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树卿  谢迪森 《传媒》2005,(12):37-38
广告对产业经济的依赖 广告业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它的增长与收缩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宏观态势,而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广告业依从于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愈加繁荣,广告经营的业绩就蒸蒸日上;产业经济徘徊不前时,广告业的发展也将举步维艰.但是,广告业的发展同时存在不同媒介之间瓜分广告蛋糕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各类媒介广告经营额总体增长,但报刊广告的增长一路走低,同比增长率甚至低于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报刊广告刊登额的增长速度放缓.  相似文献   

2.
广告对产业经济的依赖广告业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它的增长与收缩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宏观态势,而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广告业依从于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愈加繁荣,广告经营的业绩就蒸蒸日上;产业经济徘徊不前时,广告业的发展也将举步维艰。但是,广告业的发展同时存在不同媒介之间瓜分广告蛋糕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各类媒介广告经营额总体增长,但报刊广告的增长一路走低,同比增长率甚至低于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报刊广告刊登额的增长速度放缓。看看汽车业今年的发展走势,有观点认为汽车业的发展今年将更理性,目前适应现有的供需条…  相似文献   

3.
连续20年,我国广告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并在2003年实现了阶段性的突破.全国广告业总额以1.078亿元突破了千亿元大关。这个发展速度已被登认为世界之最,预计中国广告市场在未来10年有望成为全球三大广告市场之一。然而,就在我们为广告业的蓬勃发展感到惊喜的同时,另一组广告统计数据却让国们感到惴惴不安。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司的数据统计,2003年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7.17万件。  相似文献   

4.
观察广告市场新走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传媒业和广告业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成长,目前正处在一个盘整、转型的关键时期。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还是媒介的产业化发展,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我们的运作模式、竞争能力和运营效率,并要求我们在所有重大的发展战略方面做出相应的选择和调整。因此,对于今天媒介业的经营和广告业的发展而言,弄清楚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业界的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广告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成长期。首先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引起了广告业的突飞猛进,形成了多元化的广告产业结构,国有广告、合资广告发展良好,大量小型广告公司纷纷出现,形成一个高度发展、高度开放、高度竞争的市场态势。  相似文献   

6.
革命导师的广告观刘云峰(92级广告系双学位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生活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而这也正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广告业开始迅速繁荣发展的时期。当时由于电子媒介尚未问世,报刊就是唯一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最主...  相似文献   

7.
报刊广告史是传播史和社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近代报刊广告业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媒介技术、发行成本影响广告形态的变化,报刊经营理念和受众的阅读偏好制约了广告传播的空间,而报刊广告作为受众消费的历史见证,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8.
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以及广告媒介被称为广告市场的三大要素,媒介购买公司源于广告代理公司进行广告活动.本文通过对广告市场传统三要素的阐释,追溯媒介购买公司与广告代理公司发展的渊源,探讨媒介购买公司作为独立要素对当今广告市场的影响和对广告业的推动,预见媒介购买公司将成为广告市场第四要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品牌创新的需求、媒体创新、受众形态和业务方式的改变、新传播特性与消费文化等趋势势必影响并催生新的行业和市场形态,中国广告必须把握未来的这种发展方向。中国广告业的新机遇期从宏观角度来认识中国广告,思考中国广告在未来的发展,必须要认识中国广告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改变了广告业发展的媒介生态,推动了广告市场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使广告受众成为广告市场的主体.广告受众主体意识的觉醒彰显了广告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推动了广告素养教育的兴起.  相似文献   

11.
由于广告业整体环境的快速变化及日渐多元,以及由此引发的主流舆论环境的尴尬,研究教育的滞后与脱节,行业监管的复杂和艰难,传统媒介及广告从体制到思想都遭遇颠覆等困境,导致业界、学界乃至社会公众对广告及广告业的功能和定位,存在错误、片面、主观、扭曲或模糊的认识.文章从消费、行业、区域经济、品牌、创意产业、媒体及社会沟通等多个角度出发,论述了广告的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我们应该先抓"主流",在正确认识广告的角色和功能的同时,对广告多一些宽容、指导和支持.在对广告的定位做出客观的阐释之后,笔者对广告业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伍慧琼 《新闻世界》2012,(6):151-152
传统广告媒介的困境和社会、营销、传播领域人本化的兴起促成了广告业对自身的反思,并开始了广告内容人本化的尝试。在此背景下,自行车广告在全国兴起,自行车广告信息传达的平等性、强渗透性、生活化等特点体现了广告行业为广告媒介人本化所做的努力。传统媒介同样在广告媒介人本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改进,但是只有新媒体,或者说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才能最终承担起广告媒介人本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79年恢复广告以来,发展速度之快,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罕见的。然而,在广告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广告业各要素的关系未理顺作为广告业的三要素,广告主、广告媒介和广告公司三者从理论上分析,利益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只有三方相互依存、相互信任,才能营造出良性的发展氛围。但在现实的广告动作中,三方的矛盾时常出现,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媒介由于具有先天的垄断优势,就打破了三方的平衡关系,俨然成为“老大”。广告主虽有财力支撑,常可拿广告费来要挟广告媒介和…  相似文献   

14.
报纸广告新闻化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征 《青年记者》2007,(12):122-12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广告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然而报纸媒体最近两年却遭遇拐点,广告额增长速度下降,其中固然有网络、手机媒体、楼宇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也有国家宏观调控使得房产广告下降等原因,但是报纸媒介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样不看小觑,广告的新闻化趋势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曹鹏 《当代传播》2000,(1):32-34
报刊在市场中既是广告媒介,其本身又是商品。作为广告媒介,报刊自身也需要广告宣传。这不仅体现在广告宣传的意识上,也应体现在广告宣传的质量与数量上。美国报刊是完全市场化的,经营者的商品意识与市场观念极强。在营销过程中,成功的报刊都会概括提炼出一句精彩的标语或口号,让它成为本报或本刊的标签,经过反复的宣传,在各种场合的广告推广,逐步为社会各界所熟悉、所牢记。仔细研究美国各大报刊的行销口号或广告标语,可以看出报刊经营者的匠心。报刊本身就是广告发布媒介,报刊业自身的广告,当然应当格外当行本色,比其他行业技…  相似文献   

16.
刘群兰 《声屏世界》2001,(10):52-53
电视广告是广告业中的强势媒体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地市级电视台的广告经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原因在于,首先,广告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媒介市场已进入一个产业化的新的经济体系中。其二,天空的竞争已呈白热化,上有中央台、省台,下面有县、区台,地市台夹在中间。其三,户外广告、终端促销广告、报纸广告等均在瓜分有限的广告资源,都想争得更多的广告份额。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广告协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2003年陕西广告经营额在全国位居第11位。该项统计再一次确定了陕西广告业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三,在西北地区位居第一的格局。陕西广告业的发展对于整个西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通过对陕西广告业的跟踪调查,在对陕西广告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中,我们提出突破广告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陕西广告业快速发展的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18.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告理论与实践的十大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军 《新闻界》2007,(6):146-148
媒介融合是中国广告业面临的最大实际问题,媒介融合打破了中国广告业的生态,使中国广告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也带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理论创新,这是中国广告业个性化、品牌化和独立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自1979年中国广告业恢复以来,本土广告就以世人瞩目的速度迅猛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到2004年底,全国已有广告经营单位113508户,广告从业人员913832人,广告营业额达1264.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3%,占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2.9%,广告业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另据著名调查机构尼尔森的数据显示,目前,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中国广告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广告市场。广告业在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广告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前景。但是,中国广告业毕竟起步晚、历史短、基础薄,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各种…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媒介生态、数字出版、二维条码技术应用以及全新的云阅读方式入手,综合分析"融媒体"时代报刊行业的发展态势,并对国外发达国家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报刊盈利模式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数字阅读的付费模式,报纸网站的广告销售,以及报业集团的电子商务网站投资渠道等,在此基础上,结合邮政自身的特色,提出适合我国报业发展的业务模式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