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探析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素养是我国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文章提出对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各门课程教学中注重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文化、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相等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研究,并辅以行为观察数据和质性资料分析,探究在"基本电路理论"课程教学中采取问题式教学法促进工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发展。研究表明,问题式教学对工科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作者认为,为有效开展问题式教学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应注意:(1)教师需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精神;(2)积极营造良好的思考情境和氛围,鼓励与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3)应根据学生基础设置难易适当的问题,营造问题讨论的安全教学氛围;(4)积极引导讨论小组确定合适的讨论问题和组内讨论规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当今,重视和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对提升大 学生素质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研法,研究当代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现 状。研究发现:国内大学生的总体批判性思维倾向属于中等水平,而在探求真理、系统性思维和认知 成熟度三个子维度上倾向较弱;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与个人性别、年级和成绩相关性较高,而与 个人所学的专业学科相关性较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与创造力呈显著正相关。最后,论文结合 研究结论提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批判性思维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 并对中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论述了如何通过“开放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 逻辑教学、 信息素养教育、 测评方式以及跨学科教学” 等教育实施策略,研究中国语境下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以期为中国批判性思维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对地区性高职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应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各门课程教学中注重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文化、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钱铭怡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和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对53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创造性倾向的所有维度(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上,性别的主效应都不显著,而性别角色类型的主效应都显著。大学生中,本科生与专科生、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创造性倾向的各维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准实验设计教学干预,将学前教育A、B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分别进行辩论、阅读与写作活动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对照班采用教师讲述教学。采用批判性思维倾向和技能量表,对实验班教学前后批判性思维表现进行评价,探讨小组合作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组合作显著提升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但没有提升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采用结构化访谈发现:(1)小组合作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发展,但使用需注意细节的完善。(2)辩论、阅读和写作促进了学生思维等能力发展,但实施仍需优化。(3)学生批判质疑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批判性思维作为高效学习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思维,是创新人才的必备能力。为了厘清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水平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采用CTDI-CV量表对3所重点高校的890名医学生展开调查,结果表明:(1)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整体水平达到正性要求,具有良好的求知欲、分析能力和思维自信,但是寻找真相能力薄弱;(2)从性别看,女生的批判性思维更佳,在认知成熟度、开放思想、寻找真相3个方面显著优于男生;(3)从年级看,大学期间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值不太理想,系统化能力得分呈U型趋势,思想的开放性亟待加强;(4)批判性思维与学业成绩呈现正相关,是学业成绩的重要预测因素。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开展英语学习已成为常态,但其应用效果不完全一致。国内外关注英语学习者新媒体素养的研究较少,存在理论框架不完善、实证研究缺乏等问题。基于国际新媒体素养研究中最新的理论框架编制的大学生英文新媒体素养评价量表,包括功能性取用(取用技能、理解),功能性创用(创用技能、传播、生产),批判性取用(分析、整合、评价)和批判性创用(参与、反思、创造)4个一级维度和11个二级维度。经对486位大学生开展的实证研究显示:(1)改编后的大学生英文新媒体素养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有助于完善人们对新媒体素养内涵和结构的理解;(2)我国大学生的英文新媒体素养整体处于低阶水平,重功能性取用,轻批判性创用;(3)大学生英文新媒体素养与其英语自我效能感呈现高度相关,功能性媒体素养是英语自我效能感的重要预测因素。大学生在学习正确获取或应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应注重加强对新媒体来源信息的辨析采纳,提高批判性参与意识。高校应积极服务大学生多层次英文新媒体素养的提升,培养信息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机选取125名大学生,按照他们在Kolb的学习风格量表上的得分将其区分为发散者、同化者、聚合者和顺应者四种类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让被试解决疾病问题或者中彩问题。结果表明:(1)学习风格对贝叶斯推理成绩影响的主效应边缘显著;(2)问题情境主效应显著;(3)学习风格与问题情境的交互效应不显著。结论:学习风格对贝叶斯推理任务的影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倾向于主动实验的学习风格者和倾向于抽象理解的学习风格者更能正确地做出估计。此外,不同推理情境中被试表现出"锚定参照错误"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