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婷 《大观周刊》2013,(2):219-219
“异化”一词在德国古典哲学以前还不是一个专门的哲学术语。直到19世纪哲学家黑格尔才把“异化”当作哲学概念引进哲学领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首次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但无可争议的成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2.
翻阅时下的一些报刊,"异化"一词的使用频率颇高.然而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却发现,作者们大都是望文生义,用错了"异化"的概念. "异化"(德文"die Entfremdung",英文"Alien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Alienatio"和"Alienare",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的支配等意思.异化作为哲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控制)主体本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根据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后来,马克思在其成熟时期的著作中进一步揭示了异化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异化这个概念在我国有近百年正确使用的历史,主要在学术界.  相似文献   

3.
“异化”的意思就是异已化,是指某一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分化出与自己相敌对的东西这一特殊现象。这是马克思从德国古典哲学借用来说明社会生活现象的哲学概念。马克思在自己的一些理论著作,特别是早期作品中,都曾使用过这个概念,但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异化概念在他的学说中的地位和含义是有变化的。  相似文献   

4.
汪金刚 《新闻大学》2020,(2):80-93,12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奴役劳动、以商品统治人等种种隐藏的资本剥削逻辑,旨在为实现人的自由、扬弃异化以及实现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统一做出科学批判和理论解释。《手稿》及其异化劳动理论迄今仍然可以作为解释和认识当下信息化社会生产中"数字劳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切口和方法论。本文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为"接点",对当下"数字劳动场域"的资本奴役进行媒介批判考察,以期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视角对数字时代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中的"异化"做出解释,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媒介批判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中找到"弥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最近,理论界一些同志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异化,产生着异化.其中有的甚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异化是不可避免的.从马克思使用过的概念来看,所谓异化,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首先是劳动者)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及其结果与人的本质相分离,成为独立于人之外的力量,并且反过来支配人,统治人.异化范畴是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即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具体的历史范畴.  相似文献   

6.
尤昊  李伟 《大观周刊》2011,(49):16-16
《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是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广义政治经济学中极其珍贵的著作,但它不止是经济学著作,在其中还有深刻的哲学。在书中,马克思主要论述了亚细亚、古代和玎尔曼三中生产方式和其发展趋势,并论述了公社制的缺陷和瓦解的原因.和资本主义的建立。其中蕴含了马克思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对马克思作研究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很多,其中不少人是以“研究”为名,对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或是攻击,或是篡改,企图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取而代之。现简介如下: (一)关于“两个马克思”问题本世纪三十年代初,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1844年)先后公开发表。西方的不少学者把这二本书中的观点看作“新发现”。大肆  相似文献   

8.
沈玉秋 《新闻世界》2013,(7):340-341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们在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立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在媒介批判中延伸。他们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异化问题已转化为更高层次的文化异化,人们丝毫察觉不到自己被生产工具、技术机器所奴役,为文化工业所带来的娱乐所消遣,实质上我们生活在一个尴尬的泛异化时代。  相似文献   

9.
贾烨羽 《大观周刊》2011,(50):22-22,6
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思想体现为哲学指导经济学研究和对经作济学研究作哲学提升这两方面的统一。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等著作都是经济哲学的典型著作,这些著作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同时。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作出了深刻的超越和预见。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成果,有赖于我们突破学科门类的限制,深刻挖掘其理论内涵,将其运用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10.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4,(9):26-29
《资本论》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马克思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丁传统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全部体系赖以运转的轴心。《资本论》对这种关系第一次作出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了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11.
周怡 《大观周刊》2012,(43):14-14,37
在马克思的语境中,现代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就此而言,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实则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虽未曾提及现代性的明确概念,但马克思以国民经济学为起点、以异化劳动为核心,从人的生存论角度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作用下,工人的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本身、人的类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处于异化状态,只有通过对异化的积极扬弃,才能为克服现代性的弊端找到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2011年7月爆发的《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西方传媒与社会的扭曲关系。本文以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着重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观点来分析媒介受众的"劳动"及其后果。研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之所以获得市场权力和政治权力,其根源在于受众的异化"劳动"。劳动之所以"异化"是因为受众通过劳动赋予了媒介权力,反过来又侵犯公众个人权利和社会民主机体力量。在大多数媒体将市场作为发展之唯一逻辑的背景下,要改变这种现状,公众应该学会通过自身的市场选择,将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剔除出市场。  相似文献   

13.
<时务报>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公共领域的概念源自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他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英、法、德三国新兴资产阶级同特权统治阶级斗争中产生的一种理想模式,在一个国家政权和社会之间形成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干涉,从而间接参与公共事物,影响国家权力运作机制.公众舆论形成公共权力话语.话语虽不具有统治功能,但产生一种交往权力,对管理权力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岁末,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尔都塞的重要著作《读资本论》的中译本经修改和征订后再版。书中阿尔都塞运用症候阅读法这一迥异于传统阅读的方法,对马克思《资本论》的总问题和对象,作了一次哲学上的巡礼,他开创性地运用结构主义哲学的思想方式重新诠释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从而将马克思论述中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统治的问题更加鲜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那么什么是资本统治,在当代中国的特定语境下,我们又应怎样理解呢?  相似文献   

15.
“异化劳动”的概念自马克思提出以来,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后续研究者从各自领域做出了不同的阐释。新技术不断涌现,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带来了新的“异化”问题。在数字时代,“异化”概念非但没有丧失其理论价值,反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文结合动画电影《天赐灵机》,运用马克思和卢卡奇的异化理论,对“数字异化”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F_0政治经济学”宜改名“理论经济学”经济学分理论经济学、部门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及技术经济学几部分。《中图法》据此将“F经济”大类分成F_0政治经济学、F1世界经济、F2/8各部门经济几个小类。“政治经济学”名称源于法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蒙克莱田1615年发表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马克思沿用了它,《中图法》据此将F_0定名“政治经济学”。类名并不确切。“政治”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属于经济基础。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大相径庭的二者放在一起,人为地给科学的名词加上政治色彩。这种命名方法不可  相似文献   

17.
一八四二年一月一日,德国激进资产阶级的代表汉泽曼、康普豪森、梅维森等人,在莱茵省的经济中心科伦市创办了《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简称《莱茵报》)。莱茵报的宗旨,最初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倡导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经济改革。该报第一任主编赫夫肯说:“进一步扩大关税同盟,发展德国的商业和商业政策,把德国的民族觉悟从阻碍统一的一切事物下解放出来——这一切看来就是所有德国报纸的最崇高的任务。”在他任主编期间,报纸主要是关心经济问题。当时有一些同激进资产阶级比较接近的青年黑格尔派,如荣格、奥本海姆、赫斯,也参加了莱茵报的筹办和领导工作。他们极力利用这家报纸来开展反对专制制度和宗教的哲学斗争。他们不满意赫夫肯的办报方针,因此赫夫肯很快就辞去了主编职务。  相似文献   

18.
陈菊 《青年记者》2012,(27):47-49
《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新闻出版自由思想,是在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正值德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兴起,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加强了对人民的精神专制,在普鲁士国  相似文献   

19.
自1932年发表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异化问题成为各种哲学流派竞相争议的一个主题,形成一种“异化热”,久兴不衰。近年来,在我国学术界也引起并将愈来愈引起强烈的反响。现把中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主要观点,综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1598年,康帕内拉因密谋反对统治意大利南部的西班牙君主政权而被捕,屡次受非法拷问,被判处无期徒刑。他坐了几乎三十年的牢,他的一些最重要著作,包括对话体的《太阳城》,都是在狱中写成的。他在这部有名的著作里,叙述了对人类社会正义制度的看法,规定了明确的共产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