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吕氏春秋》的体育及养生思想研究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吕氏春秋》的体育及养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战国时期的众多学派的理论观点,它肯定了体育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广泛地吸收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养生思想,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健身思想至今仍在传承与发展,是集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之大成的一部巨著。"察阴阳之宜"的"顺生"观、"食能以时,充虚而已"的饮食观、"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死观、"成乐有具,必节嗜欲"的乐舞观等思想是其主要养生观点,著作同时对于体育的健身功能、军事功能和教育功能也进行了阐述。文章还指出了《吕氏春秋》养生思想的一些缺陷,建议要进行批判性的继承。  相似文献   

2.
王船山体育思想主要是从养生方面体现而出,主要体现在:对人生命本质的认识,他提出人的寿命与命运是由自己掌握,上天不会干涉;树立"健"、"动"的人生观,珍惜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身体;要加强自己的修养,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身体还需要有好的行为习惯来练就,把自己练就成君子那样的理想人格;在生活之中以从容豁达的心态去对事待人四个方面。对王船山体育思想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后人更加全面的对他进行了解,而且对现代人的体育与生活也有很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先秦道家生命观进行梳理,并对其体育养生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周易》和《尚书》对先秦道家生命观及其体育养生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生命价值观、生命存在观、生命本性观、生命机制观、生命结构观等生命现形成了道家“重人贵生”、“自然无为”、“自然朴真”、“阴阳气化”、“形神兼养”的体育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西方最有活力和批判性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在对"男权体育"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对瑜伽运动进行探究,认为瑜伽运动追求"身心合一""阴阳平衡""梵我归一",崇尚人的主体性,具有自然"繁衍"隐喻、"水性"隐喻,蕴涵着浓厚的生态女性主义智慧,可为化解当代男权体育危机提供新的思路,对当今的体育观、运动观、养生观、身体观等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认为《庄子》一书的目的是达到待"道"而游、超越外物,不为所缚的"逍遥"之境,并非为追求延年益寿的养生之书,但其提出的虚静恬淡寂漠无为,为养生中养性之道提供了依据;为精神之悬解而记述的"守一"、"心斋""坐忘"等方法被后世习练者充分发挥并用以养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李鸿章体育思想进行分析与整理,结果表明:李鸿章体育思想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时代背景、文化因素及个人经历。在这种背景下,所形成的非求不死,求暂时之健康而处安乐之境耳的养生体育观;师其所能、夺其所持的军事体育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体育教育观,而军事体育思想为其体育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朱熹的养生体育思想,分析其养生实践的特色,为现代人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朱熹的养生体育思想与其“理”“气”“阴阳”“道”等概念及“明天理、灭人欲”“魂魄论”“动静论”“中庸说”等哲学思想紧密联系,主要的养生原则与方法有顺“道”、持“中”、主“静”、少欲、形神俱养、宜“时”等。建议:将朱熹的养生体育思想贯穿到现代的养生康复实践中,丰富当今的养生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庸是儒家倡导的天地大道和人之成仁的道德品质。按照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遵循中庸之道是人们涵养道德和提升人生境界的必由之路,被后世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传统养生体育。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庸不等同于折中主义,是适中不偏和恰到好处之道;保持情绪平和、谨和五味、劳逸适度的养生原则体现了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文化的影响;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身、调息、调心的标准、对练习火候的把握及涵养狭义道德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庸是儒家倡导的天地大道和人之成仁的道德品质。按照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遵循中庸之道是人们涵养道德和提升人生境界的必由之路,被后世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传统养生体育。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庸不等同于折中主义,是适中不偏和恰到好处之道;保持情绪平和、谨和五味、劳逸适度的养生原则体现了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文化的影响;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身、调息、调心的标准、对练习火候的把握及涵养狭义道德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体育是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现代语境中的"体育"可被分别界定为"作为教育目的范畴的‘体育’""作为活动形式范畴的‘体育’"以及"作为课程类型范畴的‘体育’"3个层次的内容。学校体育具有教育性、基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它是"作为活动形式范畴的‘体育’"在学校情境中的具体表征。在学校体育中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既是理论思考的必然,也是实践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在道教(家)养生领域内,我们应该强调以下四个理念。一、养生须养德老子五千言,几乎通篇都在阐述德的作用与重要性。"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易曰"厚德载物";孔子曰"大德必得其寿";内经更是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离开了德,生命之器象则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道家贵生而生长,贵生的含义是"乐生、好善"(《太平经》),"乐生、好善"的思想,是道家、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养生思想和理论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传统养生的"重人贵生"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心身统一"的生命观,"形神共养、性命双修"的养生观,和"动静相宜"的运动观等特征,不仅提炼和总结了传统的养生思想和理论,有助于传统养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丰富和完善了当代健身气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推动健身气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挖掘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实践智慧。基于生命哲学视域的分析发现,健身气功力主"身者,道之所托,身得则道得"的文化思想。这一充满生命哲学智慧的身体养生之术关涉"形、气、神、志"4大要素,其中"形"为生命载体,"气"为生命动因,"神""志"为生命主体精神。具体来看,从"佚形而备"之"形","一气运化"之"气",再到"守神游和"之"神","志得道行"之"志",无不深度彰显出了四者与个体生命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和谐运变的自然规律。这既是一种"身心合一"的大身体观,更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大生命观的思想方式与运行逻辑。认识到这一点,不仅使健身气功的探究更能忠实于自身特有的性质,也与当代人类美学的"生命转向"这一新的趋势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4.
人奏社会进入高级发展阶段,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追求就有更高的目标。"养生"文化已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热点话题。笔者素身体验,愿意与众人分享,其观点是:"太极拳的‘形体养’、‘心灵养’、‘以柔克刚’及‘海纳百川’等特点使之成为人类养生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15.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传统体育养生"银色浪潮"现状,进而提出传统体育养生"银色浪潮"产生的原因,最后得出应对传统体育养生的策略。通过以上分析,以期不断拓展传统体育养生的习练队伍,让传统体育养生被更多群体所接受,以便广大群众特别是年轻群体掌握传统体育养生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自身预防疾病的能力和水平,最终达到增进国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和逻辑分析法,重点对身体何以成为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之维进行了较为充分而科学的论证,并在全面检视与深刻反思中国学校体育思想传统研究路向及其"身体"维度研究缺失的基础上,展望了基于"身体"之维的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四个可能面向,以期进一步创新、拓展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内容,挖掘、彰显"身体"之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及其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研究认为:(1)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身体"维度不仅能够成立,而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的本体性的研究维度,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实践基础和深远而重要的意义与价值;(2)"身体"与学校体育思想之关系研究、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历史变迁之"身体"解读、"身体"危机的学校体育思想根源及其现代学校体育身体观建设、基于"身体"之维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现代建构等4个面向值得给予更多的关切。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思维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史立论、史论结合。一方面对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思维模式进行全面系统探讨;另一方面就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所内蕴的有现代价值的体育养生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取之精华,弃之糟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古代养生经典中的养生思想进行探讨。旨在通过挖掘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以及清代曹庭栋《老老恒言》中的老年养生思想,将其融入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中来启示现代老龄人群进行科学的体育养生,从而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维吾尔族传统体育的起源进行研究.维吾尔族传统体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来源于生产劳动、宗教信仰、节日民俗、军事战争、保健养生、祖先崇拜、精神生活和休闲娱乐七个方面,具有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和合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贯穿于各个时代的各个思想学派。国术是一个集多种传统文化因素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化载体,与其紧密相关的传统哲学、医学、美学,无不将"和合观"体现得淋漓尽致。海峡两岸国术养生同宗同源,都将和合思想融入其中。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和合文化的历史来源,探讨其在国术养生中的体现,最后运用"和合观"审视海峡两岸国术养生资源共享的可行性的契合点。旨在促进国术养生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加强海峡两岸国术研究的交流,进一步服务于中国的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