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通过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全面完整的论述,并通过实践将三者实现了有机的统一;通过对人的本质的全面认识,使人们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以其与时俱进的超越性和富于人情味的鲜明理论品性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据此,本文沿着马克思探索人的本质的思想历程综合考察了人的本质,并强调人的本质的完整实现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和谐统一,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内在动力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的本质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 :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内在主体性本质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作为主体和历史存在的客观性本质 ,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人的完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价值哲学的研究,不能离开人的价值,人的价值的问题是马克思价值哲学中一个重要问题,实践思维方式理解的人的价值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价值的本性。在此基础上的人的价值表现在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但主要是人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人的价值的本质,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主体性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客观性本质,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人的完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但“人的本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又是一个亟需厘清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人的本质分为“使用工具的劳动”的类本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个体本质,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论断为依据,对人的个体本质进行理论阐释,明确人的个体本质的逻辑起点、理论属性和价值旨归,即人的个体本质产生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形成于社会实践的总体结果、受制于社会实践的运作规律,实践是它的逻辑起点;人的个体本质是丰富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具体是它的理论属性;人的个体本质可以解析过去的社会、批判当下的社会和指引未来的社会,现实是它的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7.
价值关系、价值观念、价值实践是主体价值生活的基本构成要素。道德生活的本质是主体在道德领域的价值生活。道德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价值体系对个体道德价值体系的定向整合与提升, 是个体道德发展中历时性价值建构与共时性价值整合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人的本质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根据和原因,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历来都有很多。唯有马克思主义者给了人的本质以科学的规定,它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毛泽东对之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认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离不开人的社会性与人的历史发展。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与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思想是完全统一的。  相似文献   

9.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何以可能、为坚定共产主义思想信念提供科学理论范导,在多维哲学视野里对人的本质进行哲学反思,应当遵循“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相统一的路径,才能引出新的正确结论。在经济哲学和社会哲学视野,即从人的发展的外在关系考察,人本质是“经济动物”和“政治动物”的统一体;在科学哲学和文化哲学视野,即从人的发展的内在关系上考察,人本质是“经验动物”和“信息动物”的统一体。人的本质表现为追求利益和权力的外在本质与追求成熟和知识的内在本质的统一。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相适应,是追求意义及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质是一事物作为与某种外物处干必然对立关系中的一方面的规定。要确定某事物的本质,必须从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联系中去把握。教育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认识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育的本质概念可具体化为:教育者(人)通过改变受教育者(人)来满足社会(人)的需要的一种工具。从教育本质出发,推演高等教育本质可以看出两者是同一的。其原因有二:一、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是由存在于它们之间的普遍矛盾所决定的;二、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躯干和四肢、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之间并不构成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11.
主体价值体系建构与整合:一种新的德育本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关系、价值观念、价值实践是主体价值生活的基本构成要素.道德生活的本质是主体在道德领域的价值生活.道德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价值体系对个体道德价值体系的定向整合与提升,是个体道德发展中历时性价值建构与共时性价值整合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理论界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见解主要有三种:"社会关系说"、"劳动说"及"调和说"。这三种阐释都有经典文本的理论依据,但站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维度并考虑到马克思学说的价值取向,深入分析后会发现这些见解都未充分体认经典作家的本意。马克思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更多的不是从人与其他物种相区分的本体论角度来进行,而是从体征人的存在意义的价值论维度来进行,即:探讨人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和实现人的现实解放。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的思想家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人类新的实践,对人的本质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上进行探索。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劳动或实践;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是相互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人的现实性本质和可能性本质组成人的前提性本质,人的主体性本质和客观性本质组成人的来源性本质,人的完整的本质是人的前提性本质和来源性本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本质思想是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灯塔,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影响家庭和孩子未来。由于教育现象和活动的纷繁多样,虽经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但历来也没能形成统一、公认的教育本质观点。作者通过对以往教育本质观点的辨析,受马克思著名的"人的本质"论断的启示,结合康德、夸美纽斯、克鲁普斯卡娅等大师级人物的深刻观点,尝试从哲学的角度提出教育本质是人与世界认识关系的观点,希望给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16.
人的本质是指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是指人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依据。实践是人按照一定的目的能动地改造和变革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原理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把人放进具体的历史阶段和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从特定社会关系中认识人的本质。实践是人本质的最终决定者。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本质观认为,本质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本质与现象统一于事物中,本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的本质有界本质、类本质、个性本质三个层次。教育本质也具有三个层次:教育的类本质、种本质和亚种本质。教育本质上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是以凝结了人类生命本质力量的文化来滋养、培育和增强人的生命本质力量,提高人的类本质,发展人的个性本质,教人正确对待人的界本质,使人的本质与生命力量充分而全面地发展,使人成为完人。  相似文献   

18.
"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马克思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人的本质"认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地位。在批判地继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并以此为基础,在"人的本质"问题上,提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这既是对"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超越,也是"人的需要即是人的特性"观点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货币本质论     
本文从货币的起源、演变及交换者的角度,分析、论证了货币的本质是债权,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是债权凭证。  相似文献   

20.
节奏与美     
美是在人和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美是客观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自然中的美是自然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 ;社会中的美 ,是社会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 ;艺术中的美 ,同样是艺术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因此 ,美 ,就是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