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郭慧英  禹雄华 《视听界》2008,(3):102-103
警务类电视节目从属法治类电视节目,涉及警察工作内容的部分,广义上指电视节目中所有涉及各警种工作及其生活等相关内容的节目,甚至包括虚构类的警匪影片或电视连续剧等;狭义上指电视媒体以刑事犯罪案件为对象的纪实类节目。本文研究后者。  相似文献   

2.
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间就公众关注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等的口头传播引入荧屏,并将这种传播方式本身直接作为节目的内容元素和形式元素的社教类电视节目形态。电视谈话节目以其选题内容的包容性和表现形式的开放性,不断吸纳新闻类、文娱类、剧情类等节目形态的内容和形式元素,成为中国社教类电视节目形态中选题内容最为多元、表现方式最为质朴的形态。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人们随手打开电视呈现的电视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及性质对其大致分为纪实类和艺术类两种。纪实类的拍摄作品主要分为:电视新闻类如《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电视纪录片类如《大国崛起》《我们走在大路上》,电视纪实类专栏节目如《东方时空》《新闻1+1》等,而根据节目拍摄现场的不同特点又可分为演播室类摄像和外景类摄像,电视节目不同,其拍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电视摄像人员提出的拍摄方式要求也不同——要求摄像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电视新闻节目拍摄中掌握精准化的摄像技巧才能顺利高效地完成拍摄任务。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政府管理部门高度关注。近日,围绕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本刊组织学术界、电视业界、教育界人士进行了笔谈,内容涉及电视娱乐节目的价值选择、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立台的经验介绍、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社会危害、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治理、国外对电视娱乐节目的管控、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分两期刊载,希望能带给业界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猛 《记者摇篮》2012,(11):40-41
现阶段,我国学者对电视节目过度模仿的研究颇多,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一般而言,电视节目过度模仿是指电视节目在形式、内容和神韵上全盘复制外来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和神韵。这些过度模仿的电视节目缺乏自身的创新元素,甚至连主持人的语言方式都对原节目进行模仿。过度模仿的电视  相似文献   

6.
赵烁 《新闻前哨》2011,(10):77-78
所谓电视方言节目.是指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或解说员使用当地方言作为主要叙述语言进行内容播报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方言节目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和电视方言文艺节目。近年来,用方言主持电视节目.已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7.
电视文本解读中“未读”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所提供给受众的是视觉符号和声音符号有机结合而成的声画复合体,也就是电视节目,学理上称电视文本.电视文本是指由视觉语言、文字语言、有声语言等符号,根据一定的排列和组合原则而构成的一种具有丰富意义内容的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8.
杨田子 《新闻窗》2014,(6):34-34
目前,电视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了电视节目的一个主流形态,其为电视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就当前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来看,除了选秀类、生存挑战类之外,还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婚恋类和职场应试类。这些节目的创作灵感虽然大多来自国外,但是经过了本土化改造之后,便具有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手机电视节目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玮  李胜 《声屏世界》2009,(12):24-25
手机电视节目的内容创新 目前,手机电视在内容提供上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电视节目资源为主,这显然不适合手机电视用户的口味。真正的手机电视业务内容应该是根据用户需求的差异而量身定做的。因此,手机电视必须实现内容创新。  相似文献   

10.
李真 《声屏世界》2014,(9):22-24
电视社教节目是指专门为受众传授知识、疏导理念、引证思想和指导行为的电视节目,在国外,它又称"公共利益服务节目"或者"公共教育节目"。社教类节目是各级电视媒体节目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教类电视节目创新策划是提升传统科教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节目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朱守先 《大观周刊》2011,(36):112-112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是集电视策划、电视摄像、电视编辑等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实践课程。它遵循电视节目制作的规律和方法,在工作流程和人员职责设置上与真实工作环境接轨,为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电视媒体工作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围绕怎样培养学生在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教学中的兴趣展开的研究,为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教学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作铺垫。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中,科学家以真实和虚构两种形象呈现。所谓真实形象,是指在真实类电视节目中(例如纪录片、访谈节目等),通过采访、纪录等手段展示的科学家形象。所谓虚构形象,是指在虚构类电视节目中(例如电视剧),由演员扮演的科学家形象。这两种形象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反映了科学家在公众当中的形象和地位。  相似文献   

13.
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至今,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出现了综艺类、速配类、益智类、博彩类、游戏类、真人秀等多种形式,其模式和内容在不断更新,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所谓电视节目形态,是指"电视节目内容的形式结构方式,它既是具体的节目形式,又是节目模式的基本构成."①电视婚恋节目作为一种特定的节目类型在节目形态上也经历了一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创新的电视节目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电视节目的呈现方式愈加多姿多彩。从法律角度来看,电视节目涉及了越来越多的音乐、图片、文字、舞蹈、美术等各种作品和著作权人、演员、嘉宾等多类权利人。作为贯穿电视台核心业务的系统工程,版权管理关系到节目制作、购买、播出、交换、开  相似文献   

16.
李倩 《今传媒》2015,(2):94-95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是国内首档科学类真人秀节目,从2014年1月3日到3月28日播出的三个月中,因其独特的形式和价值创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收视率和美誉度节节攀升。在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节上荣获最佳电视文艺作品奖。文章通过对节目的形式、内容以及表现手法来分析《最强大脑》的创新之处,从而探讨它对国内科学类电视节目和娱乐类电视节目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是指在固定的栏目、固定的时间,采用杂志化的综合编排方法,由主持人串联播出的电视节目。它在新闻内容上杂而不乱,且中心突出,形式上主要以板块结构为主,结合多种电视表现手段灵活操作。目前的电视新闻杂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周播的周刊类的电视新闻杂志,  相似文献   

18.
<正>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为了消磨时间还是获取时代信息,大众每天都会打开电视机,观看一类或多类电视节目。电视已然成为了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丰富大众的业余生活。所以,为了让大众有更好的视觉、听觉效果并提高电视收视率,电视节目制作者就要把后期制作编辑工作做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不是简单地将画面、声音拼接,而是创造性的编辑活动,从而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其中创造性的编辑工作包括逻辑、创新、非线性等相应内容。  相似文献   

19.
纪楠 《声屏世界》2014,(7):67-68
法制类电视节目在全球具有很高的媒体市场价值,并很早就在北美和欧洲的电视市场上规模化制作和推广,其形态多样、内容丰富、受众定位明确。欧美国家的电视制作行业走在世界的前列,尤其是美国。  相似文献   

20.
电视节目的编辑艺术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实际播放效果,所以,电视节目的编辑技术对促进电视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电视节目的编辑人员不仅要避免电视编辑中出现的操作误区,调节电视节目之间的编辑节奏,以确保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符合观众的娱乐需求。本文就现阶段电视编辑艺术的实际操作加以分析,以期给相关电视编辑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