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学生身体自尊、目标取向与主观锻炼体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47名大学生身体自尊、运动中目标取向及主观锻炼体验等指标进行测量,研究发现,身体自尊对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与疲劳的预测都达到了显著性,自我定向不能够预测积极幸福感,任务定向可以作为身体自尊对积极幸福感进行预测的调节变量.研究表明,良好的身体自尊可以使其获得更好的主观锻炼体验,具体表现为更好的积极情感、更少的负性情绪、较低的疲劳与烦恼.身体自尊对积极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以及对疲劳与心理烦恼的负向预测都说明,身体自尊就考察运动参与者的主观体验而言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选择.  相似文献   

2.
选取与心理健康关系最紧密的身体自尊作为测量工具,采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量、实验等方法,以苗鼓和舞龙为锻炼方式,对湖南湘西矮寨镇妇女进行16周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6周系统的苗鼓锻炼和舞龙锻炼对湘西矮寨镇妇女身体自尊水平及各维度都具有显著性改善作用;其中,苗鼓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吸引力两项指标上比舞龙产生的效益更为明显,而舞龙在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两方面比苗鼓效果好,说明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锻炼方式对湘西农村妇女的身体自尊产生不同的心理效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利于促进农村妇女身体自尊不同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身体素养作为促进身体活动的一种新理念,引起体育教育部门、竞技运动组织和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积极探索评价身体素养的方法。综述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研究现状,结果显示,测评工具共6套,其中加拿大8~12岁儿童的测评工具较为完整,其他工具多是建立测量指标理论模型;测评维度主要包括身体能力、行为、认知、心理和社会5个子域;测评方法多采用自我报告和他评的主观测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验证和应用已有测评模型,研制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测评工具。我国需要结合国内教育背景、儿童青少年身心特点及身体活动现状,研制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进而为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的现状提供调查工具,为评价身体素养的干预效果提供指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总结身体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发现冰雪运动的锻炼方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锻炼频率对认知、情绪、人格、自尊、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等心理效益的研究尚属缺乏。此项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冰雪运动锻炼促进心理效益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对在全民健身中积极推广冰雪运动形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青少年身体锻炼与自尊、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对北京市中、小学青少年的身体锻炼与自尊、人格的关系进行研究.共测量北京市中、小学生403人(男186,女217),小学生共138人(男62,女76,年龄12.23±0.982岁).初中生共157人(男64,女93,年龄14.58±0.663岁),高中生共108人(男60,女48,年龄17.78±0.828岁).结果发现:1)小学生的整体自尊水平,锻炼组显著高于非锻炼组,而初中、高中阶段受试者的自尊水平在锻炼组与非锻炼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2)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锻炼组与非锻炼组之间,在人格维度上存在一致与差异,锻炼组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更积极.结论:1)身体锻炼可能是影响小学生的自尊发展的重要因素;2)身体锻炼可能对青少年的人格因素有积极效应;3)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影响身体锻炼对自尊、人格效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SEES)、自尊量表(SES)及大学生身体锻炼参与情况调查问卷,对518名女大学生进行测查分析,探讨其身体锻炼类型、时间带特点及其对锻炼心理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锻炼类型不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自尊(长期心理效益),但不同锻炼类型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单次情绪体验(短期心理效益),瑜珈太极类、跑步类较之三大球类,在单次情绪体验中疲劳、心理烦恼的产生显著偏低;不同锻炼时间带不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心理效益,但它通过与锻炼类型的交互效应来影响锻炼者的自尊,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或许是进行身体锻炼的最佳时间带;选择好锻炼类型后,确定合适的时间带对于最终改善长期心理效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锻炼态度与身体自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宪奇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1):78-80,83
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锻炼态度量表和身体自尊量表为测量工具。通过对1191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锻炼态度(除了行为认知和主观标准以外)及身体自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积极性高于女生;中学生锻炼态度与身体自尊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及行为控制感对身体自尊的预测作用最大,其中行为控制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表现为男大学生的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方面男女大学生差异不显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1-2次以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水平;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育锻炼者更有利于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整体自尊在体育锻炼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身体自尊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作松 《体育科学》2005,25(5):65-68,82
对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讨论,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研究努力的方向1)尽量考虑锻炼时间、锻炼类型、锻炼频率、锻炼强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和交互作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2 )重视锻炼情境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3)加强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生活事件、人口统计学等变量的控制;4 )完善测量工具和规范测量的方法;5 )增加对普通人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晔 《体育学刊》2008,15(5):61-63
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进行了体质和心理机能的测试并作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个人幸福感中的学业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