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江 《文教资料》2014,(12):182-184
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语言是思维运作的工具,思维借助语言得以体现。英汉语言分属不同体系,这增加了两种语言转换的难度。定语从句是一种独特的英语语言形式,在日常的翻译实践中很容易出现问题。本文通过对英汉思维差异的对比研究,分析理清思维差异对各自语句表达的影响,运用汉语句型结构,提出翻译定语从句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经常被思维定势的作用所左右的现象.虽然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要大干消极作用,但是学生由于思维单纯,缺乏经验,在英语学习中随时都会陷入思维定势的弊端中.本文用一些英语学习中常见的思维定势的考题,来警示英语学习者注意思维定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它常常有助于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但如有不慎,它也会使人们作出错误的判断。在我们的英语学习中也不例外。思维定势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6):113-114
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互为表征。英汉思维与认知方式存在的差异导致英汉在条件状语从句位置分布上也存在明显不同。本文选取英汉以及英语学习者条件状语从句作为研究对象,中文以"只要和除非"为研究对象,英文以"as long as和unless"为研究对象,比较英汉条件状语从句语序的差异,了解英语学习者条件状语从句的位置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最终对英语习得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侯红平  王群锋 《考试周刊》2010,(55):110-111
英语关系从句的学习是英语语言学习者的一大障碍.其原因表面上是英、汉关系从句结构上的差异,实质上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课堂教学有助于学习者改变其思维模式,而课外练习则有助于学习者巩固课堂所习得知识,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结合,才能使学习者真正地掌握英语关系从句。  相似文献   

6.
杜威的教育哲学继承并发展了黑格尔学说、进化论和实用主义的有关思想,形成了整体思维、过程思维,实践思维和关系思维等认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杜威的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澄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理论和实践在认识上的模糊和偏差.  相似文献   

7.
王健 《教师》2012,(15)
发散思维,也叫多路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在我们思考问题时,列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穷尽一切可能性,最后再用收敛思维,在多种可能性中选取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我们的思维更全面更合理,尽量避免单一性、片面性。我们指导学生写作,特别是考试作文时,更要让学生有效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构思。学生考试作文时,常常因为气氛紧张,时间紧迫,心里着急,多用直线思维或定式思维。拿起作文题,稍加思索便匆匆下笔,等到写了大半,忽然发现有更好的构思、更好的题材,但此时已来不及了,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文章讨论了创造性思维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养科学创造性思维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理性认识"知性思维",只能将其相对化而不能绝对化。相对化认识"知性思维",会使其通向辩证法;绝对化认识"知性思维",会将其滑向形而上学。知性思维之所以是国人所欠缺的一种思维方式,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重实践,弱化了对理论思维的追求;轻逻辑,淡化了同一律的地位;贵辩证,抑制了知性思维的发展。知性思维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及目标追求;有利于我们深入分析并严密论证"中国梦";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吸收差异性知识,增强实现"中国梦"的活力与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需要能产生新的设想、新的见解,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才。而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成分,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本文简单地阐述了超媒体在发散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阐释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思维模式偏向的差异。中国人倾向于主客体融合思维,讲汉语者常以“人”为思维中心;而讲英语者则对客观“事”和“物”予以更多的关注,倾向于主体思维。表现在语言上,汉语说“谁在做什么”时,我们是围绕着某人或某些人考虑问题的。我们关心的是人怎么样了,“主体”是我们的思维中心。而英语则更注意客观情况,注重人所处于的某种客观状态,考虑事物本身多余考虑做事的人。在他们的思维中更注重“客体”。  相似文献   

12.
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和人格培养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话题。说其古老,是因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创新;说其新兴,是因为时代赋予了创新新的内涵。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自然教师首先应具备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意识。为此我们在近几年推介具有创新意识的课题的基础上,推出特级教师程红兵先生的“创新思维与作文”系列文章。本期刊登《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和人格培养中的意义》《发散思维创新、收敛思维创新与作文》《纵向思维创新、横向思维创新与作文》,第三期刊登《单一原点思维创新、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第四期刊登《静态思维创新、动态思维创新与作文》,第五期刊登《后馈思维创新、超前思维创新与作文》。您对创新教育有什么研究,盼赐稿;您对我们有什么要求,盼来信。  相似文献   

13.
突破点一:强调句子主语句子主语结构设置复杂,有跟不定式作定语的,有跟定语从句作定语的,还有用从句、并列结构或同位语结构作主语的,这些会干扰同学们的解题思维,但只要我们抓住了句子的主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已成为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和必然趋势。全球化是时代的重要特征,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政治活动,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然而,我们在它面前并不总是那么软弱无力,我们可以在充分认识全球化特点的基础上,树立自身正确的思维方式,如整体性思维、横向前瞻性思维、非零和思维和悖论性思维等,以期全球化朝着有利于人类未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非线性思维视角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线性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复杂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在思维理念上,科学发展观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的线性思维特征,提出了如何运用非线性思维处理复杂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与非线性科学所揭示的世界非线性本质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复杂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表明我们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所需.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关键。大脑是思维的基础,要进行创新不仅需要完善的思维体系,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个性结构。而影响创造性思维进行的直接障碍是我们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课程的学科分离根源于实体式思维,实体思维中的课程有着孤立、预定、封闭和确定的特点,这种课程背离教育的真谛,扼杀教育的活力。过程思维中的课程则克服了实体思维中课程的弊端,具有一体性和关联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创造性和生活性的特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与过程思维的课程观不谋而合,我们只有将对课程的思考从实体思维状态转变到过程思维状态,才能推动我国当前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是习惯性的思维.对定势思维,我们承认其消极的一面,但也不能忽视其积极的一面,比如我们常说的“经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我们往往推崇发散思维,而否定定势思维.其实,我们将发散思维与定势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事实上,人正是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以适应新的环境的,经验的积累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人们不断地用新经验去否定或修正老经验,以获得更为完善的新经验.这种“经验”实际上就是定势思维.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多向思维有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形式,是指违反常规和超越常规的特殊思维方式。在艺术设计中。如果按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创作出来的作品可能就会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当我们的创作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不妨尝试运用多向思维法。即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或反其道而行之,开辟新的设计思路,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有多方面的途径。依照辩证统一的规律,我们在进行视觉艺术创造时,可以在常规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多向的思维。使视觉艺术设计作品达到特殊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臧海峰 《农村教育》2007,(11):49-49
惯性思维和已有经验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较准确的判断时又时常成为我们创新的绊脚石。就像我们习惯了晴天而发现不了阳光灿烂的美一样.惯性思维和已有经验使我们麻木,麻木的我们缺失了发现与创新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克服惯性思维.越过经验主义的绊脚石.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摆脱思维的单一性、僵硬性和习惯性,那我们一定能够跨越书本,超越生活.走向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