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赣南土特产包装设计存在着思维模式单一、创意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不强等问题,应突出产品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在包装的图形、色彩、造型和材料上有机融入苏区红色文化,对赣南特产包装进行再设计,以便打造产品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2.
《莆田学院学报》2020,(1):100-103
针对现有福建地区特产包装设计缺乏地域、文化和艺术特性,提出将闽南文化应用于地方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系统性思路。试着从包装的基本要素角度探索,通过采集、整理、归纳闽南文化,结合学生的获奖案例,尝试分析如何让古朴的闽南文化符号在包装上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地方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增添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包装设计对于我国的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的包装设计教育往往将重心集中在技术教学上,忽视了创新对于包装设计的重要作用。品牌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品牌的内涵是文化价值,也是包装设计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基础。笔者阐述了品牌观念和包装设计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的对策,希望更好地促进我国包装设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作为商品载体的纸巾包装,在材质与形态上均缺乏突破性的设计。文章选用“绿色包装”材料作为材质,从三个方面探讨纸巾包装形态的创新设计:在纸巾包装的造型、结构上大胆运用仿生形态;在纸巾包装的视觉表现上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根据不同的消费者定位,做以人为本的纸巾包装设计。  相似文献   

5.
设计简单、缺乏地域特色、传统文化表现弱等是我国当前土特产包装的主要问题,包装作为间接广告伴随商品营销的整个过程,是值得消费者信任的直接视觉要素。土特产的包装设计应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民俗民风和风土人情,在传承当地文化的同时增加销售和品牌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包装设计教育是把包装以经济、实用为出发点.这一包装原则历史最为悠久;如竹扦的捆扎,同样追求包装造型的完美.方与圆在中国有着神圣的象征意义,追求这种象征便是存在已久的自然趋势,如此完美的包装设计,却为何无法引起高校的包装设计教育对传统包装及其文化的应有关注?在此我想就中国包装设计的文化回归问题略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内传统商品包装设计存在着色调运用单调、造型缺少创新、包装和印刷工艺落后、包装设计内容缺乏新意等不足.传统产品包装应该创新设计思路,以各种方式或手法体现商品的特色,强调和体现产品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传统产品在经过富有民族韵味的包装设计后才会成为畅销的产品,在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时方能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在面向市场,面向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现代包装设计必须要以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基础才能表现出我国特有的风格,因此对于我们的包装设计教育来说,在提高未来设计师的人文素质方面也应得到相当的重视。本文就这一问题从包装设计教学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性以及在包装设计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上如何融入地方文化特色这几点进行阐述,并结合自已的教学经验提出融入武夷文化的包装设计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9.
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从内层的设计文化理念到外层的物质设计形式,都表现出包装设计文化既有物质性、时代性,更有民族性.在包装设计中,做到民族性与世界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才能具有自己民族化的包装思想和语言形式,才能使民族的包装设计文化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对世界的辐射力.  相似文献   

10.
包装是一种文化,任何一种产品想要成功打入市场、被消费者接受,都需要进行文化的包装。近年来,包装设计的进步,往往体现在技术层面、材料层面,很少有人关注包装文化内涵的提升和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参茸包装设计正处于向前发展的阶段,现代的包装设计模式要求我们在参茸包装设计理念上要传递民族文化,以大众消费心理为基石,创新参茸包装设计模式。文中提出了长白山参茸产品使用“品牌包装设计模式”的理念,并对其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包装商品要通过造型与装璜,艺术地表现设计者的思想、情趣、气韵以及市场营销诉求等等,若缺乏创意,在市场上就会缺乏竞争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商品包装的创新要求,包装设计教育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根本。一、经济全球化与包装设计教育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新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动下,各国或各经济主体为追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使其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资本形态的运作超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运行的过程。加入WTO之后,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商品双向交流日益频繁。据世行预测,中国的对外贸易份额将会在2 0 2 0年达…  相似文献   

12.
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别和民俗民情的不同,各国、各民族对于包装设计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包装设计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商品的包装上,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一个时代的特征或是一个民族的特点.包装设计本质上就是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结合。中国的传统包装和现代包装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的一种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呼伦贝尔特产包装色彩设计固化、内涵空洞、特色缺乏等现状,本文尝试从产品形象色的呈现、传统民族色的借鉴、企业品牌色的应用等方面,阐释提升产品形象和赋予产品文化内涵的理论及设计的实践途径.以丰富本地区特产包装色彩设计语言,为地方特产包装色彩设计提供可参考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更好地凸显产品的特质和文化价值,提升特产包装的档...  相似文献   

14.
龙超 《文教资料》2008,(13):51-52
我们应把现代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从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出包装设计文化的结构是由内层的观念意识层,中层的组织制度层和外层的物质层所构成.三者互为联系,包装设计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它们表现在文化结构的不同层面上,共同构成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整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商品的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提高商品包装的艺术美感之外,突出人文气息、提高商品的文化内涵成为现代包装设计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课题.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精华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可供借鉴并作为素材使用.文章结合实例对经常在包装设计中运用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并对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现实运用进行探讨;提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和使用应采取的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21世纪包装设计在全球的重要性出发,引入包装设计教育的论点,通过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包装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教育机制和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包装设计教育模式的几点改革建议,对中国包装设计教育以及艺术类教育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徐珊 《华章》2009,(17)
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包装是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发展起来的.在人类文明早期,包装外观形象是自然物原本的面貌,如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粽子,至今依然沿用彩线薯叶包裹糯米.而现代包装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则是在近几十年,包装业也一跃成为一大产业并得到蓬勃发展.但目前中国包装设计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有许多误区,与国际设计还有一定差距,企业为了获取更高利益,对包装不恰当的运用高档材料和制作工艺;在设计方面,很多层面也是在为包装而包装,包装设计成了最矫饰、最功利、最商品化的行业,设计缺乏未来意识与社会责任,缺乏文化理念,为了市场的赢利曲意迎合,不注重包装结构的合理性,不讲究包装设计的艺术性与文化性,信息传递不够准确或含糊不清,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真实内容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马超 《考试周刊》2014,(98):20-2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快,现代包装设计有了长足发展,同时也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包装设计风格单一化,缺乏本土特色。面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如何在创新与发扬本土文化中寻找平衡点。如何从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将其运用到包装设计中,让传统风格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品位,使产品既有本土特色又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所谓包装设计,随着艺术与技术结合,现代产品是一个重要的日常文化形式.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包装设计可以呈现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的包装设计是极具文化精神的产物,是肩负着设计中重中之重的地位,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的包装设计能否赋予他独特的风采是摆在我们设计者面前的新思考.中国的包装设计在未来的设计道路上怎么更好的延续中国传统精髓,怎样有他空前的发展,就必须在积极导入国际化语言的同时,不断挖掘新的包装材料,融入现代设计中,在国际化和绿色两者间寻找正确的位置,在现在包装设计中赋予文化与时代的新意.以及在平衡符合市场需求和绿色设计的作品中寻求物质意义与精神意义,现在我们都在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市面上的产品包装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包装不仅有包装物品的职能,更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各国商品包装都有自身特色。本文通过对中、日、德三国包装设计风格进行比较总结,分析文化对包装设计风格的影响,从而阐述文化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探析如何实现包装设计风格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