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我们文学教学体系的基础,就是要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和感受文学原著。在我们学校里,我们认为文学教学取得成就的决定性条件,就是要热爱语言,感受  相似文献   

2.
世纪老人、文学大师巴金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说得多么好啊!我们要说的话——杰作(名著)的意义,读文学名著的目的,以及怎样去读……都在里面了。但要真正懂得它,却要根本改变我们固有的文学观念、读书的目的、阅读方式,以至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3.
<正>我以为要讲文学的力量发生,应先讲文学的本身。文学的作品如诗歌小说之类,和"等因奉此"的公文,"天地元黄、宇宙洪荒"的千字文性质不同。文学的特性第一是"具象"。我们平常说话不一定是文学的,但如果用文学的方法来说,便成为文学的了。譬如我们说:"日子过得很快。"这句话语不足称为文学。如果我们要使它文学化,第一就应当使其能够使人感觉到,也就是使其具象化。于是我们便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样便成为文学的说法了。为什么?因为后边的一句是具象化的:  相似文献   

4.
巴金先生曾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由此可见,欣赏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深远的作  相似文献   

5.
我爱读书,常常情不自禁地凝神遐思;我更爱读着书的学生,他们专注的眼神,分明是对真善美的无限渴望。文学大师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且歌且行,我珍惜这份师生共读的书香情缘;且歌且行,我理性地带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6.
我们曾经讨论认为,中学语文教科书选择课文首先要遵循"文学性"的标准。但是古今中外的文学文本何其多也,以教科书  相似文献   

7.
作家声音     
正阿来认为文学要把社会更宽广的东西写出来作家阿来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写人性的恶特别大胆,互相揣摩,有时候太多了一点",阿来不欣赏这类小说。他认为,文学要把社会更宽广的东西写出来,即便往往持有一种批判的质疑的态度,也要有一个更高的视野,而不是个人的感受和情绪的发泄。像《三只虫草》,现实是残酷的,温暖却是其底色。"现在文学界有一种看法,认为如果我们把情节处理得稍微温暖一点,好像就是歌功颂德、粉饰现实了,但我觉得文学不是这样的,文学还是要鼓励人,要给人  相似文献   

8.
诗歌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搞好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文学趣味,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可见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一环,笔者认为诗歌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读诗。美学家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的从读诗入手。"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一个总的观点:"文学间性"是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并以"文学间性"这样一个新的概念来界定从前各国学者所从事的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学(国家文学与国家文学、语种文学与语种文学)之间的关系;二是文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三是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四是文学与文化、文明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文章提出"文学间性"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的观点,是因为:首先,文学间性要求比较文学研究者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要有距离与空间;其次,文学间性要求我们所选定的研究对象不能只是同一个来源,而是要有两个以上的来源;再次,"文学间性"要求要以文学或者文学性为中心,不能离开文学或文学性来从事所谓的比较文学研究。同时,笔者也认为:比较文学研究不能离开文学与文学性,离开了文学与文学性的比较文学研究,对于比较文学学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文学概论"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是不争的事实,这要求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去对待现行教材,要根据所学专业有甑别地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在"通"的基础上突出鲜明的"师范性",以适应师范生服务社会的需要;在教法上,能以创新的精神突破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开放式教学,改革现有考核模式,以此提高"文学概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建国后到"文革"前这段时期,在文艺界发生了一系列的批判活动。在此类的批判活动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文学现象,由于它们出现在特殊的文学环境下,其具有的文学意味值得研究。同时,周扬作为党的文艺政策的权威阐释者和坚定执行者,自然难免要参与批判活动之中,发挥作用。1954年开始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周扬作为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左翼文学内部的"宗派主义"矛盾,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本文即从这方面入手,以此作为研究周扬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2.
明代的文学复古运动,从活跃于弘治、正德年间的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文学复古流派开始,经过唐宋派的冲击后,其间出现了中衰,但终于又在嘉靖中期后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文学复古流派中继续进行下去。从其中衰的现象来看,包括"前七子"文学复古流派的消歇、唐宋派的冲击以及"后七子"文学复古流派的兴起这几个现象。要分析明代复古运动中衰的原因就不得不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探析。在探析过程中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学发展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相似文献   

13.
正一代有一代的文学,而文学批评往往都是为了构建同时代的文学身份认同。当代文学批评和当代文学创作同步,因而文学身份认同又成为一个时代某种价值判断和共识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并非完美,都要在生活中经历挣扎、犹豫、痛苦,并在这一过程中思考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80后"文学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个符号,已经完成了自身的文学叙事。"80后"作家注重个体自我和城市个体经验的表达,这也代表着当下青年写作的一种方式。当"  相似文献   

14.
"文史不分家"之说延续千年,足见"文"与"史"关系的密切,二者可谓水乳难分。但是文学更侧重于写作手法的探究,侧重追求作品的文学价值;史学则更多的是侧重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体现作者的精神境界及其作品体现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在具体授课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历史课中的文学资料读出它的历史味道,更应该把相关的文学作品引进课堂,培...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曾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这些精辟的论述说明了诗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教材的编写不仅要考虑到文学史教学实际,也应该处理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所以其编写应该坚持一项基本的原则:文学史编写要注意"文学" "史",即注意四要素构架的"文学"、注意多层级的文学"史"、注意差异性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每个人要想在这个大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时时与世界取得联系。靠什么进行联系呢?当然是语言!所以,研究好世界的"官方语言"——英语——是极其重要的。作为英语的重要属性之一、英美文学的重要元素,模糊性将是我们首先研究的对象。为了使大家享受到英美文学的模糊性之韵美,接下来我会在打算以分析美学与英美文学为基础,彻底分析英美文学的模糊性特征,并且结合实例对英美文学翻译中模糊性翻译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二、现当代散文解读的项目不同的文学体裁,担负着不同的审美功能,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应该从文体特征入手,不能用解读小说的方法来解读散文,不能用解读诗歌的方法来解读小说。文学体裁的划分经历了"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的发展过程,到了现在,根据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恐怕要采纳"五分法"了,即在传统的"四分法"  相似文献   

19.
如果要确立陪都文学主流化,"陪都文学"这一概念的合法性是"陪都文学主流化"话题的关键,而"重庆文学"又是"陪都(重庆)文学"获得合法性的关键。本文认为基于战时性、政治意识形态和地域性的因素,不管是以"陪都文学"还是"重庆文学"概念作为代表20世纪中国"40年代文学"的"主流",在获得合法性上面临着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教育过程.我们一定要摆脱一贯实行的"政治一社会"模式的桎梏,进行文学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