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松芳 《考试周刊》2014,(73):76-76
<正>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笔者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所谓数学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因此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并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在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为此,我们探索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是: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习是具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面向有个性差异的全体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巧妙地运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和实践创造的空间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黄丽静 《西藏教育》2012,(11):27-28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一言堂,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充分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有效课堂的标准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什么的收获和发展,看能否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组建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有效课堂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则是成就有效课堂的基础。本文侧重于探讨如何组建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标志。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的方式,对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合群性和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1.
所谓数学合作交流,是指学生之间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接受教师的数学思想,再把自己的数学思想用数学语言、动作等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的学习过程. 一、营造轻松学习的氛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合作愿望,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处人才济济,所到之处必有竞争,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等。而在团队竞争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团队的团结协助精神。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不再只注重教授科学文化知识,而是转向在教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就是其中一部分。就小学数学教学来探讨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竞争意识,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众多差异的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4.
所谓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中,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众多差异的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方式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也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成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并不少见,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能够通过这种小组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规范意识以及竞争意识,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他们很容易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和矛盾,并且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时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的。本文将着重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和意识,能促使学生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让他们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数学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益。基于此,本文笔者主要结合工作实践,从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平台的搭建、合作习惯的培养、合作学习与自主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就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分工协作解决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也增强了合作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主体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中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模式指通过利用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小组学习的模式,明确个人职责分工,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形成竞争意识,增强小组凝聚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与拓展自我的热情,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实现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