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白水 《中国档案》2005,(6):42-44
2005年4月19日上午。重庆雾都宾馆会议厅,正在举行的“全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会”上,一位特邀代表就“加强信用档案建设,打造现代企业形象”做了发言。他叫王文鉴,是浙江舜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通过自己企业的实践,得出这样的结论:信用档案建设是民营企业得市场、得资源、得人心的迫切要求,建立和利用好信用档案可以提升民营企业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去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召开别开生面的研讨会,许多编辑、记者畅谈了自己采编工作的体会。解放日报关于上海 “癌症患者俱乐部”的报道,早已为全国通晓。组编这一报道的是解放日报《人民广场》专栏责任编辑离懊盈,他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引起与会者很大兴趣。《用真情拥抱生活》一文,就是他根据发言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3.
领导情结     
无意中看到娱乐节目“星光大道”里的一个镜头,一女子歌唱组合被淘汰了,哭得伤心欲绝。然后,一个代表沉痛发言“感谢领导给我们这样的机会……”20岁出头的小女生怎么一开口,也是八股味十足,这样的选秀、娱乐纯粹就是个人行为,是自己在竞争中为自己创造机会的,怎么一开口,就习惯性地感谢“领导”?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5,(Z1)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记审读员唐世禄文/杨天兴唐世禄,人称老唐,因离休前在兰州军区任群工部都长,大部分人又亲热地称他“唐部长”.我认识“唐部长”是在一次审读会上.那次,他的发言并不是长篇大论、侃侃而谈,但却严谨、缜密、内容详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  相似文献   

5.
黄克诚在他的自述一书中,叙述了他在庐山被批判、在“文革”中被关以及他对毛主席的评价。 他说彭德怀在1959年7月14日给毛主席写“意见书”,他是7月17日才被召到庐山。当天晚上或第二天早晨,周小舟、周惠、李锐三人到住处来看他。谈起来,他们三人意见一致,都认为不改变“左”的方针不行,而且感到会议有压力不能畅所欲言。18日到19日开小组会,讨论彭德怀的那封信,不少人发言同意彭的意见。黄克诚说他在19日发言,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支持了彭德怀的意见。7月23日毛主席召开大会讲话,讲话造成极大的震动,扭转了会议的方向。 黄说,当晚,小舟、周惠、李锐来他住处,“表现非常激动,说:我们都快成了右派了。我劝他们说:别着急,主席支持左的,也不会要右的。小舟  相似文献   

6.
11月下旬,孙兴维作为自学成才、爱岗敬业的典型,走上了新疆乌鲁木齐警备区机关礼堂的讲台,向全体官兵介绍自己“兢兢业业干工作,抓住特点搞报道,围绕特色抓新闻”的先进事迹。他朴实无华、生动具体实在的发言,被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听后使人颇受启发和教育。回想14年来坚持不懈所走过的新闻路,孙兴维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7.
2004年1月10日,对张云峰来说是人生中最为难忘的一天:作为基层代表,他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杰出青年卫士”表彰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还受到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等领导的亲切接见。他的事迹传遍了三湘四水,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26日,河北工人报举行创刊4周年座谈会。著名改革人物马胜利,怀抱一块写着“真实地记录改革时代,生动地展示改革者姿态”的镜匾,走进了会场。他抢先第一个发言:“我们厂几次改革遇到困难,每次都是贵报支持了我们,我们和河北工人报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我代表全厂1000多名职工,衷心感谢你们对改革的鼎力相助!”在马胜利发言之后,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荣惠作了题为《工人报刊的基本任务和当前的宣传》的长篇讲话。他称赞“编辑部的办报思想是正确的、严肃的”,“文风是好的”,“比较重视典型,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受到了全省广大职工的欢迎”。省委领导同志和改革者对我们这样高的评价,在座的同志眼中闪着激动的泪花。回顾以往的改革宣传,心里很不平静。  相似文献   

9.
1993年2月26日,河北省委召开克服新闻宣传“一般化”研讨会,省委书记、省长程维高到会并发言。由他自己起草的发言稿只有800个字,他的发言几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他首先说:克服新闻宣传“一般化”,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这个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意义很大。我最近很忙,有四五个会都要我去讲话,说老实话,我非常苦恼,非常不愿讲。我不愿在讨论克服新闻宣传一般化的会议上,再来讲些一般化的意见。我认为一个人讲话有没有力量,不是看讲话人的官有多大,而是看讲话是否有道理,是否能说服人。那种自己都没想清、都没看透、都讲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参加座谈会,会上一位文质彬彬的教授的发言引起了他的兴趣,当场,朱镕基就笑着表示:“我喜欢刚才那个同志的发言。”那个同志就是徐匡迪。 徐匡迪生于1937年,那正是日军的铁蹄蹂躏国土的时候。徐匡迪的父母在避难的颠沛之途中生下了他,当即起名为徐抗敌,发誓要以中国人的血勇之气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60年以后,这位婴儿成了我国著名的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的父母官。 度过自己颠沛的童年后,重新回到故乡的徐匡迪在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完成了中学学业。新中国成立后,时逢“一五”计划实施,徐匡迪决定以国家最急需的钢铁事业作为自己的专业,并选择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继续自己的大学学业。从此,徐匡迪与钢铁冶金结下终生之缘。“文革”中他被下放工厂、干校,一段时间里,甚至成为一名颇能露一手的炊事班长,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钢铁事业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珠江模式”论白谦诚一、“珠江模式”的提出1987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在开播一周年之际,举办了一个“广播理论研讨会”。笔者在这次研讨会的发言中,提出了“珠江模式”的概念。会后,笔者将发言整理成一篇短文,题为《“珠江模式”管窥》,发表在1988年...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1月8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京为著名作家梅子涵先生的“子涵童书”系列作品举行盛大的新书发布会,江苏新闻出版局局长徐毅英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等领导以及近百家书商代表参加了此次发布会。会上,梅子涵满怀深情地回顾了自己儿童文学的创作历程,在谈及他与苏少社的渊源时,梅子涵激动地难掩泪水,他哽咽地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理念、近年来为中国儿童文学阅读推广所做的实际工作以及自己对苏少社的关注、友谊和信任。他幽默风趣的发言和动情的讲述感染着现场众多观众。  相似文献   

13.
赵晖 《出版参考》2007,(7S):I0002-I0003
近日参加了“民营批发商转型与中盘建设”研讨会,主讲者是刚刚从日本参观访问归来的民营批发业人士。在他们的发言中,既有对差距的感慨,也有对自身发展的迷茫,此外就是对当前业界环境的抱怨。笔者也在会议上作了简短发言,因时间关系未能展开,但这个题目事关未来发展,其实也一直在思考,所以还是决定把自己完整的想法说出来,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话语总是被西方新闻界和学界牵着鼻子走。总在回应西方政府、媒体和学界,总在为自己辩护,没有精力和能力为自己设置国内外议程。例如。代表“国际社会”发言的权力被剥夺,在非政府组织中没有声音,在国际学界和国际上有影响的智囊里没有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司长刘昭东谈深化科技信息体制改革和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1996年10月17日,刘昭东司长在“纪念中国科技信息事业创建40周年大会”总结发言中,着重就“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信息体制改革和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发表了意见。这是他学习国务院...  相似文献   

16.
辛哲 《新闻记者》2005,(9):33-34
为进一步推动“五个突破”(即言论评论、重大主题报道、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服务群众),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于8月3日在杭州举办“做大做强正面宣传与品牌化战略研讨会”。省内各新闻媒体以书面和口头发言形式,交流了自己的新实践和新经验。  相似文献   

17.
刘晓程 《新闻前哨》2006,(10):102-102
刘晓程在今年第17期《青年记》发表章说,在刚刚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年会上,杜邦公司一位先生发言说,在2004年7月到8月,媒体关于该公司的报道有8000多篇,而真正采访过的媒体不到100家。多数报道是靠“扒”别人的东西,然后添枝加叶或稍作评论,堂而皇之成了“自己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俗亦可耐     
佚名  昕彤 《出版参考》2006,(4):15-15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他的“俗”是出了名的。小布什竞选总统时,请他出谋划策,这么严肃的事情,他很“俗”地建议布什:“要看懂选民的脸色.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然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看来。交际过程中的“俗”,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俗”,所以易懂。因为“俗”,所以容易传播。也是这个“鲍大人”。在他还是家具推销员时,  相似文献   

19.
在 去年10月21日的“西部论坛”首场全会上 ,会议主持人赵启正宣布了一条“大会纪律” :“每位代表发言限在100秒”。否则 ,他要“按下此钮 ,中断发言人的讲话”。次日的《文汇报》专门报道了这件事。10月30日 ,新华社在题为《为逆耳忠言鼓掌》的消息中 ,对“西部论坛”上许多人“直言不讳 ,实话实说” ,对西部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尖锐批评意见的事情作了专门报道。发言时间的长短和怎么发言 ,似乎都是很平常的事 ,然而记者抓住了平常中的不平常 ,使上述两则报道产生了分量。现在不少大小会议 ,长话、空话、套话、官话实在不少 …  相似文献   

20.
提起他,可能很多人都熟悉,熟悉他是一位痴迷于医学、新闻和歌词旋律中的青年军旅作家“医博士”从军1990年12月,在安徽省宿松卫生学校学医3年的张爱勤,像其他男儿样,带着火热的追求跨进了军营,梦想成为军营中的一位‘“白衣天使”。新兵训练结束,他分到通信连当了一名气普通通的通信兵,从医的愿望破灭了。可他坚信:“’力量在自己身上,路就在自己脚下。”张爱勤在默默地求索着,他的业余时间全部扑在医学研究上。两年后,张爱勤以一名战士的身份,参加了在北戴河召开的“全军第三届肾脏病学术交流会”(他是唯一的战士代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