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毛门"事件与新闻职业精神2011年9月5日,深圳市民陈刚向媒体报料称:8月19日出生的儿子小强腹胀转入深圳市儿童医院,医院告知孩子有肠梗阻、小肠结肠炎,疑为先天性巨结肠,建议进行造瘘活检手术。陈刚称,手术费超过10万元。8月25日,他带儿子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称接诊医生开了8毛钱的药,"孩子就治好了,能吃能拉"。陈刚怀疑深圳市儿童医院过度医疗,要求医院撤销科主任,退还3900元住院费,赔偿10万元。9月7日,有媒体以《婴儿被诊断  相似文献   

2.
郑莹 《东南传播》2012,(7):48-49
当今社会医患矛盾尤其突出,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八毛门"事件的错误报道更是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新闻界该如何坚持客观立场与实事求是的原则,报道医患矛盾。该乌龙事件的发生,除了应该反思我国的医疗制度、医患关系之外,媒体更是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塑公信力。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解析"八毛门"事件,从理论层面挖掘"八毛门"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
唐源 《新闻窗》2012,(5):30-31
《八毛钱治十万元的病》:一个出生仅6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深圳市儿童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全部费用需10万元;而学医的父亲陈先生拒绝了手术,到另外一所医院仅开了0.8元的石蜡油,即缓解了孩子症状。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间的巨大反差,引起公众对此事的极大关注,一时间,群情鼎沸。  相似文献   

4.
新闻观点的倾向和预判备受媒体关注的“八毛门”事件,最终以让媒体难堪的方式关上了大门.新生儿生病,家长陈刚带患儿到深圳儿童医院就医,医生诊断称需花数万元做手术,家长拒绝后将孩子转到另一家医院,声称花八毛钱就治好了病.医院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可不久孩子病情再恶化,家长将孩子带到武汉的医院,诊断结果与深圳儿童医院一致,处置方法也基本相同,家长因此向此前受到舆论冲击的医院公开道歉.  相似文献   

5.
新闻观点的倾向和预判备受媒体关注的“八毛门”事件,最终以让媒体难堪的方式关上了大门。新生儿生病,家长陈刚带患儿到深圳儿童医院就医,医生诊断称需花数万元做手术,家长拒绝后将孩子转到另一家医院,声称花八毛钱就治好了病。医院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可不久孩子病情再恶化,家长将孩子带到武汉的医院,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5日,深圳当地媒体以《要儿被诊断要做10万元手术最终吃8毛钱药痊愈》为题对当地陈姓婴儿“被误诊”一事做出报道,之后,被全国各大媒体及电视广泛转载转播,微博、博客也竞相加入报道的行列,顿时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9月中旬,患儿入院,之前的8毛钱并未治愈患儿疾病,“八毛门”的新闻点从原来的过度医疗转移到家长无知.10月末,患儿出院,事件以其父亲致歉结束.评论开始深入思考医患关系的解决之道,对媒体报道、社会信任等问题开始反思.  相似文献   

7.
周莹 《新闻世界》2012,(7):268-269
媒体对"八毛门"事件缺乏证据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本文以"八毛门"为例,简要分析媒介无意识的产生,并且指出新闻是一种社会建构,新闻活动的结果是使社会现状合法化。  相似文献   

8.
“八毛门”报道的教训持续了近两个月的“八毛门”事件暴露了媒体在医疗纠纷类报道方面的不足。医疗纠纷是指在一定的始发和诱发原因的作用下,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或是对其服务结果有异议,而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不满,提出各种权益要求,医患双方认识存在分歧,形成的一种暂时的、特殊的医患关系状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3,(21):24-27
本文重点以"八毛门"等医患门报道为分析案例,对中国当下的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现状进行适度考察,并对中国新闻专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失背后的原因进行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陈诺  陈夏蕊 《新闻世界》2012,(6):185-187
本文以“八毛门”事件为例,透视微博和报纸之间的互动,分阶段地分析二者互动的特点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八毛门”报道的教训持续了近两个月的“八毛门”事件暴露了媒体在医疗纠纷类报道方面的不足.医疗纠纷是指在一定的始发和诱发原因的作用下,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或是对其服务结果有异议,而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不满,提出各种权益要求,医患双方认识存在分歧,形成的一种暂时的、特殊的医患关系状态的过程.医疗纠纷是一个中性词,它不必然体现法律责任和损害赔偿等法律属性,它只代表着一种责任不确定的争议状态,而真正体现法律意义的应该是其下行概念,如医疗合同纠纷、医疗损害纠纷、医疗事故纠纷等.①在医患矛盾尖锐的当下,尽快健全医德建设中的媒体报道规范,显得格外重要和急迫.  相似文献   

12.
林娟 《新闻世界》2012,(7):289-291
随着媒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施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就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时,作为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原则——新闻客观性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在媒体对"八毛门"事件的报道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何志妹 《新闻世界》2012,(5):233-235
笔者通过对“八毛门”事件的分析,意在呼唤社会大众理性判断能力的回归,让媒体及社会大众对社会发展负起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媒体关于医患纠纷的报道只有走出误区,理性认知,才能营造出和谐的医疗服务环境。本文以"八毛钱事件"为例,通过对媒体的相关报道分析,探讨当下医患纠纷报道的误区及产生原因,并对媒体在医患纠纷报道中的责任担当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讨论背景:国际儿童日与儿童权利2011年末,网易亲子频道与英国儿童救助会联合启动了"2011年年度儿童权利事件"评选公益活动",希望通过这样具体的事件发布引起大家对儿童权利保护的重视",①同时期望能影响媒体报道。为此,活动发起者聘请了儿童权利、儿童权益保护、传播学等相关领域的8位专家,依据"大众关注度"、"社会政策影响力"和"儿童权利相关度"等指标,对备选的29个有关儿童的新闻事件进行评估,评选出2011年度十大儿童权利事件。  相似文献   

16.
卢亚  胡翼青 《新闻界》2012,(18):7-12
本文以"八毛门"事件为例,探讨了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自媒体迅捷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媒体掌握的舆论主导权,有时甚至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风暴,形成干涉现实的力量。但与此同时,由于其缺乏专业精神,各种失实的消息泛滥成为必然结果。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存在的价值并不仅仅只是核实真相,它更重要的任务是更专业和更科学的调查方法和新闻素养以及作为专业调查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自媒体时代,在舆论监督领域,传统媒体及其专业主义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的"非典"事件使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开启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化的大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报道显示了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化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在"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中,人民日报的报道体现了突发事件爆发后党报在消除信息不确定性方面的能力与素养,也彰显了党报突发事件报道的渐趋成熟.本文以人民日报2008年9月14日~10月13日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样本,探讨该报在本次危机传播中的报道特点与缺失,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文 《新闻实践》2006,(4):59-59
本刊讯 自从浙江城市广播电视报报道许小勇一家的不幸遭遇和小女孩詹金佳的病况后,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社会各界人士为抢救小金佳纷纷捐款。在这次为期两周的爱心救援活动中.累计收到捐款近6万元。解决了孩子的所有手术费用。小金佳的术后报告也已经出来。医生确诊她的肿瘤属于良性,身体已无大碍。目前,孩子已经从浙医二院转往家乡安吉的一家医院继续进行恢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李文 《新闻实践》2004,(2):47-48
2003年11月19日,我和同事高哲友随5名孤儿赴韩国富川世宗医院,全程报道他们动心脏病手术的情况。去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回来时,他们都已痊愈。我们记录了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并每天向杭州市民发回最新消息。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生命之旅”,更创造了杭州电视台历史上首次跨国实时报道的先例。这次报道之所以能够成功,我觉得贯穿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爱心”。 “生命之旅”能够成行,首先是因为得到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和韩国儿童保护财团成员之一的韩信贸易株式会社的赞助。正是有了他们的资助,5个孩子才能够顺利飞赴韩国动手术。我们到了韩国才知道,韩国儿童保护财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组织,他们每年都要资助几十个外国孩子动这样的手术,而这些孩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1月26日,署名为"魑魅魍魉2009"的网友在国内某知名论坛发表了题为<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的帖子,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是为"出国考察门事件".[1]紧接着,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以及央视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东方早报>、<信息时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从本事件可以看出,公民新闻对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带来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