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视民生新闻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挖掘新闻止于表层、节目流于世俗、同质化竞争严重、栏目风格单一等问题,探讨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空间,在民生新闻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挖掘、在新闻品位上进行提升,致力于栏目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可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大的可持续发展能量。  相似文献   

2.
从“平民化的新闻表达”谈“方言说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静 《新闻界》2006,(4):74-75
对于近年来方言新闻节目的勃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语言是桥也是墙”,认为方言新闻节目消解了大众媒体普通话示范功能,不利于外地电视观众对节目的接受,而且题材也相对比较局限。但是,不容否认,方言新闻栏目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栏目形式生动活泼,内容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不少方言节目创造了当地收视率新高。对此,正视方言说新闻节目,理解方言在新闻节目中的性质和定位,不论对此类节目今后的发展还是对其他节目的借鉴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言说新闻:平民化的新闻表达平民化的新闻表达,是通过平民化的表达方式来传递新…  相似文献   

3.
秦勇 《记者摇篮》2010,(3):85-86
抚顺电视台白2009年2月起,在《抚顺新闻》节目中开设了“抚顺好人”栏目。该栏目以人物为主线,讲述发生在这些平凡好人身上的新闻故事。在播发的诸多稿件中有成功可取之处、也存在许多缺憾,这给笔者就如何做好电视人物新闻有了些许启发。应当说,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各省级台地面频道和城市台为争夺本地观众,上演了一场新闻大战,构成我国电视转型期新闻栏目一道独特的风景,大饱了百姓的眼福。这些栏目取材相近,手法相似,而且都打出了“民生新闻”的旗号。一时间,民生新闻似乎成了一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救“视”良方。金华电视台2005年1月节目全新改版,也重点打造了一档时长三十分钟的《百姓零距离》新闻栏目,节目一开播,即以全新的面貌赢得了观众的眼球;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栏目开播第二周就达到了最高12.38的收视率,到第二个月最高冲到了16个点,如今十个多月过去了,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是电视台新闻实力的体现,是电视新闻的延伸和深化,是代表新闻观点、媒体声音的重要平台。在评论栏目或评论节目的设置中,应该处理好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电视台办台有三种模式:自办栏目、合办栏目、购买的节目.由于电视媒体承载了国家重要的宣传任务,在某些新闻类、时政类栏目中,电视台义不容辞担当着自制节目的责任.由于受电视台自身技术、专业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其他娱乐性较强的生活娱乐节目,电视台可利用社会力量合办栏目.而对于电视剧、电影节目一般采取购买播放权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新闻麻辣烫》栏目创建于1998年,是一档以舆论监督为主的新闻评论节目。节目开创辽沈地区"说新闻"的先河,夹叙夹议、形  相似文献   

8.
吴艳秋 《视听界》2007,(2):50-51
方言新闻栏目已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新领域。近年来,新闻栏目的发展正由新闻发布型向生活型转变,内容由政治、社会大事逐渐转入百姓日常的生活,新闻功能从教育民众转移到与民众的交流与沟通,以方言做新闻栏目理所当然地应运而生。这是因为,从本质上说,普通话是一种工具性的语言,特长在传达信息,而在情感交流的功能上,却不如方言。方言因其地域的局限性,短于公共信息的传达,但对于特定人群的感情交流,却有着特别的亲和性。新闻栏目强调亲和性,方言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许多电视新闻节目都把现场新闻强调到很高的地位,如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栏目和福州电视台的《新闻 110》栏目就是现场感强的名牌电视新闻栏目,这类电视的主体通常是片长在4分种内的消息类新闻,它在每天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新闻栏目的质量和在受众中的影响力,显示了记者的素质和抢抓新闻的水平。而这类新闻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中传达出来的现场感。  相似文献   

10.
王康宏 《记者摇篮》2006,(10):10-11
《新闻招手停》是沈阳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沈阳新闻》节目的一档子栏目。这一栏目于2000年年初创办,主要定位在突发事件、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新闻监督以及新闻调查类报道。6年来,这一栏目累计播发稿件4000多篇,其中30多篇稿件获得辽宁省好新闻一等奖、辽宁广播奖一等奖等奖项。2005年5月,栏目组获得沈阳市"五四奖状",同年被评为辽宁省广播新闻奖十佳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元旦,温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电视"帮忙类"节目--<闲事婆·和事佬>栏目正式推出,这档以"帮忙"为独特定位,以温州方言为播报形式的新闻栏目一出现就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尤其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经过几次扩版之后,现栏目分设帮忙、新闻、故事、当家人等多个板块.这档节目的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十三四个点,成为频道乃至整个温州台的王牌节目.笔者了解到,国内媒体类似的帮忙类电视节目还有浙江电视台的<范大姐帮忙>等.这些节目都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特点,立足为百姓办实事,是观众的贴心人,而且在收视率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节目正式开播,以其鲜明的平民性和参与性获得空前成功,继而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股“民生新闻”热,不仅卫视台、省级台纷纷效仿,推出了民生新闻类的新闻节目,市级台甚至县级台也不甘落后,推出了本地的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13.
张波 《新闻窗》2008,(5):86-87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各地方电视台都在不断进行节目创新,定位栏目特色,打造节目品牌,从而丰富荧屏,吸引受众眼球。对于许多最基层的地方电视台来说,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办节目内容比较单一,其中最引入关注的节目还是地方新闻类节目。因此,改革创新新闻节目也就成为地方电视台发展的关键要务。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元旦,温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电视“帮忙类”节目——《闲事婆·和事佬》栏目正式推出。这档以“帮忙”为独特定位,以温州方言为播报形式的新闻栏目一出现,就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尤其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经过几次扩版之后,现栏目分设帮忙、新闻、故事、当家人等多个板块。“疑难的事干,烦心的事干,爽心的事干,记得拨打我们的帮忙电话88908400,拨拨就灵,办事灵灵。”这句话《闲事婆·和事佬》节目的结束语现在在温州旱已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这档节目的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十三、四个点。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中央电视台1993年实现新闻滚动播出,开播《东方时空》,1994年开办《焦点访谈》、《晚间新闻》,1995年开办《新闻30分》,1996年开办《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上海东方电视台自1993年开播,在全国首先推出了滚动播出新闻的方式,1995年推出《百姓话题》、《东方广角》等栏目,1998年推出早间新闻栏目,形成了包括《东视早新闻》、《东视午间新闻》、《东视财经》、《东视新闻》、《东视夜新闻》等在内的更加完善的“滚动体系”。其它各地方台也纷纷视新闻节目为龙头,各具特色的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出场。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中国电视人的观念变革,也使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在90年代的今天显露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当今,新闻事业日益发达,电视观众已经处于多种传播媒介的覆盖之中。光是江苏大大小小的新闻单位就有几十家,他们每天都提供着大量的新闻信息。“衣食住行”节目是个固定型的新闻栏目,每周才播一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在节目的接近  相似文献   

17.
进一步优化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频道频率布局结构,促进频道频率专业化、对象化、品牌化发展。加强少儿、农业、少数民族、外宣等公益性较强的专业频道频率和节目栏目的建设。积极推进节目改版和创新,着力打造精品频道频率和节目栏目,中央和省级电台、电视台播出的有一定影响的品牌节目和重点栏目占总数的20%以上。中央和省级电视台要创造条件逐步开办添加手语的新闻类节目栏目。  相似文献   

18.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融合中如何守正创新,走出一条适合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本文以新闻访谈节目为研究对象,以厦门电视台《TV透》栏目为具体案例,主要从现状、挑战、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新闻访谈节目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希望相关研究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于战 《记者摇篮》2005,(2):37-37
大连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一小时》节目,是大连广播的一个品牌节目。从1997年开办以来。经过多次听众调查,收听率一直稳定在13%左右,年年被大连市评为优秀栏目,新闻编排年年在省获一等奖。在全国也屡获奖项。  相似文献   

20.
夏冰 《记者摇篮》2005,(2):59-60
近些年来.许多电台都先后开办了不少贴近百姓的新闻板块栏目。这些节目在栏目的设置上、播讲的方式上,都做出了很大的尝试。讲述式播报方式便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