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勤",学生"懒",教师要拼命地为学生讲解,课上教师讲得"汗流浃背",课后学生一做就错.教师难免喊冤抱怨,数落学生:"你们对得起老师吗?都是怎么学的?"是的,这样的课堂,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一点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都没有.试问:这样能学好数学吗?能有创新精神和意识吗?为改变这现象,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探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2.
在准备体育教学比赛或优质课评比之前,教师们都有这样的担忧--在外校上课,那里的学生能配合自己吗?能按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走吗?自己能把学生调动起来吗?有这些担忧是在所难免的.在各级的教学比赛前都安排有一段(大约20分钟左右)教师熟悉学生的时间,这可是教师与学生课前的唯一接触,如何利用好这20分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通过多次的教学比赛,总结了课前调动"五步法",效果很是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其实是有一些捷径可走的。如教学《桂花雨》一课,一位教师就走了这样的一条捷径:师:同学们,大家都见过下雨,是吗?能说说你所知道的下雨时的情境吗?  相似文献   

4.
实施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为了刻意追求"热闹",各种"技法"层出不穷,动手操作、小组竞赛、课题研讨等学习形式充满了整个课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似乎"津津有味",热情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当我们静下心反思时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了吗?这样的课堂真的是有效的吗?莫让"热闹"代替"静思"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科学的教育命题.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的阵地上如何实现呢?硬性规定老师的授课时间就算突出了学生的学吗?现在一提学生的主体作用,好像老师的作用就减小了,是这样吗?笔者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6.
低年段的孩子能自己主动探求知识吗?教师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去发现吗?孩子在学习中的第一步都要靠教师引领吗?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想以我的实践求证.我决定以苏教版第三册<小鹰学飞>为依托,组织学生来一次自主阅读下的"发现".  相似文献   

7.
在现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乏有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上,教师"一鸟入林",学生"百鸟绝音".有的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听课索然无味;有的教师尽管自己眉飞色舞,侃侃而谈,但学生依旧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怎么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呢?学生的能力又如何能得到培养呢?对于树立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就更无从谈起了.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习由一种苦差和负担变成一种快乐的体验呢?其实,早年叶圣陶先生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让课堂活起来."以下是笔者在激活政治课堂中的点滴体会,在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邓鹏 《考试周刊》2008,(22):150
一、误区 误区一:语音室成摆设. 现在一般的英语课都是教师在当"主角",一节课下来学生自己却说不了几句.这样学习语言,怎么能学好?因为有语言环境,我们汉语说得很不错.但是学生学习英语并没有很理想的语言环境,人能人为创造,语音室就是一个很好的"人工环境".可惜现在很多学校的语音室都成了摆设.  相似文献   

9.
一、课改现状当前,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全国兴起了一股课改的浪潮,从城市到农村,这项改革都进行得雷厉风行,并且也得到了一路赞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以崭新的的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彻底封杀了"接受教育、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方式.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学便忌讳老师"讲",很多教师"少讲"或"不讲",这样,学生得以"自主",老师得以"解放",还美其名日"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做法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吗?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否就不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张探究学习,教师是否就不能采用讲授法进行必要的"灌输"?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这些处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10.
学习英语难吗?教师会问学生这个简单而又敏感的话题.答案却往往是难,甚至是很难.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告诉笔者,学生说的是真心话.在中国,学生学英语没有语言环境,况且还要记忆枯燥无味的单词、句式、语法等.那么有什么办法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能有一个大的提升呢?笔者想到的是"生活"——这位特殊的教师,它会帮助我们学习英语的.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难道不是我们学英语极其有效的方法吗?  相似文献   

11.
陈晨 《现代语文》2004,(9):18-1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老夫子的一句名言传了几千年.问问周围的学生:学习快乐吗?大家都在摇头.再问问:学习之后还要反复练习快乐吗?大家拼命摇头,脸上流露着痛苦的神情.其实,又何止学生痛苦,我们的教师教得也痛苦,我们的家长管得更痛苦.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总让人痛苦?这实在是值得所有教育者工作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在学习证明(二)第一课时"你能证明它们吗"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道练习题:已知:△ABM和△CBN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CN.设计的意图是利用SAS公理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继而学习证明的其他内容.当时由于笔者的疏忽没有画出图形,使得学生的证明出了"意外",甚至得出了AN和CM不相等的结论.笔者突然明白,这是因为不同的图形造成了不同的结论.笔者急中生智,何不利用这次"疏忽"来培养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13.
较长时间在较多场合都能听到或看到这样一种表述:"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真的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吗?语文教学真的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吗?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就主体、教学主体和语文教学主体作一番辨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语文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质疑环节.这是令人欣慰的,学生的学习本来就应该是解决旧疑存新疑的过程.然而,在听取了大量的教学质疑片断后,笔者发现,其实,我们离"质疑"的本真还很远. 一、虚晃的质疑,让学习主体地位严重失衡 [案例一] 不管是平时的课,还是各级各类公开课、教研课,不管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的语文课,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听到这样的声音:课伊始,出示课题后,教师向学生提问:"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相似文献   

15.
一、激趣导入(略)二、认识数对1.体会"有序",形成点格图。屏幕出示座位图:师:这是我们五(1)班的座位图。小军在哪儿呢?谁来猜猜?(教师指名学生来猜)师:这样猜下去可不是个办法呀,怎么办呢?听,小军说话了:(课件声音:第4排第3个)这次能找到吗?大家手中都  相似文献   

16.
王丽君 《教学月刊》2007,(10):13-14
开学的第一堂政治课,笔者曾经对学生提了三个问题:你印象中的政治教师是怎样的?你学习政治的态度积极吗?你对政治活动课的感觉又是如何的?学生的回答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是"枯燥、呆板、空洞"。学生的回答深深地刺痛了笔者。难道学生所反映的是政治课教学的本来面目吗?为了扭转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的不良印象,为了证实政治课教学自身的价值,笔者认为,处于课改一线的政治教师首先要做个"时尚者",努力创新教学,完善"学  相似文献   

17.
张长海 《辅导员》2013,(Z2):16-1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科学的教育命题。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的阵地上如何实现呢?硬性规定老师的授课时间就算突出了学生的学吗?现在一提学生的主体作用,好像老师的作用就减小了,是这样吗?笔者不以为然。首先是课堂形式。几乎都在一哄而上"小组合作学习",不管是几年级的学生,也不论是什么科目,更不说是什么课型,一概全部分组。有些教室里,明明学生数量不算少,还再把桌子摆得横七竖八的,也不问问学生挤得难受不难受。老师的课堂组织显得十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2008,(9):8-9
对"约会教育"有三疑李建波李建波(河南省南阳农业学校):对学生进行"约会教育"确有必要,但是笔者对此教育方式有三个疑问:一是这种教育方式学生能接受吗?学生无论学习什么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突然给学生讲"爱情",学生是不可能接受的,甚至有可能使教育变成教唆。二是有必要另  相似文献   

19.
拓展,能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围绕文本适度拓展的资料,在交叉、渗透、整合中往往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语文课本这"一本教材",而语文学习也不能仅仅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引领,可以说,现在的每一堂语文课都存在着拓展。但在实际执教和交流中,我却有了许多疑惑,比如:非拓展不可吗?拓展  相似文献   

20.
杨敏毅 《上海教育》2012,(11):48-49
危难发生的时刻,头脑中要进行爱还是不爱的思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一定是出自高尚师爱的强烈责任感。曾见过这样一则问卷调查,问教师:"你爱你的学生吗?"90%的教师肯定地回答:"爱。"问学生:"你能感受到老师对你的爱吗?"仅有10%的学生回答:"能。"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引发笔者的思考:为什么90%的学生无法感受到90%的教师发出的爱,严重的感知错位因何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