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事由 2008年第2期<科学文化评论>上席泽宗先生的论文<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中译及其意义>中开头一节的题目是"爱因斯坦的片面论断",引了爱因斯坦1953年给J.E.Switzer(该是J.S.Switzer)信中的话:  相似文献   

2.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中译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爱因斯坦的片面论断 关于欧几里得几何学与中国的关系,1953年爱因斯坦在给美国加州斯威策(J.E.Swizer)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3.
欧几里得是古希腊数学家,以其所著的《几何原本》闻名于世。他将公元前7世纪以来希腊几何积累起来的丰富成果整理在严密的逻辑系统之中,使几何成为一门独立的、演绎的学科。《几何原本》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书中提出的哪一条定理,欧几里得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将这些材料做了整理,并在书中作了全面的系统阐述。《几何原本》基  相似文献   

4.
让人怀疑的第5公理欧几里得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其名著《几何原本》一书中,列出了五个公理:  相似文献   

5.
"几何"这个词的词义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土地测量。真正把几何总结成一门学科的是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他写成了《几何原本》,书中的几何学方法和原理,人们称为欧式几何。此后的两千年,人们头脑中的世界图景就是按照欧式几何描述的,人们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唯一真相。  相似文献   

6.
轶事三则     
《科学与文化》2006,(11):41-41
学习的动力被称为“几何学之父”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对他的学生们循循善诱,不厌其烦;然而,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动时,他也会用辛辣的讽刺来鞭挞他们。一天,欧几里得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几何第一定理,讲着讲着,他发现一个学生在底下坐不住,一会儿和旁边的同学说说话,一会儿又在桌下做小动作。欧几里得有意停顿了一下,用目光示意这位学生注意听讲,没想到这位学生却突然站了起来,问道:“请问先生,学习几何究竟有什么实际好处?”欧几里得听罢,沉默了一会儿,转身吩咐一旁的佣人:“拿一点儿钱来给这位先生,看来,没有钱他是不…  相似文献   

7.
香山科学会议第242次学术讨论会,最近在北京胜利闭幕,会议主题是“宇航科学前沿与光障问题”。这是在科学发展的重要时刻、探讨关键问题的一次重要学术会,具有历史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爱因斯坦的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是二十世纪的  相似文献   

8.
正书名:《恋爱中的爱因斯坦——科学罗曼史》定价:74.00元作者:丹尼斯·奥弗比译者:冯承天涂泓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ISBN:978-7-5428-6145-0/N·973近日,著名足球教练穆里尼奥面对外界对其的批评时,讽刺批评者们都是现代足球的"爱因斯坦"。确实,"爱因斯坦"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人名了,它更是一个代名词,其背后的意义通常是:1天才,2.最伟大、最杰出的人,3神。在这种背景下,爱因斯坦本人的科研成就都显得不再突出,  相似文献   

9.
拙文《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下称《马失前蹄》),揭示了爱因斯坦对经典力学尤其是惯性原理的曲解和偏见。这位科学泰斗妄断“力学方程(比如,惯性定律就是这样)只有对…‘惯性系’才是有效的”(引自《爱因斯坦文集》卷一),他的名著《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中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0.
<正>大家都知道,《几何原本》是数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几乎所有的人都坚信,欧几里得几何是物理空间的正确抽象,欧几里得的公设是不证自明的真理;有些数学家却不这看,甚至还有点苛刻和较真。他们习惯于用怀疑的眼光去打量这些真理。对于欧几里得几何中的第五公设,即平行公设(如果一条线段与两条直线相交,在某一侧的内角和小于180°,那么这两条直线在不断延伸后,会在内角和小于180°的一侧相交),这些数学家更是疑虑重重,由于第五公设的真理性不像其他的公设那样明显,所以缺乏绝对的说服力,必须加以证明。非欧几何的诞生,就始于人们努力消除对欧几里得平行公设的怀疑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陈天 《百科知识》2021,(33):56-57,71
与欧几里得相同,注重几何光学的托勒密后来接受的也是"视觉射线"理论,但远超过欧几里得的是,托勒密承认几何光学的局限性,由几何光学得出的结论与日常经验相悖时,托勒密非常愿意借助视知觉的心理分析来澄清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天文爱好者》2004—10期刊发了柯言的文章,题为“挑战爱因斯坦”,其中的一个小标题是“伽利略是否错了”。说的是400年前伽利略做的自由落体实验,其结果是,一切物体的下落加速度都是一样的,与实验物体的轻重和材质无关。后被人们简单地称为“重力加速度与质量无关”。后来,这  相似文献   

13.
科学美——科学中美的哲学和科学中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因斯坦曾说:“在那不再是个人企求和欲望主宰的地方.在那自由的人们惊奇的目光探索和注视的地方,人们进入了艺术和科学的王国。如果通过逻辑语言来描绘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这就是科学:如果用有意识的思维难以理解而通过直觉感受来表达我们的观察和体验,这就是艺术。二者共同之处就是摒弃专断.超越自我的献身精神。”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一些科学者都曾思考、探索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从科学美中享受科研的乐趣。一、科学美的概念科学研究是探索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奥秘,发现新现象揭露和认识新规律,积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是爱因斯坦逝世60周年和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环球科学》杂志特邀《杨振宁传》作者江才健对杨振宁先生做了访谈,畅谈爱因斯坦的成就及贡献。经授权,本版摘编部分精彩对话与读者分享。"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中,两个半都是爱因斯坦的。"杨振宁先生这样评价爱因斯坦。杨先生所说的"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指的是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江才健:对于爱因斯坦,您自述从早年学习时代开始就认为他有一种您特别欣赏的风格,那么爱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字是否曾令你头疼?你是否曾经觉得那些数学公式枯燥又无味?但在艺术的王国里,它们可是十分生动有趣的。北京故宫、巴黎圣母院、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可都包含着数学原理呢。下面的艺术品,不是艺术家们天马行空想象出来的,它们都是数学原理实践的成果。双曲型灯罩(编织物)学过数学的你,一定知道"几何之父"欧几里得,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我们学习的许多公理,都有欧式几何的影子。例如"若  相似文献   

16.
新近在网上看到一篇读《李约瑟文献50年》记,提到: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问世,使人们发现“被爱因斯坦判为不具备科学两大关键要素的中国,连冯友兰都论证为科学不毛之地的中国,却原来在近代以前是个富甲天下、璀璨耀目的科学大国。” 这种看法在我国早就存在,听起来  相似文献   

17.
《天文爱好者》2004-10期刊发了柯言的文章,题为“挑战爱因斯坦”,其中的一个小标题是“伽利略是否错了”。说的是400年前伽利略做的自由落体实验,其结果是,一切物体的下落加速度都是一样的,与实验物体的轻重和材质无关。后被人们简单地称为“重力加速度与质量无关”。后来,这个结论成为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的依据,并称之为“等效原理”。本文将证明:“重力加速度与质量无关”的结论是错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道路     
古希腊时期,托勒密国王希望能轻轻松松就学好几何学,于是便向欧几里得打听学习几何学的捷径,欧几里得回答说:“几何无王者之路。“就是说,无论是皇亲国威还是平民百姓,在科学的道路上完全平等。马克思将科学的入口处同地狱的入口处相提并论,认为从事科学需要有种义无反顾的精神。那么,科学的  相似文献   

19.
资讯     
彭文 《百科知识》2016,(5):14-15
正迄今最大的"梅森素数"美国数学家通过"互联网梅森素数大搜索"(GIMPS)找到第49个也是迄今已知最大的梅森素数——2的74 207 281次方减1,该素数有22338618位。素数又称质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就在《几何原本》中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而其中一些素数可以写成2n-1的形式,n也是一个素数。这种特殊形式的素数引得许多数学家苦思冥想,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并不是要让人们认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错误的。狭义相对论是一个正确无误的理论。双生子佯谬这个例子仅仅是为了说明时间膨胀效应。而并不是要说明宇宙飞行中的方方面面。最近发现的宇宙辐射对端粒产生的影响则是“佯谬中的佯谬”。[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