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美国著名出版家小赫伯特·S.贝利在《图书出版的艺术与科学》中说过:“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出名,而是因它所出版的书出名”,这句话一语破的,道出了创造出版品牌对于出版社具有的重要意义。出版品牌的创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图书策划工作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在做选题规划时,应将创造出版品牌作为图书策划的高级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以精品图书铸就品牌 就像《新华字典》,高质量加上高达4亿册的印数,使得商务印书馆家喻户晓,那些代言出版社形象和权威的品牌图书,是一个出版社的标志和特征,出版社的品牌是由一本本精品图书搭建起来的--从图书产品上升为品牌图书,再由众多的品牌图书上升到出版礼品牌,这的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积淀和扩张的过程,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文教图书掀起阵阵热潮,数百家出版社竞相挤入"商机无限"的文教图书的出版之路,上万种文教图书铺天盖地地投放市场.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文教图书,面对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该选择什么样的文教图书、制定什么样的营销思路、采取什么样的促销策略,来吸引读者、占领市场、扩大销售,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文教图书竞争的主题是:品牌竞争.出版社创品牌、商家销售品牌、读者购买品牌三位一体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这必然要求文教图书走品牌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4.
品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较为特殊的产物,它依附于商品本身,而其价值却又游离于商品之外,在以客户服务为主要导向的现代经济模式下,品牌更是被所有企业看得重于一切,就出版业而言,品牌可以分为出版社品牌和图书品牌,这两者的互动经营构成了出版企业的品牌效应,是所有出版企业梦寐以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出版社品牌建设的基础是品牌图书.策划品牌图书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严把图书质量关,寻找并捕捉出版优势和出版特色,美化图书外在包装,强化营销策划功能,注重信息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6.
品牌是指具有较好的质量和一定的品位与特性,并冠以专有名称,且在市场上具有一定信誉度的特定商品。作为特殊商品的图书,其品牌也具有一般商品品牌的概念要素:有专有名称(如“布老虎丛书”),具有较好的质量,一定的品位与特性,在图书市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信誉度,能够给出版社带来效益。根据图书出版的特殊情况,图书品牌包含了如下几层意义:(1)出书特色,如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外语读物。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国出版业生态的一个畸形表现,就是教材教辅图书市场份额大约占70%,而一般图书市场份额大约只占30%;而在这30%的一般图书中,也是赢利少而亏损多。由于一般图书不赚钱甚至赔本,所以,出版社就要靠出版教材和教辅图书所赚的利润来维持运营,久而久之,“杀富济贫”——以教材教辅图书来养一般图书,这种畸形现象在业内也就成了大家公认的“常态”。管理上也呈现出“杀富济贫”的特点。一、“杀富济贫”是企业管理粗放的表现,不利于集约经营、公正考核以教辅图书来养一般图书,这是全国许多出版社的惯例。出版社为了扶持一般图书的出版,在“…  相似文献   

8.
贺娜 《出版广角》2016,(9):56-57
在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出版越来越严重的当下,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是出版社求得生存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品牌的概念、内涵切入,提出品牌打造在现代出版中的重要性,并以“小中信”图书品牌概念为例,从“小中信”精准鲜明的品牌定位、互联网时代营销新做法来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打造图书品牌.  相似文献   

9.
范紫云 《出版参考》2023,(10):76-79
除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外,全国大学出版社近110家,其所出版的大量学术图书成为知名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出版社形象,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大学出版社学术品牌图书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困难。对此,笔者提出若干推动大学出版社学术品牌图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图书品牌一般指一系列具有良好口碑的图书集合。与其他商品的品牌一样,图书品牌也是生产者对消费者的长期承诺,能够给予消费者所期望的质量和价值。图书品牌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而且代表了出版社的形象,为出版社赢得良好的信誉。纵观世界上那些知名出版社,无不是以其出版的知名图书系列而闻名。虽然我国各大出版社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图书品牌,然而在某些细分市场领域,优秀品牌还较为缺乏。如今少儿科普图书出版领域如火如荼,优秀作品频出,但多为  相似文献   

11.
甄西 《出版参考》2007,(9S):34-34
日本的出版社,特别是大牌出版社,既出版图书,也出版杂志。而在韩国,图书出版社和杂志出版社一般是分开的。以图书出版为中心的出版商,叫作“出版社”;以杂志出版为中心的出版商,称为“杂志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时代,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图书市场上,出现了"品牌"的概念.所谓"品牌"也就是"牌子",它是商品的"脸谱".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出版品牌是指出版者的名称(即社名),标志(如社徽)和出版物的名称及标志,或其组合.一般来说,相对于出版业,有单品种图书品牌、系列图书品牌、作者品牌、出版社品牌等等,这几者之间互动经营构成了出版企业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出版形势及国际格局下,作为我国对外宣传重要途径的外宣图书的品牌经营,已经成为众多出版社公认的打造精品外宣图书的基本要素。如何打造外宣畅销书,使之成为一些出版社的荣誉出品,甚至能够超越出版社的其他门类图书呢?本文以国内具有丰富外宣出版经验的几家出版社的产品策划、营销推广的过程为例证,详尽说明外宣图书从项目的规划、形成,到品牌的营销、推广,是如何"大火熬出好滋味",成就畅销外宣图书的。  相似文献   

14.
图书出版运营的基本模式有三种:品种模式、畅销书模式和品牌模式.所谓的品种模式就是出版社采取全面出击的办法,把某一方面图书的品种出全,以品种多而全求胜;畅销书模式是出版者选择特定的选题和运用多种营销手段,设法使某本图书成为畅销书以获取巨额利润;品牌模式则是出版社根据自身拥有的优势资源和市场需求确定系列选题,出版质量上乘、契合读者需求的书籍,以期在读者心目中树立出版社的形象,创建产品的品牌乃至出版社的品牌.  相似文献   

15.
秦娜 《出版参考》2007,(8X):26-26
继2006年实现“誓把零六变神六”的宏愿之后,2007年年初,21世纪出版社(下简称21世纪社)又提出了“品牌、经典、流行:决胜2007”的响亮口号,立志做少儿图书、青春文学图书市场的领导品牌。今年上半年以来,该社继续维持良陛发展,在经营作品、经营作家、经营渠道、经营出版社品牌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如今,图书市场已由卖方变为买方,仅1999年全国年出版的图书品种就达14万个。过剩的品种导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14万个品种中相当一部分内容相近、选题重复,这里便有了品牌一说。图书品牌形式包括两大类:一类以单品种读本为形式,比如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等书,由于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早已成为常销书,其每年都要组织一两次的印刷,在书店的排行榜上也每每占据要位。另一类则以出版单位为品牌。问及普通读者,能顺口说出来的出版社名称往往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  相似文献   

17.
韩阳 《出版参考》2005,(9S):16-16
在今天竞争激烈图书市场上,众多出版社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大众菜谱”系列图书抢占市场。旅游出版社作为老牌的菜谱图书出版社,在经过精心的策划选择后,于2003年底与《贝太厨房》杂志社合作出版了《贝太厨房:从小爱吃的菜(60道最贴心的家常菜)》、《贝太厨房:一步一棵菜(和60种蔬菜佳肴邂逅)》、《好吃懒做①:60道为懒人精选的馋嘴美食》等三本系列图书。该书出版之后读者反映非常强烈,很快就在图书市场“菜谱”大战中赢得了主动。  相似文献   

18.
孙华明 《出版广角》2019,(12):30-32
品牌图书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语文读本》在品牌图书的打造与维护上,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合为时而作,发时代之先声;二是内容为王,精益求精,实现精品出版;三是与时俱进,实现品牌图书的再开发。  相似文献   

19.
时博 《出版广角》2014,(9):38-39
正品牌图书特色鲜明,是出版社的生命线。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专业出版社在各自行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图书。由于职工教育图书的读者基数大、收益稳定,各家专业出版社纷纷进入且形成跨专业出版的局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巩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不仅要形成品牌,更要维护好品牌图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弘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国学的学习,因此国学图书在近些年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国学图书市场不断扩大。随着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做国学图书品牌。本文就以国学图书品牌“万卷楼”为例,探究国学图书品牌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