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校内津贴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对高校的影响 ,在剖析了高校校内津贴分配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后 ,探讨了高校校内津贴分配制度的改革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建立科学合理的津贴分配制度是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也是现行国家工资制度的有效补充。它是高等学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正在逐步形成的适合高校特点、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能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新型分配模式和管理机制。以岗定薪、突出业绩、按劳取酬、优劳优酬成为校内津贴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学校现行内部经济分配制度,基本上是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热潮和1993年的国家工资制度改革后形成的。通过改革,逐步形成了国家工资为主,校内津贴为辅,双轨运行,统筹管理,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内部经济分配制度,初步理顺了...  相似文献   

4.
结合高校津贴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阐述了高校津贴分配制度对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稳定和吸引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加快学科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分析了津贴分配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的种种弊端;提出了高校津贴分配方案模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人性化、保障性、激励性、公平性、竞争性和可操作性,以及要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这对进一步完善高校津贴分配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津贴分配制度的运行,教职工反映津贴分配差距过大,不公平。就高校津贴分配是否公平,借用基尼系数理论进行研究。许多要制定公平合理的高校津贴分配制度,必须进一步明确深化高校津贴分配制度的目标,运用科学理论设置岗位绩效津贴,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创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教育教职工要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工资分配制度亟待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学校目前实行统一的事业单位职务等级工资制度,此外,许多高校投入经费建立了校内的业绩性津贴,从而形成了国家工资制度与校内分配制度互补并存的工资分配格局。这种工资分配制度从计划体制中逐步演变而来,能够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但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国际国内人才市场竞争的要求,必须针对它从计划体制中生而带来的缺陷,对高等学校工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一、高等学校工资分配制度存在的缺陷 健全的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了校内综合业绩津贴分配的改革。本文全面阐述了这一改革实践,并进行了初步总结,为高校深入开展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科学合理的津贴分配制度是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也是现行国家工资制度的有效补充。文章着重论述了目前高校分配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武山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在自然灾害较多,财政收入困难,教育开支大的情况下,坚持“科教兴县”和“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在1999年实现“两基”和“普九”达标的基础上,我们立足现实,开拓创新,转换机制,激活队伍,强化管理,开展了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办学体制的改革和教研教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高。一、转换机制,改革人事制度1.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校内结构工资制是把教师的职务工资和保留部分不动,把津贴部分和校内补贴作为活的部分,按教师工作量和工作成绩分为工作量津贴和绩效津贴两部分…  相似文献   

10.
改革校内结构工资方案的设计思路上海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周惠金1993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对校内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津贴,要在考核的基础上按照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计发,贯彻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这就需要与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