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的同桌     
皮肤黑黝黝的他,看起来憨憨的。他曾是我的同桌,想知道是谁吗?他,就是朱俊同学。他呀在我眼中是———个表面看起不怎么样,心地却不一般的男孩子。记得刚开学,一看到他,心中就暗暗地给了他一个绰号———小黑子。我想这个“光荣”的称号对他来说受之无愧的,因为他就是这个样子嘛。但是,不可以貌取人。第一次数学单元考试,他就让我刮目相看。也就因为这次考试,同学们也给他起了个雅号“一号种子”,在看来,这个雅号的确还可以。因为他的理科确实不错。由于换座位,我们成了同桌(我们这三桌子一排,我坐中间,左边的是我的死党,右边就是那个黑小子…  相似文献   

2.
啊,稻草人     
从外婆家回来,妈妈问我:“乡下最难忘的是什么?”我回答:“是稻草人。”妈妈问:“为什么?”我回答:“因为他没妈妈。”妈妈吃了一惊:“不。他有妈妈。农民就是他的妈妈。”“那——为什么天那么热,妈妈还让他站在稻田里?为什么雨那么  相似文献   

3.
试卷中有一道题:用“不是……就是……”造句。有一位优生这样造句“:这些天复习考试,因为我考试成绩不好,爸爸不是打我就是骂我。”这让我很是惊讶:这位学生在班上的成绩是优秀的,他不可能考不及格。他的家长,我是了解的,是一位很民主的家长,应该不会对他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怀着疑问,我在课余询问了这位学生“:这些天你的爸爸真的对你不是打就是骂?”“不是。”“那你为什么在造句的时候那样写呢?”“这不是造句嘛!”孩子一脸无辜地看着我。“造句不就是编吗?”孩子又说道。凑巧的是,晚上回到家里,我看到二年级的女儿的试卷上面也有这样…  相似文献   

4.
说一声感谢     
罗菁 《中学生博览》2012,(15):26-26
庆幸,一路上你都在。回首那条叫“曾经”的路,是那么长,那么远……年少的父亲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和正常人一样走路的权利。因为异于常人,他的脾气总是很暴躁。小时候,因为淘气我没少挨过他打,在年幼的我的眼里,他就是一个暴君。我念小学的时候,他很是“独裁”,从来不肯让我的朋友到家里来玩。同学聚会、同学生日,他要是不许我去,那我...  相似文献   

5.
红领巾2004·11插图/熊倪从外婆家回来,妈妈曾问我:“乡下最难忘的是什么?”我回答:“稻草人。”妈妈问:“为什么?”我回答:“因为他没有妈妈。”妈妈吃了一惊:“不。他有妈妈,农民就是他的妈妈。”“那———为什么天那么热,妈妈还让他站在田里?雨那么大,妈妈还不带他回家?”“因为他有任务。”“什么任务?”“保卫庄稼,不许麻雀糟踏。”“真的?”“嗯。你看他拿着竹竿,不分昼夜站岗放哨,就是为了赶麻雀。”“那———天黑了,它就不怕?”“不怕。”“那———要是饿了,谁给他送饭?”“他不吃饭,只要站在了那里,他就再也不吃饭了。他只有一…  相似文献   

6.
划掉,划掉     
有一位作家朋友很自豪地说,他写稿一向很少改动,通常打上一个句号就直接投邮局寄出,因为他忙着“向前走”。这在我是做不到的,因为没有这个胆量。我写文章的态度就像参加高考,不到交卷前最后一秒钟绝不出场。对于刚出炉的热腾腾的稿子,也非等它“凉透了”才敢送到编辑手中。我的草稿是另一种“天书”,因为常做调动,删修,因为一直在“大风吹”,就不想用电脑增加自己的麻烦。何况我喜欢“写字”,边想边写,“逆水行舟”,也别有一番滋味。重读自己文稿最大的发现就是通篇赘字太多(其中难免也包括错别字)。首先是“我我我我”,然后是“的的的的”…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我订阅贵刊是因为小孙子的教育问题实在令人头疼,看了杂志之后果然受益匪浅。我的小孙子十分好动,我原以为他是“多动症”,但我根据“善待患多动症的孩子”和“说说儿童多动症”两篇文章中所说的观察他,发现他只是学习和吃饭的时候好动,看电视和打游戏时却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他不是“多动症”了;他一到考试时就特别马虎,明明会做的也因为粗心做错,我看了“考试马虎与习惯有关”后发现这些习惯他一个都没有。渐渐地我发现我的小孙子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经常把玩具拆散又重新装好,说明他还是有一定的创造力的。看来,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电脑》2008,(7):93-93
我所崇拜的这个人.也许大家都会骂他.因为他是二战的主谋.是偷袭别人的“小偷”.是涂炭生灵的罪人,我在这里并不想赞美他.但他的一种精神却深深印在了我的灵魂深处,这种精神,就是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相似文献   

9.
心情故事     
他梳着小平头,圆圆的脸蛋像麻将中的一筒,中等身材,宽宽的肩膀,大大的眼睛上睫毛很浓密。相信上述特征足以让班上的同学猜出这个人是谁,他就是罗小友。我为什么要写他呢?因为他实在具有不同一般人的特性,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我和他两次坐在一起,并深受其“迫害”。写此文章,警示同盟,以免后人“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0.
儿子当家记     
陈蓉 《教育文汇》2011,(4):51-51
“当家一周”是儿子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 开始,儿子兴致勃勃地对我说起这件事时,我感到很不以为然。因为他虽然已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上学读书,其它时间只知道玩耍。现在,要把家让给他来“当”,莫说是一周,就是一天时间,也不知会被他弄成什么样子。但我又想,这是学校布置的作业,我应该尽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哎,真倒霉,怎么又是我跟秦正同桌!一年级时我就和他同桌,本想新学年开始,我终于可以摆脱他的“魔爪”,谁知道又一次被命运之神捉弄!要知道谁也不愿意和他同桌,因为,他不是在你耳边胡说八道,就是在你书上乱画,简直就是个“超级烦人鬼”,不信,你就看着吧!  相似文献   

12.
    
我从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为甚么“今”最可宝贵呢?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为甚么“今”最易丧失呢?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贵他爱他稍稍在人间留恋。试问  相似文献   

13.
    
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为甚么“今”最可宝贵呢?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贵他爱他稍稍在人间留恋。试问吾人说“今”说“现在”,茫茫百千万劫,究竟那一刹那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呢?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的一般,已成“过去”了。吾人若要糊糊涂涂把他丢掉,岂不可惜!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心目中,有一位体育小能人,他,就是我的好朋友——裘嘉西。他高高瘦瘦的,有着大大的眼睛和可爱的西瓜太郎式的蘑菇头。每次一看到他我就想笑,因为他的头像一个倒扣上去的圆锅,有时“锅底”还冒着“烟”(他头上部分翘起来的头发)。他的体育可棒了,  相似文献   

15.
一位班主任向我诉苦:“教育转化差生的工作我实在没少做,光个别谈话就不下百来次,可他们就是不长进。”后来,我有机会同他班上一位后进生作了一次长谈。不料这位同学边说边哭:“这个班我实在再也呆不下去了?”因为,班里的同学投给他的是鄙夷不屑的目,光他听到的也尽是呵斥、挖苦和嘲讽。有的同学甚至把他看作“瘟疫”,使他整日里孤独苦闷,  相似文献   

16.
我已经无药可救了,无论走到哪里,都可能迷路,即使有人带我走几百遍,我也记不得该怎么走。对于一个“路盲”,只有“多在家、少出门”的理论。所以我的身体一向不太好,见识也很少,就像鸟在笼子里一样,能飞也飞不高。这个时候,谁会来拯救我呢?一位具有“超强心灵感应”的“英雄”来了,他是我同学,不仅长得帅,而且还很幽默,有一张“铁嘴”,我称他为“路神”,他就是魏阳。他拥有识路的本领,这可是家传的哟!因为他妈妈就是一位天天奔波在外的人,“有其母必有其子”啊!说到认路,他可真是我的师傅,因而我俩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每次我总想让他带我去“…  相似文献   

17.
鲁奕敏 《小读者》2011,(4):21-21
从小我就十分喜欢猫.可惜妈妈坚决反对我养猫。可因为爱猫,我却结交一位忘年交的“猫友”。他就是家住一楼的郑爷爷。  相似文献   

18.
<正>从小,我和好友波特就是邻居,长大后,我们又同在一所小学、一所中学读书。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同一个足球队训练。在球队里,我的表现属于中上,但波特就有些吃力了。每次跑步,他总是最后一个到达终点;每次练头球,他几乎击不中目标。我开始为他担心。我问波特:“你有没有考虑过放弃?”“为什么要放弃呢?”他诧异地反问我。“因为……因为你……”我不知怎么说才好,怕伤到他的自尊。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轻易放弃。“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永远没有失败一词,因为每一次失败是我弥补某种不足的一次机会。”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对他的下属这样说道。在松下幸之助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他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谋生,这也养成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个性。有一次,他按报纸上的招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上午,一位解放军女同志拿着一本崭新的精装笔记本,急匆匆地走进阜宁县实验小学的办公室。一进门就说:“请问,哪位是丰春文小朋友的班主任老师?我有点事想找他。”丘学佳老师一听,连忙站起来说:“什么事?同志,我就是。”“噢!谢谢您,您教出来的好学生,他拾到我遗失的皮夹子,原封不动归还了我,这是我送给他的一点很小的礼物。因为我马上要乘汽车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