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馆》1984,(3)
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它表现为事物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信息。在原始状态下,人类靠感觉器官直接接受自然信息,产生了第一大发明——火;后来又产生了语言、文字。人类用语言、文字、图象、图形、声音等形式收集和传递信息,从而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信息被看作是可再生资源(如动植物)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等)之外的“第三种资源”。这是人类认识上一大飞跃。专家们把语言作为信息交換的第一“载体”,把文字作为人类跨  相似文献   

2.
一、信息的发展过程与特征在谈到图书信息之前,我们先对信息的发展及其特征作一概略的了解。人类的信息活动,经过了五次飞跃发展:劳动使人类产生了语言,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信息革命。第二次信息革命是创造了文字。有了文字,就产生了书信,使信息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印刷术的发明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和象征,是人们除直接参与社会实践外,认识自然和社会、获取知识信息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人类一切文化、科学、教育和社会信息交流活动的基础.阅读活动虽有历史、民族、时代、语言、文字等特征和特点,却是世界性的追求,是人类共同进步的阶梯. 全民阅读就是全社会的阅读,既是一种文化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4.
第一节传播的历史人类的传播活动早在人类历史产生之际就已经开始了。人类最早的传播形式是形体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是表述某种信息的。人类思维达到一定的阶段后,产生了有声的口头语言,经过不断发展,人类开始发明了文字。语言和文字的诞生是人类发展史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它们是在人与人之间频繁来往的过  相似文献   

5.
庞井君 《传媒》2014,(5):16-18
正回溯历史长河,以文化传播媒介为基本标志,人类文化的发展及其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前语言时代、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和视听时代。我们知道,用碳同位素可以测定文物的年代,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测定已经消失的有声语言。但总体看来,在人类分音节的有声语言产生之前,存在一个人类发展的非语言或前语言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信息表达简单直观,没有明晰的主客体界限,也没有过多的中介隔绝。人类文明的大部分资源,都是通过文字来保存的,也就是说,人类主要是以文字符号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载体。就如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所认为的,"文明社会始于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没有文字的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但随着数字  相似文献   

6.
新闻改革迫切地期待理论的指导和支持。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我主张创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传播学。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新闻传播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并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让我们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回顾一下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和随之而产生报学、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的发展过程吧。人类传播在历史上经历了四次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语言的诞生。它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走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第二次革命是文字的出现,人类由口头语言传播发展到文字传播,使信息和知识能传播到异地,流传于后代。第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印刷机,人类社会随之有了三种  相似文献   

7.
魏景飞 《青年记者》2017,(11):30-32
人类传播方式的演变与传播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人类的语言媒介的产生到人类第一套体外化信息符号系统——文字的出现,再到依赖于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使人类社会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印刷媒体,从颠覆了信息传递方式和速度、丰富了传播内容的早期电子媒介的出现再到使人类社会成为“地球村”的网络媒体,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革新了媒介信息表达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重新构建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从远古的图腾、火光、敲鼓、舞蹈、语言和文字,逐渐演变为现代化的手机、计算机、多媒体等高科技传播途径,人类阅读方式的转变使其重新进入“读图时代”,这是借助了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更为直接的、海量的信息传播方式。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媒介不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博物馆作为研究、收藏、陈列和展示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也是信息传播的媒介之一。本文将从博物馆视角来探讨信息的视觉传播,浅析在视觉文化下博物馆视觉传播的新模式以及视觉传播方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鑫月 《今传媒》2016,(4):117-118
在当下的现代设计中,文字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设计要素.作为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视觉传达要素,一种特殊的设计图形语言,它可以让作品更具美感和韵味,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设计,它跟图像在平面中的应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文字设计就是把文字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最基本的艺术语言,按照设计师的脑海中的构思,同时遵循一定的设计美学原理加以调整安排,把设计师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的一个过程.文字的创意设计是任何一位设计专业人员的必修课程,尤其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和做平面设计的工作者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文字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字设计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而不断进步走向成熟的.  相似文献   

10.
语言和文字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是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长时期以来主要的课题之一。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在其长期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得到发展的。语言始终是先于文字而发展的。文字的出现,较之于语言要晚得很多。至今仍有很多民族仅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人类是通过语言和文字交流信息和积累经验的,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将个人的智慧和经验积累起来,成为社会的智慧和经验。如果没有语言和文字,则将永远停留在动物阶段,而不可能有现代人的文明。语言和文字都是“约定俗成”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交流的工具,它首先必须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任何人都不允许各行其事,否则的话,语言和文字均将失去其通用的功能。这就是语言和文字本身的同一性原则。同一性原则表现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地区和范围内,大家必须使用同一的语言和同一的文字。只有使用同一的语言和文字,大家才有可能利用这种语言和文字来相互交流,彼此之间才有可能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11.
论科技图书的文献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文献 谈到文献的定义,人们总喜欢引用宋人朱熹的话:“文,典籍也;献,贤也。”用现代语言解释,即是有价值的图书。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外延有了极大的拓展,除了图书之外,还出现丁种类繁多和形式各异的其他知识载体,原来的定义已不适用。于是人们又提出,凡是将人类的知识和思想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物质形态的载体,都称做文献。 文献并不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众所周知,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是有思维和语言。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通过思维的语言交流,形成了对外界的认识,同时积累了经验。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即是知识。知识通过语言可以交流,但语言一经说出即成为过去,而且一般只能面对面地进行,有相当大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于是人类发明了文字,从而克服了用语言交流传递知识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文字将知识记录在甲骨、兽皮、纸莎草、贝叶、石头、陶器等器物上,产生了最原始的文献。文献使人类大脑的记忆功能得到了补充,人类的知识得以不断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发展并产生飞跃,由此人类文明不断前进。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因为没有文献,一切知识只能靠语言交流,虽然与有文字的民族经历了同样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一、读者需要的萌发是期刊产生的重要根源人类在远古时代,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个人的力量在跟自然界的斗争中显得十分软弱。为了生存,人们需要交流思想、传播消息,用以协调行动,于是,在共同劳动生活实践中就逐渐产生了语言和信息传播,即产生了对信息传播的需要。信...  相似文献   

13.
通訊社的消息应该象语言一样为社会普遍服务。通讯社不能象报紙一样是“服务于社会的統治阶級或社会集团进行反对它的敌人的斗爭的武器。” (见吳冷西在中共中央高級党校新聞班讲課的講授提纲)因为通讯社是消息总匯。消息是客观发生的与人类有关系、为社会所注意的新事情。正象语言是人类交际  相似文献   

14.
黄焕明 《出版经济》2004,(10):38-39
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五次传媒革命: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数字传播.每次传播革命都使人类的交流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都使信息和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都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用语中,谁也不把消息和信息加以严格区别。然而,消息并不能与信息等同。只有那些能为我们所理解或认识的,包含了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才是信息。这里有两层意思值得注意:第一,我们搜寻和运用信息是为了掌握新情况,学习新知识,了解我们原来不知道的内容;第二,获得信息的过程犹如通讯的过程,通讯双方要有共同语言,才能获得交换信息。自然界、人类社会潜存着无穷无尽的新知识,但并不全是我们能够认识和理解的,因为“语言”不通。只有我们能够认识和理解的那部分,才能成  相似文献   

16.
单捷 《编辑之友》1996,(1):47-47
编辑用字规范化刍议单捷【乌鲁木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我们的祖辈把生产斗争的知识、思想认识活动的成果用文字记载下来,巩固起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社会才得以不断地向前发展。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人类运用符号来认知和改造世界,并通过符号创造文化和文明。在当下的信息社会,符号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文字符号、图形符号、色彩符号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媒介。本文以广告视觉形式中的标志设计为例,分析了符号的识别性是直观传播商品广告信息的重要体现,是广告信息传播中受众区分商品品牌信息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受众消费观念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18.
陶喜红 《新闻窗》2008,(2):56-57
信息传播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则是在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以后才逐渐开始的。在漫长的新闻传播史中,人类传播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等时代。  相似文献   

19.
编辑劳动的文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发明了文字这一文化事物,由此产生了应用文字进行文献记录(著述)的文化活动,进而造就了专门从事这一活动的人们。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则进一步造就了专门对各种文献进行加工出版的劳动形式——编辑劳动。一、编辑劳动与文化生产任何文化事物都不是自然形成的,都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人类创造文化事物的活动,就是文化生产活动。对各种用文字书写的  相似文献   

20.
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书.公文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产生的.是统治阶级用以记载和传递、保存公务信息的重要工具.公文的产生,是伴随社会生产的发展,在文字与国家出现的基础上而逐步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