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红 《世界文化》2014,(10):13-16
一些学者认为,在描写中国题材而产生巨大影响的西方作家中,第一是马可.波罗,第二便是赛珍珠。 赛珍珠(1892—1973),本名Pearl Sydenstricker Buck,美国作家。1932年以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2.
梁世和 《中国文化》2013,(1):174-181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学者。吴经熊(1899-1986)是二十世纪中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法学家、人文学者。二人是中国现代史上两个着名的基督徒知识分子,分别着有《从异教徒到基督徒》①与《超越东西方》,对自己的信仰历程进行了详细记述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3.
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万建中台湾张起钧教授著《烹调原理》一书,他在序言中说:"古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以这个标准来论,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美国式的文化)可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从宏观而言,这一判断是有道理的。因文化传统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瞩目,除了《周易》、《孙子兵法》等西方人耳熟能详的古籍经典外,许多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的喜爱;对那些善于抓住大众关注热点的西方企业界来说,“中国文化”开始成为不可忽视的商机。1996的7月,位居美国三大电话通讯公司之一的MCI公司决定,于1997年初在全美发行一套以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位国演义》人物系列为主题的纪念电话卡,画面设计将访一位杰出的中国画家绘制。找寻中国画家的工作历经数月未果,其后的某一天,一位曾在上海朵云…  相似文献   

5.
“法国文化之死”,2007年11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欧洲版)的封面以此命题。 毫无先兆,无端一支冷箭射来,不知是谁又触动美国人的哪根神经。稍稍定下心神的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以《不,法国文化没有死》(费加罗报)、《法国文化真的死了吗?》(解放报)、《美国人眼中的法国衰落》(世界报)等为题回应。一场论战,乍看得人心惊胆寒,“死”与“不死”,谁来定论?美国人凭据何在?法国人又做怎样反击?细细品来,我们才看出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6.
中国四大经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被美国NBA电视台改编、拍摄并取名为《The Monkey King》,它虽在美国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原著和中国文化却进行了肆意扭曲和严重篡改。今年7月11日的《法制日报》刊登了片中观音的扮演者华人演员白灵“为美国版《西游记》申诉”的文章,白声称该片是在向美国观众介绍中国文化,然而在中国观众看来,此片不仅曲解和篡改了中国文化,而且试图用中国的经典名著来推销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此片以唐僧师徒四人和观音一起拯救《西游记》这本书同时也拯救这个世界为主线,讲述了一个“美国人拯救世界”的老话题。令中…  相似文献   

7.
吴超平 《世界文化》2009,(11):50-51
英国20世纪著名作家威廉·萨姆赛特·毛姆(1874—1965)是少数游历过中国的作家之一,中国是其创作中的一大元素,中国人的身影时常闪现在其作品中,如小说彬色的面纱》、《人性的枷锁》、《信》,戏剧《苏伊土以东》以及札记《在中国屏风上》等。毛姆的作品有助于西方读者及今天的中国读者对20世纪初中国的想象。然而,在既定的帝国主义霸权话语的前提下,毛姆的作品只有话语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郑永福  郑丹群 《寻根》2009,(2):36-42
萨拉·康格(Sarah Pike Conger)(《北京信札》(沈春蕾等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是一本值得玩味的书。该书与绝大多数西方来华人士的视角不同,因而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中国,也表达了与众不同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 潮流涌动——清末经济民族主义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近代经济民族主义,国外某些学者已经有所关注,例如美国学者郝延平在他的《中国近代商业革命》(加州大学1986年版)一书中讲到“贸易交往中产生的中国民族主义”和“中国经济民族主义”。对此国内学者却忽视了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经济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生...  相似文献   

10.
正晚清以来,西方关于中国的观察文本层出不穷。从卫三畏的《中国总论》、卢公明的《华人的社会生活》,到明恩溥的《中国乡村生活》,西人的研究不仅包含着对异国的好奇,还有传教等复杂因素。在西方的有色目光下,中国形象难免遭受歪曲。而中国对此的回应,起初是沉默,后逐渐发声,出现了陈季同《中国人自画像》、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和林语堂《吾国与吾民》等作品。随着更多华人自觉投身到向西方介绍中国社会的行列,对西人偏见的反驳之声从情感上的拨正,渐趋于理性的分析,《中国乡村与城镇生活》(Village and TownLife in China)一书,便是中国人首次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中  相似文献   

11.
李乔 《寻根》2009,(4):15-18
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人的思想文化行为有着深刻影响,尤其是先秦两汉时期,影响更为普遍而深刻。崔瑞德、鲁惟一说:“汉代的思想家即使不是全部,似乎也大部分接受了这个理论(注:五行理论),用它来解释世界上自然序列(包括创世过程)的延绵不绝的现象。”正是因此,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中收录了先秦至西汉时期许多有关阴阳五行学说的著作,为我们分析研究阴阳五行学说对先秦至西汉学术思想的影响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12.
牛达生 《寻根》2014,(5):30-34
2003年8月上旬,韩国清州古印刷博物馆研究课室长黄正夏等4人造访。我们主要谈了西夏印刷、中国印刷、东方印刷向西方传播等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在两个方面对我国印刷术发明权提出了挑战:一是大肆炒作出土于庆州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得出印刷术起源于韩国的结论;二是以高丽铸字印本《佛诅直指心体要节》(简称《直指》)为依据,得出金属活字发明于韩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萨拉·康格(Sarah Pike Conger)(《北京信札》(沈春蕾等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是一本值得玩味的书。该书与绝大多数西方来华人士的视角不同,因而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中国,也表达了与众不同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14.
付文中 《世界文化》2022,(10):16-20
<正>美国杰出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科普作家、思想家及环保人士E.O.威尔逊(Edward Osborne Wilson,1929—2021)于2021年12月26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伯灵顿市逝世,享年92岁。威尔逊一生创作数量惊人,出版了30多部作品,如《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1967)《、社会生物学》(1975)《、论人的本性》(1978)《、亲生命性》(1984)、《生命多样性》(1992)、《生命的未来》(2002)、《半个地球》(2016)等;荣获了诸多奖励和荣誉,如196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7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1979年获普利策奖,1990年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习惯将日本国称为“漆国”(Japan),把中国称为“瓷国”(China)。中国的瓷器之名,很好理解,是以大量优质的瓷器出口而得名;而另一项本属于我们头上的“漆国”桂冠意外地戴到了日本人的头上却是误解。人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器的国家,相传“舜漆食器”,《尚书·顾命》载:“漆仍几。”“河姆渡朱漆大碗”的出土,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文化交流》2014,(1):62-63
《中国当代流行文化》(英文版) 该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以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为起点,用讲故事的形式,为读者介绍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发展和流变,展示了中国人对于国际流行文化的开放胸怀。该书从流行文化的表层,探索了中国人30余年对于西方流行文化从一味追逐到淡定的心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198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张元没有去任何一个电影制片厂,而是自筹资金23万元,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妈妈》。从1989年至今,张元一共拍摄电影,纪录片共16部。这些作品的题材多具“另类”色彩,如展示特定时代的摇滚乐手,怀孕女青年和落魄画家的挣扎存活(《北京杂种》),渲染男同性恋的幽闭内心和扭典情愫(《东宫西宫》),表现重刑犯人回归社会的心路历程(《过年回家》),其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社会边缘人,如患幽闭症的儿童,前卫艺术家,无业游民,精神分裂患,同性恋,重刑犯人,变性人……也许是题材内容,艺术风格过于“独树一帜”,在近10年间,张元的电影惨遭“冰冻”,无法在国内公映,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张元却被美国的《时代周刊》推选为“21世纪世界百名青年领袖”之一,甚至还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化和平奖。[编按]  相似文献   

18.
索贝·贝娄是二战后活跃于美国文坛的犹太作家,其作品在欧美各国影响很大,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作品中对人类的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受早期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极力探索当代西方世界存在的精神危机,深切地关注个人在社会中的命运。他的作品中包含了深刻的社会内容,提出了当代社会的重大问题,表达了同时代人的经历和感受。贝娄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中,收集在《莫斯比回忆录》(1968)中的《寻找格林先生》不愧为一篇上乘之作,它充分体现了作者本人的哲学观点和他早期作品的主题、风格和关注的…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问题     
卡夫卡的问题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当然,这里的问题是“problem”,而不是“question”。这一点西方学者早有洞察,早在1946年,美国学者安吉尔·弗洛里斯就编辑了一部专门研究卡夫卡的论文集,书名就叫《卡夫卡问题》(The Kafka problem)。在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无限崇拜和感激的人”当中,  相似文献   

20.
张勇 《华夏文化》2004,(4):31-33
柏拉图和孔子是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时代相近的两位文化巨人,他们的思想及教育活动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和东方的教育传统。本文通过代表两人思想的重要著作《理想国》和《论语》以管窥东西方的教育传统,与今天全面和谐的教育要求相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