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先探讨“声训”的内涵及性质问题,然后将《释名》的训释条例归纳为六个方面.认为《释名》是一部以声训为主而兼用了义训、形训的语源学专著.本文还对“声训”和“因声求义”的关系进行了辨析,认为“声训”是一种训释条例,其表现形式多为判断式,而“因声求义”则是一种训诂理论和方法,其实质是“就古音以求古义”,其运用主要是破假借以求本字,探寻连绵字的流变,确认字词的同源、同族关系.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往往将训诂方法和训诂方式等同起来,或者混淆了二者之间的界限。有的学者将声训视为训诂方式,有的学者将声训视为训诂方法,也有的学者甚至把声训与因声求义等同起来。其实,训诂方法和训诂方式在训诂实践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声训是训诂方式,因声求义则是训诂方法,不宜混淆二者之间的界限,亦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3.
“因声求义”是训诂学上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从汉代的“声训”、到宋代的“右文说”,再到清代的“因声求义”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现就其发展过程进行简单概括总结,从而理清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因声求义是一项重要的训诂方法。前人和时贤在一些训诂学著作中都有相关的论述,但都局限于具体实践,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去阐述其流变。这一方法经历了从声训到右文说再到因声求义这样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因声求义在清代走向成熟,清代学者利用它在训诂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它存在的依据是由于汉语中存在通假字、同源词、联绵词和音转等语言现象。因此,因声求义的具体实践也就体现在破通假、系联同源词、释联绵词和考证方言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是中国传统的释义方法之一。时至今日,声训在词语的考证和训释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声训的定义、发展史、依据、材料、方式、作用以及局限性等方面都是声训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声训上述各方面做了一个系统的论述,希望能对声训这一训诂学方法有一个全面而又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因声求义作为传统训诂方法之一,虽早在汉代已出现,但缺少系统化、理论化。清代是训诂学的鼎盛时期,顾炎武、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因声求义"这一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广雅疏证》借助"因声求义"的理论,在同源字、连绵字、通假字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声训浅析     
郭杰 《现代语文》2007,(6):20-21
一、声训的定义周大璞在其《训诂学初稿》中指出:"声训就是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简单地谈,就是从被释词的语音着眼,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推求它的词义。"①  相似文献   

8.
马克冬 《河西学院学报》2008,24(1):80-82,116
广义“因声求义”说是上古的声训、以宋代为主的右文说和清代的“因声求义”说的合称。文章从语源学、词族学的角度来探讨其发展情况以及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语源学、词族学与广义“因声求义”说加以对比。  相似文献   

9.
声训辨     
声训历来被认为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训诂方法 ,同时也是一种探求语源的重要方法。但声训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右文说和因声求义说属不属于声训 ,各家看法却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汉语史的考察认为 ,声训是以声通义这一训诂方法的统称 ,它从古至今都在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上古声训、右文说、因声求义说是一脉相承的体系 ,这正体现了声训从萌芽到发生、发展直至成熟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10.
段玉裁的“以声为义”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依据声旁,由声求义”;“不限形体,于音得义”。本文就《说文解字注》中的声训条例,对“以声为义”说及其得失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从轻音“不”的分布表象来分析它的语法功能。对轻音“不”进行语音方面的历时分析,引以“音步”“韵律”及音系学理论,力图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多角度分析并论证轻音“不”存在的理由,并拟推轻音“不”还存在其他分布的可能,试图推衍其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12.
语气词“啊”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但通过调查,发现在朗读或说话时,音变的正确率很低。提高语气词“啊”变读的正确率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有所提示;将“啊”的音变结果用相应的文字书写出来;逐步渗透音变知识;加强口语教学,提高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13.
“即”和“既”是古汉语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词,音、形、义比较相近,却又有很大区别。通过“即”与“既”字形差异、用法差异和语法功能演变三个角度辨析,分析“既”与“即”虚化过程的清晰轨迹。  相似文献   

14.
老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反映老子哲学观点的"音声相和"理论包含了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音声相和"强调的是"音"和"声"的相互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只有不同的音调组合在一起构成相互和谐关系的声音才能形成美妙的音乐.而音乐的起源、音乐艺术、政治功能以及"和"的哲学意义都揭示了"以和为美"的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幼儿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探讨,文章发现学龄前儿童在外语学习方面的真正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形成对外语语音系统的敏感性。由此文章提出应强调语音感受性训练在幼儿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相应提出了在这种训练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思路。在这种训练活动中,应遵循“全面而丰富”、“多维度多通道”、“努力与准确性均衡”和“逐步强化与年龄进阶”的原则和思路,真正为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切实地做好铺垫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声音形象是通过歌者在歌唱中塑造出来的,歌唱活动是意识和肌体的双重活动,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歌唱训练的根本就是不断地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在这过程中,意识是发生作用的,所以教师必须先教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在思考中歌唱,通过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和想象力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最后使学生达到演唱自如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涉及到社会道德中的公平正义观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此类矛盾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社会矛盾,也关系到社会道德问题。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应当重视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公平正义观,正确处理坚持正义与遵守规则的关系,使整个社会沿着理智的建设性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8.
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是新时期一项极具创新性的检察管理工作,其承担着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并重之使命,契合检察权的动态运转,是检察权寻求内部制约的监督方式。试从案件管理的功能、价值、发展目标三个维度展开探讨,试图构建案件管理与诉讼监督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将"敏捷制造"思想引入高职教育,对"虚拟订单教育"进行企业需求与就业导向论证,并提出"虚拟订单教育"和"虚拟订单班"概念。在分析温州区域经济特征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运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依托行业开展"虚拟订单教育",根据集群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开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路,以探索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学生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循着苏格拉底追寻最高正义的脚步,发现了古典政治哲学的真理即“自然乃万物之尺度”。依“自然”而论,最好的政体则在于哲学与政治权力的结合而形成的“哲学王”的统治。然而,因哲学仅关心真理、政治仅关心意见之故,这种政体只能依靠机缘而实现,这就注定了古典政治哲学因其政治理想主义特质必然走向衰落。而古典政治哲学的衰落也就是“自然”这一标准的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