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各地的自然化遗产因其独特性而各具风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自一探究竟,大多数人只能透过媒体的介绍去认识和了解世界遗产的历史与化价值。传播知识,开阔眼界,媒体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形下得以凸显。无论是风景壮丽秀美的自然遗产还是独具人价值的化遗产,我们都通过摄影师的辛勤劳动而得以一饱眼福。最近我们分别采访了两位以拍摄世界遗产而称的摄影家,请他们谈谈他们眼中的世界遗产,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或许能够启发我们报道世界遗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杨觅 《生态文化》2007,(6):37-38
文明,是对动物本能生存方式的超越。 文明,人类经历了长期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化,即文而化之、以文化人,也可以简单地认为是文明与开化。它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深刻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还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其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文化自信建设中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因此,该文对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2003,(4):64-64
微生物广泛分布在土壤、大气层和江海湖泊中,寄生于生物体内。因此,微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旦改变生活环境,它们就无法生存。由于微生物是低等生物体,不能营自养生活,必须依赖外部条件,通过腐生、寄生等生活方式异养生活,这样它才能生存。  相似文献   

5.
《文化学刊》2011,(1):82-82
刘士林、王洪岳在《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都市文化批评是以都市生活方式及其文化要素为批评对象,关注都市社会中人的现实存在、生活方式等,目的是使都市人在都市环境中将自身再生产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6.
“以仁义为本”的精神超越、以“孝悌为先”的道德教化、“以和为贵”的德性之美、“以德教为主”的人格孕化体现着儒家家庭伦理的文化特征;在当代社会,作为一种植根于民众生活方式而存在的儒家家庭伦理,具有道德人文关怀的精神价值、普适性质的文化价值、巩固家庭的实践价值、承前启后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刊在上一期该栏目中刊登了此论的上半部分,作以翔实的资料,清晰的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所谓传播领域的化策略,就是关于传播的化规律和化意义上的方式方法,趋向于媒介化的潜在影响以及传播的化品格的凸现。化主要从精神的、心理的层面发挥作用,化策略实际是一种化选择的方略。这一期,本刊继续刊登论的下半部分,以期与读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网络隐私权是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出现的新情况,其核心仍然是人的自由与尊严问题。它由过去传统的简单消极隐私权转变为以人格权为主兼具财产性的复合型积极控制权。这是人类追求自由精神的再现。同时也为网络技术侵犯自由领地留下了入口。网络对人虚拟行为的全面记载伴随着个人信息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提升,使个人数字化生存引发愈来愈多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民族文化与所处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发现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都与其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许多文化现象是对所处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推崇,特殊的生态环境产生特殊的文化现象,文化在适应自然环境中发展,文化打有特殊的环境烙印。  相似文献   

10.
所谓“化安全”,既包括国家的化立法权、化管理权,也包括化制度和意识形态选择权以及化传播和化交流的独立自主权等,这些都是国家“化安全”的核心内容。随着资本运动的全球化及跨国公司的发展扩大至包括媒体产业在内的化产业,美国等西方经济强国依靠对商品输出的垄断,支配了全球以信息或影视为载体的化输出。经济上的支配力量衍生出化的强势力量,进而推行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是当今化全球化的一个特征。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为了各自的国家与民族化利益,纷纷采取化保护主义政策和建立防范机制。[编按]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04,(3):24-26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度走向世界,世界上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在重新审视着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怎样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中国的化应以怎样的方式让世界了解认同?在“中国化德国行”之后,央视演播室请来了化部部长孙家正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请他们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观众一起向世界讲明一个当代的中国。本期我们接着欣赏他们的精彩对话。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进入西方世界,这是商业方式的传播,它传播的是一种文化与生活方式。当时的执政者或商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文化传播,完全是生活或市场的力量,使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流入到异域文明,并最终成为异域文明的一部分,甚至会改变其生活方式。我们为什么要传播?因为我们可以得到利益。他们为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04,(2):26-28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度走向世界,世界上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在重新审视着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怎样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中国的化应以怎样的方式让世界了解认同?在“中国化德国行”之后,央视演播室请来化部部长孙家正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请他们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观众一起向世界讲明当代的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次特殊的新闻发言……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2014,(1):F0002-F0002
##正##央视《绿野寻踪》栏目走进云南野生动物园,通过近距离拍摄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讲述动物知识,告诉小朋友们保护这些自然生灵的意义和价值。云南野生动物园是全国的野生动物保护科研基地,也是云南第一个以野生动物繁育、养殖、观赏、展示为主体的新型景区。园区建在大山的森林之中,给动物们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让人们更近地观赏和了解不同物种在生态环境中的生态位置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静秋 《职业圈》2007,(12S):200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和不断寻求突破的工作环境中,人们的思维模式,生存观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把握时代的要求,顺应世界潮流,应该是摆在每个人面前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传媒行业自诞生之日起,便起到传播思想文化,引领现代生活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不断向前的步伐中,传媒行业的工作人员更应该摒弃从前在生活与工作中,凭经验、靠直觉,简单粗糙的方式方法,要从思想上有一次根本的转变,力求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革新。  相似文献   

16.
在汇集了九条支流而复人汉水的唐河两岸,自古以来都是粮丰林茂、六畜兴旺、民富物丰之地。这里历史悠久、化灿烂,五六千年前人类已在这里繁衍、生息,黄河流域仰韶化和江汉平原屈家岭化在这里交融。它古为唐、谢、蓼国封地,春秋属楚;战国归韩;唐、宋时代为唐州;明、清时代为唐县。1923年,以水为名,始称唐河县。  相似文献   

17.
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洞头“海洋动物故事”名列其中。海洋动物故事是以海洋动物为主人公的民间故事。动物的拟人化,动物之间关系的社会化,是这类故事的主要特点。它是海洋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渔区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集体创作,长期以来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浙江是沿海各省这类故事传播的重点省份。  相似文献   

18.
张帝 《生态文化》2011,(4):28-28
生态文化,是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概括,是人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信念、价值理想、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尊重自然、敬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张云龙 《职业圈》2014,(34):78-80
滨化集团40多年的创业发展史,印记着以张忠正为首的一代代滨化人的“年轮”和“脸谱”。第一代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打底”;二次创业中靠“爱我化工、严细求实、开创进取、勇创一流”发展提升;进入新时代的滨化人形成了“创新、诚信、尽职、敬业”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其哲学(美学)的现代性开拓,更是一种对存在论哲学(美学)的思考和建构。首先,通过艺术生命化方式,王国维实现了对"第一义"的追询,完成了其生命哲学(美学)的现代性创构。其次,王国维的生命本体论的价值归宿是"境界",在生命存在状态和艺术哲学形态上,"境界"和海德格尔的"栖居"互文见义、彼此印证。这是因为,"境界"和"栖居"都源于"天人合一"哲思,为人的生存确立了终极性价值依据;而且,两者都呈现出特定的艺术哲学和文化诗学意味:诗意的栖居赋予人的存在以超越性意义,人的生命则在"天人合一"境界中得以审美化生存。不过,两者所体现出的"主体间性"表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诗学观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再现,而是现代性意义上的重构与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