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对45岁以上的人来说,有一种现象是刻骨铭心的,那就是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兴于“文化大革命”的《毛泽东语录》热。因为这本书的封面为红色塑料皮,所以人们又习惯地把它称为“红宝书”。据载,仅“文革”开始的几年之内,国内外就出版了用50 多种文字印成的 500 多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总印数 50余亿册。在当时,全世界30 多亿人口里,男女老幼人均 1.5册有余。一本书的印数如此之多,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套用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词中两句,并改动八个字,就是“发行宝书五十亿,搅行周天红彻。” 《毛主席语录》无人不有,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就开始流行一个帖子叫《体育解说员笑话集》,帖子内容主要是汇集了许多体育解说员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语言表达错误,以及由此引起的娱乐搞笑效果。2002年.更有好事之徒将中史电视台体育“名嘴”韩乔生此类的语言错误汇集成册。并出版发行,取名为《恐韩:韩乔生语录》。下面摘录书中精彩的几句:  相似文献   

3.
李建 《传媒》2003,(9):46-47
生活永远无法预测,有时候急转直下,就像《最糟糕的情况》丛书的作者说的那样:“你永远也无法知道”。根据知觉的判断,他们没有完全刻板地按照求生指南的规定,帮助Joe安全脱离险境,这让我们也开始思考:如果出版商也有一本类似的指南该有多好。毕竟,business-to-business的出版商最近共同经历的灾难还历历在目。 先是网络泡沫破灭,高科技市场泡沫被挤爆,股票市场狂跌。美国《商业媒介》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Gordon Hughes说:“2001年春季,B-TO-B出版行业出现了  相似文献   

4.
信息四则     
台北出版业者诧异——《毛泽东语录》如此热销【台湾消息】台北出版业者杨一峰投身出版业只有三年时间,最近他在岛内出版界做了一件倍受关注的事——出版《毛泽东语录》。该书在台湾出版后热销,一版再版,迄今已出第四版。这样的业绩连他自己都诧异:“本以为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此热销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杨一峰说,出版像《毛泽东语录》这样的书,就是要填补学术“拼图”上的空缺。他认为《毛泽东语录》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且不论它在政治上的影响,就字里行间所透出的智慧对做好企业管理就很有帮助。他还举例说,“甚至毛主席还在书中告诉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前期,也就是“文革”时期,全国各地都自印《鲁迅语录》,是继《毛主席语录》之后版本最多的又一个伟人的语录。人们便以为《鲁迅语录》是“文革”时期的创举。其实,早于“文革”二十多年,就有至少四种“鲁迅语录”问世,宋云彬辑录的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阳清 《图书与情报》2007,(3):122-125
《论语》是以语录为主要形式的哲理性散文,故而全书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文本的语言特质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论语》语录形式的差异性,直接决定其记载、描写人物之文学价值和艺术功能的高低。《论语》所采用的人物独白、人物品评、人物交流、客观叙述等多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式,亦通过不同的语录形式来付诸实现。总而言之,语录与人物的和谐统一,共同造就了《论语》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时下 ,不少报纸都有自称“萃”的版面 ,如《周末精萃》《报刊文萃》《读者文萃》等。这类“萃”版编辑的着眼点大都侧重于可读性上 ,所以一些“萃”版的文章大多是很好看的。但什么东西多了都难免鱼龙混杂 ,不少以“萃”名之的专版越来越不“萃”了。有的非但不“萃”,还很芜杂。如果谁想查一些资料 ,到“萃”版上去查某年入选好新闻、优秀言论这类文章一般是要白费力气的。但若是查找稀奇古怪、后来被证明是乱编的假新闻十有八九不会空手。像“山城有了卖报女”、“熊掌风波”、“卖人肉包子”这类假新闻都不只被一家报纸“萃”过。至于哪…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令人流连忘返的一道文学风景。去年,华夏出版社推出了《情调EMAIL——网络文学采撷本》,引起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紧跟着是“赶紧闪”的新作《我想告诉你我不配做你的兄弟》,《理工大风流往事》和《华山论“贱”》。  相似文献   

9.
时下,不少报纸都有自称“萃”的版面,如《周末精萃》、《报刊文萃》、《读者文萃》等。这类“萃”版编辑的着眼点大都侧重于可读性上,所以一些“萃”版的文章大多是很好看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二月号的《出版工作》上,载有赵家璧先生的《出版家与出版商》一文,谈到他前几年“随声附和”了“要当出版家,不要当出版商”的口号,现在才讲实在话:“要当个出版家,先要当个出版商。”记得前几年有人提出的口号是:“要当社会主义的出版家,不当资本主义的出版商。”即在“出版家”和“出版商”之上,分别冠有“社会主义的”和“资本主义的”字样,现在赵先生都省略了。这也  相似文献   

11.
从来都是记者写新闻,读者读新闻,如今却出了新鲜事———记者的文章由普通读者来加以“点评”———当下不少报纸开设《读者点评》栏目,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如《人民日报·华东版》的《热评》专栏、《中国青年报》的《百姓的语录》专栏,就专门刊载这种活泼犀利的短文。《人民日  相似文献   

12.
据《出版商周刊》报道,5月份法、西、德三国畅销书榜单纷纷出炉,美国作家抢尽风头。美国作家弗雷德·瓦尔加(Fred Vargas)的小说《狂暴部队》(The FuriousArmy)5月份登上法国畅销书排行榜首。这本书是“警探Adamsberg”系列中的最新一本。企鹅10月份将在美国出版该系列早期的一部小说《不确定的计划》(An Uncertain Plan)平装本,至于最新一本,他们尚未获得版权。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18日,第四故事媒体公司宣布和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合作,推出“阿曼达计划”,引起包括《出版商周刊》、《福布斯》和《克莱恩·纽约商业》在内的众多媒体的关注,都认为它和其他出版商推出的类似项目一样,预示着未来童书出版的发展之路。该计划推出到如今将近一年,但是它在Youtube发布的视频短片中对女主角“阿曼达”的介绍充满玄机,  相似文献   

14.
英国出版商如何面对多媒体本刊记者文依多媒体的发展如日中天,特别是CD-ROM。但英国许多出版商开始叫苦不喋,原因是他们许多人试图在多媒体的浪潮中发财却落了空,许多出版商都想在新的出版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事实上许多人是闭着眼睛走进市场,他们希望快速收益...  相似文献   

15.
最早记日记是在高中的时候。上世纪60年代,全国学雷锋。我那时正在积极争取入党,受雷锋日记的影响,我也想记下自己革命的思想。我买来一本红色塑料封面的本子,上面印着的图案如今已经褪色,隐隐约约可见白色的海鸥在波涛汹涌的蓝色海面上飞翔。我在本子的扉面上端端正正写下两条毛泽东语录,还抄了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里的一句名言:“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相似文献   

16.
国外动态     
《出版参考》2008,(10):40-42
美国文学界屡屡曝光传记造假自玛格丽特·塞尔泽被揭露伪造了其童年经历后,美国《纽约时报》开始跟踪报道这一文学欺诈行为。玛格丽特·塞尔泽的传记记叙了其在洛杉矶一个歹徒充斥的地区的童年生活。《纽约时报》询问出版商有无特别解释。  相似文献   

17.
当他们不知羞耻地用行动向社会表明,文学对于他们不过是无耻的赚钱手段时,这已经是纯粹的道德沦丧了,社会应当寻找各种方式以抗议这种卑贱的行径。如果社会想保护文学不让富农和强盗染指(后者在他们可以接触的一切地方,都会留下自己肮脏的指印),如果社会不愿看到出版商最终吞噬文学,那它就应当起来反对……  相似文献   

18.
从1992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天起,北京日报的读者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面孔——《星期刊》。从这一天开始,每逢周日它一点点地走进了北京市民的生活当中,并开始与他们交朋友。 如今,《星期刊》已快三岁了。近千天的风风雨雨,漫漫征程,人们认识了它,熟悉了它,和它成为朋友。更多的人可能更想知道,在幕后“看不见的战线”上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南方周末》发表了题为《少表扬分内事》的“读者来信”。南京读者吴文静在信中说.他和老伴都是医生。他们发现如今媒体表扬医生的门槛很低.什么态度好、拒红包、挂水“一针见血”。都能登报上电视。想当年(1960年代),他们“护理重症病人几夜不合眼.给病人洗脚擦身,在家里熬米汤、骨头汤喂他们,天经地义,从没受过表扬”。他担心,“做点分内事都宣传.会降低医生职业的神圣感。”  相似文献   

20.
台北出版业杨一峰投身出版业只有三年时间,最近他在岛内出版界做了一件倍受关注的事——出版《毛泽东语录》。该书在台湾出版后热销,一版再版,迄今已出第四版。这样的业绩连他自己都诧异:“本以为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此热销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杨一峰说,出版像《毛泽东语录》这样的书,就是要填补学术“拼图”上的空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