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解题策略的掌握,而解题策略的根本就是学会思考,设法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一、逆向思维,正难则反逆向思维是一种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形式,它可以培养人们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然而人们却往往受习惯思维(思维定势)的影响,似乎顺其自然地从正面,也就是顺向去思考问题,而不愿意或很少从反面去思考,也就是逆向思考问题.实际上,有些问题,正难则反,如果我  相似文献   

2.
一、逆向思维 化生为熟 解决数学问题,从正面人手进行思考,叫做正向思维解题.有时遇到从正面思考不易解决的问题,可以从它的反面去思考,叫做逆向思维解题.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巧妙解决有些颇有难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些从正面不易找到解题思路的数学问题,则可考虑从结论入手或从条件、结论的反面进行分析,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解题中,人们的思维习惯上是正面的、顺向的.但对于有些数学问题,从正面出发,却是困难的.而如果逆向思维,那么往往轻松获解.因此,谈及数学解题,有人提倡:  相似文献   

5.
解数学问题时,一般总是从正面人手进行思考.但时常会遇到从正面人手较复杂或不易解决的情况,这时若灵活运用逆向思维来分析解题,则能使问题的解决非常的简捷,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6.
逆向思维即求异思维,指的是对常规事物或者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解题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当遇到部分特殊题目从正面方向难以处理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应用逆向思维,使学生基于问题的逆向视角展开思考、分析和研究,驱使学生产生新的思想与想法,找准解题的切入点,最终让数学难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解题时总是习惯正向思维,一般总是从问题的正面入手.但是,高中数学中有很多问题从正面着手不易解决,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尝试采用“正难则反”的解题策略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降低题目难度.所谓“正难则反”,归根结底是一种“转换”的数学思想,其中的“正”和“反”也会依据不同的题目而发生转化,这是一种打破常规思维,采用逆向思考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解数学题时,有些题目如果从正面入手很难找到思路时,不妨变换角度,运用逆向思维寻找解题突破口.逆向思维也是数学高考思维能力考查的一个要点.逆向思维包含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逆用公式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或解题时,许多学生或老师往往习惯于从正面入手,而忽视从逆向思考.其实,对于某些数学问题,当采用常规方法从正面解决感到繁琐、困难时,若能逆向思维,往往能化难为易,出奇制胜.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逆向思维的应用,教师可把这种思维方法渗透到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逆  相似文献   

10.
丁称兴 《考试周刊》2012,(37):68-69
数学解题一般总是从正面入手,习惯正向思维,但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从正面入手求解繁琐、难度较大.此时不妨打破思维常规,实施"正难则反"策略,转化为考虑问题的对立方面,往往能绝处逢生,开拓解题思路、简化运算过程.本文就几种具体转化方法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正逆推法解题是针对那些从正面无法进行或者比较繁琐的题目,打破常规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找到解题的关键.简单说就是从未知结果推到已知条件,或者从问题结论或结果去寻找关键条件逆向推倒的思维称为逆向思维.逆推法属于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在逆推法的解题过程中要注重分析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目标,问题的结构等等.逆推法的路线就是"欲知—  相似文献   

12.
解题一般总是从正面入手,习惯正向思维;但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从正面入手求解烦琐、难度较大,不妨打破思维常规,实行“正难则反”策略,转化为考虑问题的相反方面,往往能绝处逢生、开阔解题思路、简化运算过程.本文就数学解题中,对实行“正难则反”策略解题的几种具体方法作一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正>一、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在"学讲"模式的背景下,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一般从正面入手,即从已知条件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和论证得出结果,但有时只从正面考虑会受阻,问题难以解决,这时若逆向思维,从反面思考问题,也许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归谬法和间接证法都是逆向思维的途径.下面列举实例谈谈几种常见的方法.(一)逆推法这是一种按题设的相反顺序进行推理列式,寻找解题机会的方法.例1某林场去年年底木材存量为a,从今年起以每年  相似文献   

14.
数学解题中有很多问题不能从正面分析得出结论,现从4个方面分析逆向思维思考问题,使解决问题准确、快速、灵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解数学题时,有些题目如果从正面入手很难找到思路时,不妨变换角度,运用逆向思维寻找解题突破口.逆向思维也是数学高考思维能力考查的一个要点.逆向思维包含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有些数学问题,从正面考虑(正向思维)比较因难时,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思维的方向采用逆向思维。即从相反的方向去考虑,这样做有时会使问题得到巧解或能加快解题速度,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而忽视逆向思维。如习惯于公式、定义的正面运用,而不善于对它们的逆向运用。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呢?笔者认为,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应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杨新兰 《中学生阅读》2005,(5):38-39,42
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拓型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有好多数学问题,若直接从正面解决,或解题思路不明朗,或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此时可以从问题的结论去思考和探索,也就是从解题目标出发,沿着一定的思维方向,逆向连续推理转化,寻求结论成立的必备条件.这种思想方法运用的巧妙,可以收到化繁为简、开拓解题思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逆推法解题是针对那些从正面无法进行或者比较繁琐的题目,打破常规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找到解题的关键.简单说就是从未知结果推到已知条件,或者从问题结论或结果去寻找关键条件逆向推倒的思维称为逆向思维.逆推法属于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在逆推法的解题过程中要注重分析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目标,问题的结构等等.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23):65-66
<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当从正面考虑时会遇到很多障碍,或者根本解决不了,但从反面着手,往往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善于逆向思维是思维的灵活性的一种表现.因此,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可改变其思维结构,培养思维灵活性、深刻性和双向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而自然地从正面思维转到逆向思维的能力,正是数学能力不断增强的一种标志.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及定理时,许多学生往往习惯于从正面人手,而忽视从逆向思考,下面举例谈谈如何利用逆向思维方式解题,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