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中,"本"是一个很重要的指示代词,它与名词、量词的组合有一定限制性。"本"后面的名词类型,单音节名词占大多数,双音节名词中限于一些表示时间段或表示职务、身份、机构的名词。"本"后面量词的使用类型通常是动量词和集合量词。在"本+量词+名词"结构中的量词具有限制性,一方面要考虑它是否匹配"本"所指代的名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它在语境中是不是具有内指含义以及是不是说话人所在时间点。  相似文献   

2.
彝语他留话有比较丰富的量词,主要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量词不能单独使用,要与数词结合构成数量词短语修饰名词,形成"名词+数词+量词"的语序。此外,数量名结构同指示代词、形容词有其各自独特的组合规则。整体上,名词中心语位于数量词短语之前,量词居于末尾。从形容词、指示代词同数量名结构的组合情况来看,形容词与名词中心语结合更紧密,指示代词次之。  相似文献   

3.
杨晖 《现代语文》2010,(5):108-109
云南宜良方言属于西南官话贵昆片。本文通过宜良方言和普通话对比,描写了宜良方言在语法上的特点:单音节名词、形容词可以重叠;指示代词用"这""那",但二者在表示近指和远指、指示人或事物时有内部曲折的现象;有一些带有"宜良味"的虚词和合音词;在句法上一些特殊句式有自己独到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南部吴语东阳话的量词在"量名"短语和独用时具有标识有定和无定语义特征的功能。东阳话的定指量词属于"中性-准指示词型"定指标记,而非"距离-准指示词型",其有定量名短语和有定量词独用分别体现了指示形容词和指示代词这两种用法。东阳话的不定量词则应分析为类似英语sm的量化词,而非不定冠词,这样能够解释无定量名和无定量词独用的情况。无定量词和有定量词是一组平行发展的句法概念。  相似文献   

5.
黄洪华 《现代语文》2007,(9):101-103
一、引言 本文拟讨论的指示代词只包括最基本的指示代词"这""那"以及由它们加上其他词构成的指示代词"这里""那里""这些""那些""这儿""那儿""这会儿""那会儿""这么""那么""这样""那样""这么着""那么着""这时""那时""这 (数)量 名词""那 (数)量 名词"等.对于其他的指示代词"任何""别的""某""每""各""有的""所有""一切""本""凡""凡是""此""彼此""如此""各自""其他""其余"等,本文暂不讨论.  相似文献   

6.
蔡家话是中国新发现濒危语言,其量词可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准量词等.蔡家话量词以单音节为主,没有音变现象,没有前缀;具有体词性特征,具有别类作用,其中的"量名"结构具有定指性特征,部分量词可以重叠;要与其他词类结合,构成"数词+量词"、"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名词+数词+量词"等结构后才能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  相似文献   

7.
六甲话是流行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的一种方言.本文主要探讨六甲话的词缀"子"、"儿"、"佬"、"婆""公"、"法""头""家""军"和名词重叠式、动词重叠式、形容词重叠式别具特色的用法.文中写不出的字用同音字替代(下加虚线),无同音字可写的用"□"表示.训读字下加浪线"~".  相似文献   

8.
湖州话中的"名量+名"构式的独立使用是一种古老的语法现象,它在主语、中心语、同位语、宾语、谓语、补语等句法位置均有分布,细分为"原调的名量词+名"和"变调的名量词+名"两种结构,前者可表定指、不定指、类指三种。其中,原调量名构式表定指,只出现在主语位置或兼语句的兼语位置,前提是说话双方的共同认知中只存在唯一指称对象。变调量名构式只表定指,此时指示词与量词合音,但本土人语感中已经感受不到指示词的存在,当属"连续变调的裂变现象"。部分量名构式除了表达语法义、概念义外,还有一定的色彩义,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烟台话中不带指示词或数词的量词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探宙  石定栩 《中国语文》2012,(1):38-49,96
不带指示词或数词的量名结构表定指是南方量词发达型语言的典型特征,但地处北方指示词发达区域的烟台话,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本文详细分析了这种量词结构的种种用法,指出主语位置上的量词结构除了可以表定指,还可以表特指等等。而该方言的量词结构只用于表达主观评述,也是与吴语粤语相区别的特点。在句法上,烟台话量词结构中指示词或数词"一"都是零形式。部分居中量词发展为定语标记、部分句首的"个"发展为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准确地使用量词是信息传递的必要前提,量词的超常使用对于提高语言表现力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试图就量词(主要是物量词)与其修辞作用作一粗浅的探究,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常用在数词或指示代词后面组成数量词。表物量的数量词常在名词前边,表动量量数量词常在动词的后面,本文要说的是物量词。物量词有下列构成特点。 1.在古汉语中,有时用与之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1.
指示代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指示代词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指示代词的立类及来源问题、“这/那”功能的探讨及使用术语的异同、指示代词的分类及虚实问题三部分。从指示代词的立类和功能来看,指示代词是一个原型范畴,具有典型性。指示代词不仅有指示称代功能,而且还有区别与连接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代词的重叠用法及其表意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词中有重叠用法的主要是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代词重叠一般含有“多”义,表示说话人主观量的强化,同时附有较强的描写意味。代词重叠可以分为“可有重叠”和“强制重叠”。通过对代词重叠用法的考察可以进一步丰富现代汉语实词的重叠系统。  相似文献   

13.
樊莉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2):69-70,80
以国家语委研制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感叹句为研究对象,对检索出的20世纪20-30年代和70-80年代的感叹句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感叹句以无标记感叹句为主,所占比重超过一半以上。第二,在有标记的感叹句中,标记之一是感叹成分,其中语气词的感叹程度最高,典型的感叹语气词是"吧"、"啊"、"呀"、"啦"、"呢";标记之二是标记词,典型标记词是副词"多么、真"和疑问代词"什么"。第三,标记词中的代词标记词又以疑问代词为主,在感叹句中,疑问代词比指示代词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概数 +‘名+们’”结构形式的发展与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名词带上表复数的语缀“们”后,其前又加上表示复数的指示代词、数量词、形容词,组合成“概数+‘名+们’”短语的用法。文章使用白话小说和现代作品中的大量语言材料,对这种短语的发展变化,作了详细的考察,认为这种结构是在承古融洋中发展起来的,是同语的表现形式,并带有个人爱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考察《吴越春秋》中的人称代词,有助于全面认识《吴越春秋》的语言面貌。《吴越春秋》有三类人称代词,这三类人称代词既继承了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的某些功能,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上古汉语向中古过渡时期人称代词演变中既继承又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爰"产生于甲骨文时期,西周时假借为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此)、疑问代词(何),在此基础上复合使用,成为兼词,并进而虚化为承接连词."焉"产生于西周时期,由于与"爰"音同,假借为"爰"的指示代词(此)、疑问代词(何)和兼词(于/於+此/何)用法,并虚化为语气词、词尾.在春秋战国时期,又假借为介词(于/於),并发展为人称代词、承接连词.  相似文献   

17.
"所"是一个复杂的词,至今学者们对其看法仍不统一。王力先生认为"所"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而在现汉中,"所"则被界定为一个助词。从古至今"所"字的用法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或沿袭或改变。本文试图探究现代汉语助词"所"的用法,并通过古今对比分析出其用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俄语中,代词的数目十分有限,但它是俄语口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类之一。指示代词整套言语行为中主要行使指示功能,它和人称代词、时间副词和地点副词一样,是言语行为中实现指示的最主要的词汇手段之一。在篇章中,它起内照应作用,和所替代词之间的关系是照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泉州方言基本形指示代词的分类和使用进行初步的研究,作者认为泉州方言的指示代词可以进行四分,且在使用上有一些特殊性,同时作者对基本形指示代词的来源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仁怀方言中保留了一些近代汉语指代词,而这些指代词在普通话中已经不用。本文讨论了几个指代词在近代汉语和方言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