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学文科》2006,(1):46-48,91-92
识记: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理解:列举事例,说明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平等的、广泛的、真实的。列举事例,说明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行使公民权利的总原则,公民要依行使自由权利。列举事例,说公民要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应怎样依法履行义务。 活动:结合个人生活中的事例,从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等方面,对青少年应有的公民意识进行讨论,树立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中学文科》2006,(1):25-27,88
识记:公民的含义。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内容。 理解:列举实例,说明公民依法享有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非法侵害。列举实例,说明法律严惩拐卖、残害妇女和儿童的犯罪行为。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和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 活动: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讲述一个依法维护人身权利的事例。  相似文献   

3.
邹锋 《中学文科》2006,(1):34-36,89-90
识记: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两种方式。 理解:列举实例,说明公民的合法财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列举实例,说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每个公民必须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经济义务。 活动:收集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例,并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4.
李诩聪  甘为群 《中学文科》2005,(1):23-26,88
识记:公民的含义。理解:1.列举实例,表明公民依法享有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非法侵害。2.列举实例,表明法律严格惩拐卖、残害妇女和儿童的犯罪行为。活动: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讲述一件依法维护人身权利的事例。  相似文献   

5.
《中学文科》2006,(1):40-42,90-91
识记:凡是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关系,危害国家安全,都应负法律责任。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理解:列举事例,说明我们必须依法同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列举事例,说明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是无上光荣的。青少年应该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的兴衰、民族兴亡联系在一起,依法履行政治义务。 运用:收集维护国家安全的实例,交流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的看法。参加拥军优属活动,并总结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相似文献   

6.
《中学文科》2006,(1):31-33,89
识记:我国有关教育的重要法律名称。我国义务教育法有关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 理解:列举实例,说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依法保护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活动:结合自己在学校受教育的状况,谈谈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相似文献   

7.
《中学文科》2006,(1):43-45,91
识记:我国三个诉讼法律的名称。诉讼和审判的基本程序。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职能。正当防卫的含义和条件。紧急避险的含义。 理解:用事例说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用事例说明,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叫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列举事例和有关资料,说明公民依法行使揭发检举权的重大作用。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既是公民的基本杖利义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活动:通过走访、参观、模拟法庭或其他活动。了解诉讼和审判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8.
李诩聪  甘为群 《中学文科》2005,(1):28-31,89
识记:1.我国有关教育的重要法律名称。2.我国义务教育法有关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理解:列举实例,表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活动:结合自己在学校受教育的状况,谈谈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李诩聪  甘为群 《中学文科》2005,(1):37-39,89-90
识记:1.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关系,危害国家安全,都应负法律责任。2.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理解:1.列举实例,表明必须依法同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2.列举实例,表明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是无上光荣的。活动:1.收集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事例,交流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2.参加拥军优属活动,并总结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相似文献   

10.
《中学文科》2006,(1):37-39,90
识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事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 理解:简要说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列举实例。说明公民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活动:在收集有关资料或调查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能独立草拟一份有关部门工作的批评意见书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光春 《中学文科》2006,(1):28-30,88-89
识记:结婚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和应该履行的法定程序。父母、子女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要受到道德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 理解:举例说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活动:收集赡养父母和老人的事例,提高对依法赡养老人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李诩聪  甘为群 《中学文科》2005,(1):40-42,90
识记:我国三个诉讼法律的名称。理解:1.用事实表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用事例表明,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3.列举事例和有关资料,表明公民依法行使揭发检举权的重要作用。活动:通过走访、参观、模拟法庭或其他活动,了解诉讼和审判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13.
【考点扫描】本考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九个: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治国,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命题趋势】本考点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国家理论部分。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2006年高考考查的重大问题及角度有:我国各国家机关的地位、职权及相互关系;结合新一届政府机关在执政为民、关注民生、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对人民负责原…  相似文献   

14.
以自由、平等为基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公民教育,必须把握“公民”概念的基本内涵。要树立主动公民观,以培养知情和负责任的参与型公民为目标:要在应现实之需强调公民权利教育的同时,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进行本源意义上的公民责任、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李诩聪  甘为群 《中学文科》2005,(1):31-34,89
识记: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两种方式。理解:1、列举事实,表明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2.列举事实,表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活动:收集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例,并交流体会。  相似文献   

16.
李诩聪  甘为群 《中学文科》2005,(1):35-36,89
识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理解:1.简要说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2.列举实例,表明公民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活动:在收集有关资料或调查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共同草拟一份对有关部门工作的批评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学文科》2006,(1):7-9,85-86
识记:我国规范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的名称。 理解:列举实例,对照有关法规,说明各种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活动:收集打击各种经济犯罪的实例,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这一观点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中学文科》2006,(1):1-3,85
识记: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特征之一。 理解: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活动:结合实例,谈谈对学习法律常识重要意义的认识;谈谈对“提高首先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护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职业》1997,(4):32-34
《职业教育法》讲座(四)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本刊编辑部六、公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职业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我国《宪法》和《教育法》都有专门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第四十六条...  相似文献   

20.
王静文  罗晓岚 《中学文科》2005,(1):20-22,88
识记:1.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2.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宪法规定。理解:1.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列举我国宪法的有关条款;说明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