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创建个人Blog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Blog(网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当前,一些中小学教师也开始创建个人的Blog,将学习、研究、教学的经验和心得记录在Blog里面,并邀请网友或者同行来参与自己的Blog,相互交流、探讨共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Blog译名之争     
赵翔 《英语自学》2009,(7):21-22
Blog的全名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相似文献   

3.
Blog是Weblog的简称,它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4种网络交流方式。目前,教育领域已开始将Blog应用于教师教育。对教师职前教育(师范生教育)中Blog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指出了Blog在职前教育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Blog是Weblog的简称,中文称为博客,是继E—mail、BBS、OICQ后出现的第四代网络交流工具。Weblog是一个组合词,Web表示互联网,Log原意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性记录”。实际上,Blog是一个网民可以发表自己思想言论的网络化场所。Blog出现后,不少人曾发出感叹,认为Blog必将取代E—mail,BBS等工具,成为网络技术教育应用的一支独秀,  相似文献   

5.
Blog是weblog的简称,它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4种网络交流方式。目前,教育领域已开始将Blog应用于教师教育。对教师职前教育(师范生教育)中Blog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指出了Blog在职前教育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Blog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辉 《现代教育技术》2006,16(6):63-65,68
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Blog”在国内方兴未艾,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网上学习者所青睐。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Blog的教育应用进行了利弊分析,并给出了发展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Blog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因特网和Web技术的迅速发展,继传统的E-mail、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Blog又悄然兴起并日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开始应用于促进教师个体专业的发展。本文着重探讨Blog在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中的优势以及用Blog来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网络为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提供了有效平台,教师要通过QQ、Email、BBS、Blog等网络交流工具,充分地进行网络交流和学习活动,为校本教研开辟新的舞台,促进自身专业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何谓教育Blog 当前,教育Blog正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纷纷建设起自己的Blog,从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到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甚至到专家之问的交流,Blog都被广泛的应用。那么,“Blog”究竟是什么,何来如此吸引力呢?“Blog”的中文译名是“博客”,意指网络日志,它通过简单地张贴将个性化的知识、思想、见闻在互联网上发布共享。博客以其简单易用、及时发布、即时更新、管理方便的特点,被形象地比喻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不停息的网上旅程”等,并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为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提供了有效平台,教师要通过QQ、Email、BBS、Blog等网络交流工具,充分地进行网络交流和学习活动,为校本教研开辟新的舞台,促进自身专业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