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从而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由此可见,“非遗”之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借鉴他国相关的经验教训,不失我们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  相似文献   

2.
编织鸟巢     
它是世界最大的单体钢结构工程,它被权威媒体《泰晤士报》评为全球在建“最强悍”工程,它被称为世界建筑史具开创性意义的“第四代体育馆”,它被预言为21世纪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状态关于“全球化”的观点或理念,最初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很快在全世界流行。到90年代中期,已开始渗透并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学者的频繁话题。这一现象本身,就是对“全球化”词汇意义的绝妙解释。2001年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社会环境给我们的启迪以及中国经历13年“入世”谈判最终进入WTO的事实表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和发展趋势,它无情地、直接地、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经济以及所有国家的发展进程。当代西方学者认为全球资本主义理论观点的基本思想是:人类社会已进入全球经济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决不是一个“普通国家”,因其全民一致的特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进取精神,加上日本人盲目冒进的性格,一旦方向错误,日本对于世界的破坏性巨大。日本能否正视历史,切实以史为鉴,妥善处理“历史认识问题”,不仅与日本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密切相关,还直接关系亚洲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  相似文献   

5.
走近英伦     
英国,面积24.2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000万,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最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漫步泰晤士河南岸,西经、东经的零度线由此穿过,决定“世界时区”的格林尼治触脚可及,在此可同时跨东、西两个半球。目前,全球1/4的人讲英语。英国,曾给世界以巨大影响的国度,无疑使人们学到很多:不论是1284年创始的世界最早的大学剑桥彼得学院,还是1864年诞生的人类史上的第一条地铁,抑或马克思《资本论》的出炉,产业革命的先行和议会制度的创立;更遑论作为发祥地而使现代人趋之若鹜的足球、网球、橄榄球……岁月易老,唯英伦风情依旧。享受艺术的奢…  相似文献   

6.
刘伟 《世界文化》2006,(4):48-48
150年前的1856年,英国殖民地英属圭亚那发行了一套两枚印制极其简陋的邮票,其中的一枚被集邮界称作“一分洋红邮票”,这枚邮票的随后的150年历史中,上演了一幕幕传奇剧,它也一直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珍邮”。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是十九世纪前半期的英国作家,以《法国大革命史》和《英雄、英雄崇拜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二书著名。他曾经激烈地攻击过资本主义。但是他的出发点是错误的。他用所谓“真正的贵族阶级”及“英雄崇拜”和贪婪的资产阶级与游手好闲的贵族阶级对立起来,企图以对中世纪的狂热和对建立道德的颂扬来代替事实的现实主义的分析。所以在客观上虽有过功绩,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他的反动观点越来越明显起来。卡莱尔在做学问上却是严肃认真的,肯下苦功夫。《法国大革命史》写作的主要特色是能以诗人的观察和热情,把活跃在大革命中的人物写活了。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已承办的“2000相约中国”知识竞赛活动自今年初启动后,便在世界五大洲九十多个国家展开,从而引发了这些国家的普通民众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浓厚兴趣与参与热情。在英国,与“2000相约中国”知识竞赛相应地有一项名为“中英新纪元”的综合性文化活动。由中国驻英使馆马振刚大使及十多位当地社会知名人士共同担任“中英新纪元”活动的创始人,其中包括英国前首相希思等友好人士。他们在因特网上开设了“中英新纪元”的专用网站,该网站分7大领域48个主题,较全面翔实地介绍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面具文化是一种属于图腾范畴的源远流长的世界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初始阶段形成的一个特殊艺术领域。迄今,无论在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方面,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面具,一经产生,便与“神”结缘并被披上神秘面纱;面具作为一种神的物化符号,成为古人沟通人与神之间的理想形式。人们戴上面具,似乎便进入忘我的“神灵世界”。现代人则称其为“装神弄鬼。”美学家李泽厚指出:“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有一股厚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也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  相似文献   

10.
陈宇 《世界文化》2005,(8):38-39
以女王维多利亚命名的“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是英国历史上一段光辉岁月。其间,英国君主立宪制获得充分发展;工业革命的实绩促进经济全面繁荣;对外扩张政策通过30年对俄战争、对华鸦片战争等,逞尽了统御七海的日不落帝国声威。在这段国运亨通的时期,大英民众日常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下将从食品及饮食习惯、服装、家居、医疗等方面作一概述。从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英国民众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还可追溯一些当代英国生活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11.
曾光 《世界文化》2009,(4):52-52
骨质瓷是产生于英国的一个高档瓷种,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自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型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成就了它洁白的质地和华贵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历史上是宫庭专用品和贵族收藏之珍品,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受到不少买家的青睐,号称“瓷器之王”。骨质瓷在经过一代代名匠之手后,逐渐成为世界陶瓷珍品。  相似文献   

12.
干禧龙年,华夏神州大地龙腾虎跃、莺歌燕舞。江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就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强调“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面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江总书记的讲话精辟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打开人类历史和自身发展进程中大门的一把“钥匙”,为我们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三个代表”是我们中华民族立国之本,也是我们文化工作的工作指南。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考古学家们根据“地下材料”已向世人证明:早在距今8000年前,中国人便创造出自己的乐器—“七音孔骨笛”(1986年出土于河南舞阳),已经拥有“音乐文化”。有此时,欧洲音乐史上的“黎明时代”尚未到来。然而,当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之后,西洋音乐与西方文化共进,后来居上,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体系;而且,到16世纪,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向全球扩张,开始向东方传播,抢先与中国音乐交流对话。西洋音乐最早传入中国,始自16世纪葡萄牙人定居澳门。当时,澳门教堂的风琴十分悦耳…  相似文献   

14.
陈炜 《华夏文化》2005,(3):14-16
区域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特别是大国更加明显.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地区间城市发展的差距,“春风不度玉门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区域城市发展差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5.
韩晗 《世界文化》2007,(10):4-6
界定东方与西方的分野,文化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东方由“远东”和“近东”组成;第二种观点,则主张东方应该涵盖“非欧世界”与“阿拉伯世界”;最后一种观点,即赞成东方是除了欧美之外其他欠发达的地区。在世界迈人现代化、全球化趋势之后,第三种看法逐渐成为了学术界的主流;原本单纯的地域概念,逐渐被赋予了经济、政治、宗教、艺术、文化甚至种族的色彩。于是,“东方,西方”二元叙述范式在爱德华·萨义德的书中被绝对化了,萨义德援引且补充了瓦勒斯坦的观点,即在晚期资本主义之后,西方成为了世界的内核,而东方则成为了边缘。  相似文献   

16.
后殖民理论学者荷米·巴巴在论述第三世界文化特征时,运用了“混杂性”这个看似中庸然则中肯的词汇。首先,它表明了世界文化之间的吸纳和融通,摈弃了自我缠绕式的“对抗”性质和“颠覆”企图,以共时性的眼光把民族电影的发展摆在历史的过程中考察,真正做到既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性”,又有和谐圆满的“世界性”。而电影发展史上关于民族电影探讨争论的焦点,无非“民族性”还是“世界性”的莫衷一是。电影是一种国际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而世界文化只有在交流与互通中才能发展,“混杂性”因而本质上也是由电影文化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陈英雄与张…  相似文献   

17.
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一世(1533—1603)在位长达45之久。她有着非凡的领导才能,创造了英国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在她统治期间,莎士比亚和培根等伟人都崭露头角,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赞美过伊利莎白时代。英国的贵族对她更是念念不忘,索耳兹里勋爵曾说:“英国尤以伊利莎白而引以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156-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诗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之一。正如与他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生所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他不只属于美国,也属于世界。他是近现代中国介绍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莎剧”与“莎诗”的翻译出版莎士比亚最先是由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1856年英国传教士募维廉译的《大英国志》说:“舌克斯毕(即莎士比亚——笔者)……所著诗文美善俱尽”。1855年英国传教士约瑟编译、1896年出版的《西学启蒙16种·西…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面对来自西方的挑战。如何应对持续不断的外来挑战,是中国人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因此,“挑战与应战”理论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谈到“挑战与应战”,就应该知道将该理论应用到历史研究的首创者——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汤因比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思辨主义历史哲学家”,“文化形态史观的集大成者”,“最勇敢的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解释世界、适应环境、维护群体秩序与指导个人精神生活的工具,成为中华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也为今天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都曾提到,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