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速滑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具有一定规律性。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和技巧,就必须掌握和遵循运动技能形成各阶段的规律和特点,配合恰当的教学法和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方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速滑运动是典型的、复杂的周期性运动项目,从整个动作结构上可分为起跑、直道、弯道和冲刺技术。就直道技术而言,一个周期是由一个复步的四个时期、六个阶段和十二个动作所组成;弯道一个周期是由四个阶段、八个动作所组成。在滑跑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形成精确地、省力地控制自己动作的技能技巧,能长时间协调地完成动作。而为了能更快地形成这些技能技巧,就必须积极发展与技能技巧有密切联系的身体运动素质。 体育教学必须遵循人体科学,掌握身体运动素质发展的规律和最佳时期关键,否则我们就耽误和错过了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的最佳年龄时期。  相似文献   

3.
技能动作的形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技能动作的形成一般可分为:认知定向阶段;掌握局部技能动作阶段;初步掌握完整技能动作阶段;技能动作的协调完善阶段。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强调学生的观察与评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技能动作的形成,对提高教学质量效果较好。一、在认知定向阶段,强调学生集中观察完整动作技能。所谓认知定向是指将组成动作技能的活动方式反映到练习者头脑里形成动作映象,并且使得这种映象在动作技能的练习中能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所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强调学生集中观察评价教师的示范…  相似文献   

4.
体育术语     
运动技术——技术是泛指经验和知识以及操作方面的技巧。而“运动技术”是各体育项目动作的总称。如篮球的传球、运球、投篮等,完整的运动技术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三个部分。正确掌握运动技术,就是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在能力,有效地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运动技能——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运动技能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运动技能的形成要经过粗略地掌握、改进和  相似文献   

5.
体育动作技能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实践证明,要想加速学生掌握与提高动作技能的过程,取得动作技能教学的良好效果,就必须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动作技能的形成是由三个阶段而构成的,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动作技能形成的快慢和正确与否,是和  相似文献   

6.
<正>如何在运动技能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笔者从运动技能形成的3个阶段入手,谈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同步发展。一、在运动技能形成之初发展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形成的初期(泛化阶段),学生常会表现出做动作吃力、不协调,动作间有干扰现象,还会出现多余动作,感觉肌肉紧张,并容易疲劳。教师如果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方法,简化动作,并注重小力量、协调和灵敏素质的发展,将有利于技能的同步提高。如,在远撑前滚翻教学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7.
运动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是学习并掌握运动技术的阶段,是依据运动技术教学的任务和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划分的。通过对金泰尔运动技能形成两阶段模型的认识以及影响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3种干扰因素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运动技能形成初级阶段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减少错误动作的产生,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运动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不仅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发展规律,而且与实际田径技术教学目标相一致。所以,运动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在田径项目技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排球教学训练中,运用教法程序,使动作技术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中建立系统的概念。有效地强化概念的理解和形成自控动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排球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教学方法,学习排球技术、掌握动作技能必须经过建立动作概念、简单条件下学习技术、复杂条件下学习提高以及在比赛中运用和巩固技术等4个教学程序阶段,才能掌握所学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张勇 《山西体育科技》2002,22(2):65-65,84
“心中造像法”通过体育动作技能形成和提高的三个阶段,阐述了在体育基本技术教学中运用“心中造像法”能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
刘汉坤 《体育学刊》2003,10(5):93-95
以动作技能形成理论中技能整合与技能发展理论为依据,结合田径运动教学改革实践,设计了跨栏跑周期完整技术教学模式并组织了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技能整合与技能发展观念的周期完整技术教学模式在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发展身体素质诸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11.
扣球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及教学方法涪陵师范专科学校王正蓉扣球教学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学习掌握基本技术阶段;巩固提高技术阶段;比赛应用阶段。一、学习掌握正面扣球的基本技术阶段比阶段主要任务是掌握扣球基本动作.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学习扣球技术初期有一个泛...  相似文献   

12.
一、遵循运动生理学规律和掌握标枪投掷技术原理,使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动作技能形成和提高主要应经历以下三阶段:1.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标枪技术的初期,要善于讲解和示范,从标枪握持的方法和助跑的要求,到最后...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将运动生理学、心理学、系统论等理论用于篮球课教学,经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投篮教学过程首先向实验组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示范完整技术,然后把动作要领归纳成简明易懂的口诀:蹬、抬、伸、屈、拨,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生理学规律,要求学生在动作的泛化阶段,着重做好“蹬抬”口诀要领提高投篮抛物线,使投出的球有一个良好运动轨迹,领会主要用力部位。在分化阶段,主要注重伸、屈、拨的的口诀动作,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屈腕,拨指。特别是手指弹拨控球的能力。在巩固阶段,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兴  相似文献   

14.
跳远的运动技术水平,体现的是学生掌握与该项运动相适应的,并有利于取得(或提高)好成绩的系列化动作的熟练程度。我们知道,学生的认识活动分为四个基本阶段:1.感知教材,发展观察能力;2.理解教材,发展思维能力;3.巩固知识,发展记忆力;4.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综合能力。在评价每一名学生的跳远技术水平时,应首先注意其技术的全面性和掌握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每一名学生逐步过渡到技术动作结构的高度自动化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重要时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发育已比较完善,神经过程的兴奋和…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运动中的动作技能形成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熟悉球性球感阶段、粗略地学习掌握技术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技术动作阶段、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由于乒乓球运动不同于其它体育项目,它有其熟悉球性获得球感的特殊过程,因此对少年  相似文献   

16.
王建强 《中华武术》2009,(12):50-51
运动协调能力是少年儿童学习运动技术、技能的基础。从生理学上讲,通过协调能力的训练,可使少年儿童技能储备增多,使大脑皮质之间的联系加强,有利于技术的掌握和提高,有助于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田径教学大纲》修改之后,普修技术课的教学时数明显缩减。田径技术教学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学习技术动作都须经过三个阶段,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我们认为,在动作技能形成的第一阶  相似文献   

18.
运动协调能力由几种运动素质结合而成,包括力量、反应时间、运动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运动协调能力是少年儿童学习运动技术、技能的基础。从生理学上讲,通过协调能力训练,可使少年儿童技能储备增多,使大脑皮层之间的暂时神经联系加强,有利于技术的掌握和提高,有助于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掌握是个完整的直观活动。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首先对该动作进行示范、讲解,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地进行该动作的练习,直到熟练地掌握,才能使他们达到体育技能、技巧的形成,增强体质之目的。教师的示范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形成感性认识,教师的讲解则可以帮  相似文献   

20.
由于少年儿童阶段是各种技能形成的最快阶段,也是技能储备量最易增加的关键阶段,其中6~12岁是发展协调能力的最好阶段,13-14岁是协调能力趋于成熟的阶段。为此,在少年儿童各年龄阶段发展技能,应把握时机,抓住重点.从4岁起,可开始进行协调性的训练,在4—8岁间训练的重点可放在反应能力、平衡能力、模仿能力,同时应有步骤地发展时空感知能力。在技术训练上,可以学习一些跑、跳、投简单的技术动作,使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暂时性联系尽可能广泛,以便为下阶段学习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动作做好技能数量上的准备。9~12岁的技能训练阶段主要发展协调性、控制能力、反应能力、时空感能力及有关项目的基本动作和技术。技能训练的重点突出表现在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有趣性、多样性上。同时利用此阶段少年儿童形象思维能力发展迅速的特点,进一步发展全身协调能力,进行某些项目重点技术训练。13~16岁的技能训练,由于内分泌系统发展迅速,使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有机联系转入新的关联阶段,因此,少年心理过程会产生一种不稳定感,使技能学习出现波动、不协调状况,为此在原有基础上,学习、巩固、提高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系统地提高新的技术水平,为掌握较高难度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