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文明一向受国内学者关注.但是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出发,很少重视作为雅典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场所的雅典城市空间.以城市空间为视角,对古代雅典城市进行考察,从而揭示古代雅典城市空间的特点及其与古代雅典人行为和观念的互动效应,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古希腊精神文化传统是很有益处的,同时也能为现代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历时近50年之久的希波战争,希腊人最终取胜波斯.雅典城邦逐渐成为希腊世界的主宰.雅典城市在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希腊世界的中心地位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加强和巩固.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利,加剧城邦危机,维护和扩展雅典城市作为城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诸多因素逐渐失去,雅典城市不再是"全希腊人的学校",随雅典城邦的衰落而式微.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五世纪是古代雅典城邦制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全盛时期,但其妇女的社会地位却极其低下.这主要体现在政治生活、婚姻家庭以及宗教活动等方面。民主政治的发达与妇女地位的低下.这两个似乎不可同日而语的概念,却在雅典身上结合得如此牢固,这主要是由雅典城邦制度的狭隘性所决定的。因此,雅典妇女地位的提高有赖于其城邦制度的不断变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戏剧是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民众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与当时的诗歌同等重要。戏剧家同时也是教育家,雅典官方及公民都清楚戏剧的教育功能。戏剧本身的教育功能、雅典城邦与戏剧家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古典时期雅典戏剧繁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雅典城邦的土地制度是公有和私有的辩证统一体,它是城邦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系到城邦的存亡;它促进了古典时代奴隶制的发展。雅典城邦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离不开土地制度等农业问题,土地制度成为雅典城邦的一块基石,农业性是希腊古典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古典政治文化理念的视角来考察希腊公民集体社会生活,城邦戏剧公演活动实际上是城邦民主政治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雅典酒神节戏剧公演活动中诸参与者之种种表现,与他们在城邦公共领域中作为政治行为主体所各自扮演的角色是一致的。戏剧公演,反映出古典时代雅典城邦与社会、大众与精英、男性与女性、公民与奴隶等特定社会关系的丰富性,无异于是对雅典政治真实面貌的生动展现。  相似文献   

7.
公民权是古希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和社会权利,而古典时期雅典的公民权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由于雅典城邦具有政治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的双重特征,就使得雅典人在对公民权倍加珍视的同时使其带有强烈的排他性.公民权的排他性不仅表现为由于能力和资格的限制而对妇女和儿童政治权利的排斥,也表现为对外邦人获取雅典公民权所采取时而宽松时而严格的灵活态度,更决定了奴隶在城邦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低下地位.  相似文献   

8.
论雅典城邦的公民、公民权及公民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雅典城邦是个公民集体,公民是“属于城邦的人”,其权力包括土地所有权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与政治权利。由于需要雅典城邦首数度晨雅典人接纳为雅典公民,但本质上雅典公民是个闭塞、排外的集体,排他性最终使其走上人数日工被外邦灭亡之路。  相似文献   

9.
私生子问题是古代雅典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考察这一问题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雅典的家庭、婚姻、财产和公民权制度。本文主要阐述古代雅典社会私生子的概念和类型,探讨不同时期私生子身份地位的变化以及不同类型私生子的公民权和继承权状况,进而分析雅典私生子与家庭、城邦之间的关系。从而可知,自古风时期到古典时期,雅典城邦法规在私生子公民权问题上的改变目的在于维护雅典公民和城邦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0.
斯巴达是古代多利安人建立的重要希腊城邦 ,它有着与雅典等其它希腊城邦显著不同的文化传统与社会风尚 ,它以军事化的社会组织和教育制度闻名于世。与爱智慧、崇尚理性、建立了民主政治的雅典人不同 ,斯巴达人严谨务实、崇尚勇武 ,由贵族寡头来进行统治。与被束缚在家中地位较低的雅典妇女相比 ,斯巴达妇女地位较高并享有较大的行动自由。斯巴达的风貌与该城邦的特征是分不开的 ,本文试图对斯巴达城邦的特征进行分析和阐述 ,以更全面地认识作为西方文化之源的古希腊文化。一除了具有与其它城邦相同的属性之外 ,斯巴达还有其与众不同的重要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宗教组织财产所有权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组织的财产权问题是衡量其法律地位的要素之一,对此世界各国的一般做法是赋予宗教组织以法人资格和财产所有权.基于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生活的实际情形,尽快转变观念,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宗教管理体制,即宗教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既可明确宗教组织的法律地位,也便于加强政府对宗教组织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从发生学上看,宗教学思想的产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理性与信仰从神话思维中的分化。在西方,这种分化发生于古希腊,理性之形态表现为概念逻各斯。逻各斯与神话本来一体无分,使两者相互分离的原因,一是希腊宗教祭仪在城邦生活中的公开化所导致的宗教祛魅,二是较具个人性和神秘性的奥尔弗斯宗教对信仰的私密性的强化。另一方面,就最早对宗教进行理性辨析的哲学家塞诺芬尼来说,这种分离则是希腊宗教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逻辑上的错位所致。塞诺芬尼率先运用理性对宗教进行批判,在这个意义上可视为西方宗教学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的厄硫西斯秘仪(Eleusis Mysteires)是为献祭两位女神——德墨特(Dememr)和科瑞(Kore)而在厄硫西斯城举行的仪式,其仪式对外秘而不宣,否则将以死刑作为对其的惩罚。秘仪由雅典城邦控制,由厄硫西斯的两大家族——欧摩尔波斯族人(Eumolpidae)和刻律刻斯(Ceryces)管理。它既是雅典城邦宗教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一个个人自愿参加的崇拜仪式。秘仪反映了古希腊人丰产的渴望。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宗教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转型期 ,我国农村兴起“宗教热” ,具有宗教与经济同步发展、信教人员“四多”、教种信仰西教东热、宗教世俗化、易于与宗教混淆的世俗迷信复萌五个特点。应该积极引导宗教健康发展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协调 ,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politics are discussed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consequences for religious education. Norway is taken as an example of a country where increasing cultural diversity challenges traditional politics of religion. In the present climate of conflicting views on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politics, religious education is higher on the political agenda in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but it is unclear which path the governments choose to follow. For religious educators it is important to engage critically in the political debate about religion, and to show a basic political loyalty towards the education of the individual child and towards improving the lifeworld of children.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的一个小宗派,之后发展成一种与犹太教完全分离的新宗教,并逐步传遍罗马帝国全境,最终于公元4世纪末正式成为帝国国教。基督教能够迅速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基督教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religion and education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xtbooks. The writers of this paper aim to raise the awareness of research community, educators, and teachers regarding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religion and education. In the first phase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s scanned a series of secondary-level Iranian EFL textbooks prescribed by the Iran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determine religious concepts in the form of linear and/or non linear content. The next phase of research was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inclusiveness of the textbooks in terms of culture and religion. These textbooks were also analyz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ropagation of religious content was overt or covert. Finally the impact of religious content in textbooks was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to identity and nation building.  相似文献   

18.
略论我国的宗教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立法是一个实践问题,在中国,它的实质内容是构建宗教的保障制度,在立法中必须坚持原则.文章介绍中国宗教立法的具体实践,对宗教立法的特点进行评说.  相似文献   

19.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和文化传承,有其存在的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和特殊性。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宗教问题,正确认识法律在宗教管理中的作用,依法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是一个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目的是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规范宗教活动,使宗教活动健康有序,避免混乱情况出现,制止、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以充分发挥宗教这一精神资源和社会资源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宗教信仰种类多样化、覆盖地区广、信仰人数多、信仰较彻底的特点,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我国经济发展较缓慢地区。通过分析宗教与经济之间存在的联系,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与桎梏影响,为宗教信仰自由与经济良性发展寻求解决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