培养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增强其自我调适能力;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引导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这大背景下,我们应关注到:高校中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更大,就业问题更为突出。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  相似文献   

6.
国外的经验模式对如何提高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启示:细化认定标准,避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受阻;塑造综合素质,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诚信感恩教育,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提升;服务就业依托,拓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7.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校园的安全稳定。高职院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就业援助体系非常必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援助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构建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就业援助体系,分阶段多环节地从经济、心理、精神、提高就业能力方面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最终摆脱家庭困境。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困难",在主观上表现为就业观念落后,就业心理不成熟;在客观上表现为个人能力限制、专业限制、家庭经济情况限制、身体条件限制等。开展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加强就业引导、搭建锻炼平台、加强心理辅导、加强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对于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就业心理特征,但也有少数学生出现一些消极就业心理特征及问题.要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积极有效的帮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和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可分为“真”“假”困难两大类,导致群体出现的原因既有社会、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和学生自身的问题。通过加强就业指导,提高能力素质,完善资助体系,开拓就业市场等途径.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民办高校日益增多,在民办高校中经济贫困学生群体、学业困难学生群体、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等特殊群体人数逐渐增多,对特殊群体的教育和保护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此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些特殊群体的特点,并对这些特殊群体的教育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丁晨 《成才之路》2012,(19):10-11
关注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就业问题,建立健全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高校和谐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教师要通过调研,总结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就业心理方面存在的共性表现,分析产生这些心理现象的家庭、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方面原因,为进一步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女大学生、残疾人等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问题日益得到人们关注,国家也发布了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进一步做好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开展"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等项政策规定,从社会就业帮扶、就业援助和就业保障方面采取措施,努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摆脱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本文主要从学业、家庭经济、心理三方面对影响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形成进行原因探析,并从学生发展理论中选取心理、认知、类型三个理论维度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美珊 《文教资料》2011,(17):187-189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中存在自卑心理、缺乏社会资源、缺少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机会、就业成本受到限制的就业劣势。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力量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与指导者,应当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其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为其推荐工作,拓宽其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家庭困难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提出通过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学习力,提升其就业力,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并且在提高其就业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那些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或就业机遇欠佳的毕业生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了就业困难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成因大体可以分为由家庭困难因素主导、学业困难因素主导、能力/素质因素主导、身体/心理素质因素主导、专业/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主导这几类。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应从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完善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高校职业指导对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广东药学院为例,指出目前职业指导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合理自我评估、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帮扶、提升就业竞争力方面未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原因,并提出在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工作中开展预防性职业指导、个性化职业指导、职业个体咨询与职业团体辅导和搭建校内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平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有着不同心理问题的群体,关注该群体的健康成长,分析其产生"心理贫困"的原因,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脱贫"。本文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贫困"的表现及原因,提出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实践和提高能力三管齐下的方法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实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与"心理脱贫"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99万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长安大学地处西部,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每年有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8000多名,其中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一定比例,做好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庭负责的态度,学校始终以毕业生充分就业为工作目标,落实"一把手工程"、"全员工程"、"目标责任制"和就业帮扶机制等,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