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拼音报》创刊40多年来,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发行量4万份,发展到2002年的期发行量78万份。版面也由当初单一的《小学生拼音报》,发展到现在的《小学生拼音报》、《小学生拼音报·教学版》和《小学生拼音报·中高版》等多版发行。1990年,《小学生拼音报》被确定为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会会报。2002年,在山西省报刊评比中,《小学生拼音报》以总分95.8的成绩,荣获山西省报纸质量评审第一名,引起了同行的关注。而这只是《小学生拼音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和奖励中的…  相似文献   

2.
2003年8月14日,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管理司和中国新闻出版报社组织的首届全国教辅类报编校质量评比在北京揭晓,在参评的43家报纸中,来自山西运城的《小学生拼音报》荣获一等奖。对于《小学生拼音报》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偶然的。早在1996年,在首届全国低幼报刊编校质量评比中,该报就以差错率最低荣登榜首;2000年,74家报纸参加山西省首次报纸质量综合评比,该报又以95.8分夺得第一名。面对《小学生拼音报》取得的一项又一项荣誉,人们不禁要问:一张小报,为什么会有这么过硬的编校质量呢?特色就是生命《小学生拼音报》创刊于1960年,前身是在…  相似文献   

3.
《塔城日报》创刊于1958年,原报名《塔城报》,2007年1月更名为现报名,用哈萨克文、汉文两种文字出版,均为周五刊。同时,报社还办有"塔城在线"网站。近几年来,报社学习兄弟报社的先进办报理念,狠抓"六个取胜",坚持"四个做到",全面提升报纸质量,增强引导能力,使报纸宣传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合办的"汉语拼音报"已在10月12日创刊.这是一张八开二版的小报,发表的文章一律用拼音文字刊印.编者在发刊词中指出"汉语拼音报"的任务是"一方面用生活中新鲜、活泼、生动、有趣的具体事实,宣传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并且向广大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帮助初学拼音字母的人掌握拼音,也帮助初学汉字的人,通过拼音,巩固已经认识的汉字,并且进一步帮助他们认识更多的字."  相似文献   

5.
范以锦 《传媒》2013,(2):37
没有多少人会留意到"农"字类报纸的生存状况,也没有多少人很清楚在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广东,还有一家一直坚持为"农"服务,且有较大发行量和较好效益的《南方农村报》. 《南方农村报》源自1963年1月1日创办的《南方日报(农村版)》."文革"期间《南方日报(农村版)》停办,1980年2月2日复办后更名为《广东农民报》,并进入到极盛时期.1994年将《广东农民报》更名为《南方农村报》后,虽然适应了新形势,但更名并非意味着成功.各地纷纷办起的地市报纸大举进军农村,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农"字类报纸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并非意味着放弃.坚守自有坚守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1940年3月25日,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一张崭新的大众化报纸——《边区群众报》诞生了。 毛泽东是这张报纸创办的倡议者,亲笔题写了报名。周文是这张报纸的创办人,成为报纸的第一任社长。 今天的《陕西日报》和当年的《边区群众报》有极亲密的血缘关系。《边区群众报》开初是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的机关报,后来是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1948年1月10日更名为《群众日报》,毛泽东又一次题写了报名。1954年10月16日,《群众日报》又更名为《陕西日报》,变成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一直出刊到今天。因此,陕西日报社的人一直把《边区群众报》当作《陕西日报》的前身,把周文尊为报社的首任社长。五十四个春秋过去了,每当陕西日报社庆的时候,报社的同志总是深切怀念自己的第一任社长周文和老一辈边区群众报人,缅怀周文创办《边区群众报》的伟大历史功绩和他对大众化报纸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报纸是时代的心声,也是历史的轨迹。当历史的年轮跨入一九九三年之际,当《五家渠报》步入第四十九个春秋之时,她又以《准噶尔时报》的崭新面目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半个世纪来,她四署报名,三度更名,每个报名都是历史的折射,後次更名都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一九四四年,全世纪反法西斯战争接近全面胜利,抗日战争大反攻即将开始,她作为陕甘宁边区新四旅的党委机关报,以《反攻报》命名,诞生在陕北战场的张村驿。一九四七年,我军转入全面战略反攻,新四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反攻报》随之改为十七师党委机关报——《猛进报》。在三年解放战争中,《猛进报》跟随着这支英雄的部队,转  相似文献   

8.
荣辱榜     
辽沈晚报、重庆时报获全球报纸版面设计银奖;小学生拼音报实现“零差错”;出版社及书店因侵权被判赔15万元;电视栏目《上班这点事》涉嫌侵犯朱德庸版权  相似文献   

9.
罗毅  胡小沙 《传媒》2000,(8):28-28
《安徽经济报》一位同志曾进行过调查,全国经济类报刊已有近千家,省一级的报纸有23家。但除《经济日报》等国家级报纸外,它们的发行量一般都在5万份以下,并且从内容到形式都看不出什么特色,在如林的报业中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那么,经济报如何才能办出特色呢?笔者认为,经济报应吃透“经济”二字,在经济报道的专业、深度上做文章。 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最早作用于物资部门。于是,以各省物资部门为主办单位的中国第一类经济报刊应运而生。从报名即可看出其渊  相似文献   

10.
中文报纸人机通用无号排序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中文期刊刊名汉语拼音首字母-全拼排序法"及国家新闻出版署报纸"类别代码"引入中文报纸的排序,实现了中文报纸报名排序的统一和分类排序的统一,以及中文报纸手工排序和计算机排序的统一;实现了中文报纸报名的计算机快速检索,将中文报名的计算机检索速度提高到了比用全拼检索一个汉字还要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我是北京《现代教育报》的一个订户,在收阅报纸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发现该报社在出报方面没有章法、随心所欲,诸如收了钱不出报、大量搞合刊、随意改报名等,严重损害了订户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纸的副刊起源于清末.最初称为副张或附张。1897年11月24日,《字林沪报》出版附张《消闲报》,随报附送.是最早的副刊。现在,副刊已成为我国报纸的一大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开阔视野,启迪智力,增长知识。  相似文献   

13.
上海<立报>的发刊词<我们的宣言>中,清晰地显现着创办者、我国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恪守的"报纸大众化"理念,表达着成舍我先生办报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报纸--上海<立报>与众不同的内在含义与社会背景.成舍我先生刻意追求的"报纸大众化"目标与其"二元化"的价值取向无疑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一、查封《益世报》 1919年5月24日凌晨两点,京师警察厅外右二区警署会同侦缉队突然包围了南新华街《益世报》北京馆,逮捕了刚刚从通县家中乘车返回报馆的总编潘云超(蕴巢),并将报馆查封。《益世报》成为“五四”时期第~家遭封禁的新闻报纸。此前,由北京学生联合会出版的《五七日刊》、《救国》已被京师警察厅以未经呈报立案为由查禁,还有些秘密刊物如《进化杂志》、《民声》等也都被查禁没收,但对公开出版发行的报纸下手,《益世报》当属第一家。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综合性副刊?在讨论综合性副刊之前,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副刊这一概念。我国报纸上的副刊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才达到现在这种样式。最初的副刊是在报纸的最后部分刊登一些诗词、小品之类的文字,它没有名称。第二个阶段以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创办随报附送的《消闲报》为开端,人称“附刊”。其后,有的报纸便在正张上划出一个版面来刊登些副刊文字,并沿用“附刊”这一名称,副刊  相似文献   

16.
传媒动态     
《新闻通讯》2008,(9):64-64
各大报第一时间推出奥运开幕式号外,美报:开幕式显示中国日益强大,日本报媒看奥运开幕式,《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出版奥运专刊,英国主流报纸赞美北京奥运会,报纸为阅读率最高文字媒体,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庆祝成立十周年,全国首份原创多媒体数字报宁波面世  相似文献   

17.
1897年上海英商中文报纸<字林沪报>随报赠送的"附张"<消闲报>问世,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报纸副刊诞生了.  相似文献   

18.
在报刊界,有些报刊的名称一经取定,就长期使用,一直不变;有些则在中途更名,而且相当频繁。更名的原因和动机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已有同名报刊,为了区别而更名,如广东的《旅游》为了和北京的《旅游》区别而更名为《旅伴》。有的是因为改版,编辑方针和报道内容有较大的变化而更名,象《财贸战线》先改为《中国财贸报》,又改为《经济日报》。这种更名,适应了方针、内容的变化,势在必然,合情合理,也更得好。有的则是为了突出特色而更名,如河北省文联主办的《文论报》,由发表一般的文论转到以发表青年文艺评论为主,因此更名为《青年评论家》,就突出了特色。  相似文献   

19.
作为"农字报"的《海南农垦报》,近年来紧紧围绕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中心工作,突出海南农垦特色,积极参与重大活动,紧紧抓住每次机遇,精心策划运作,在报纸质量和经营收益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报社活力也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20.
1953年10月,为做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宣传工作,中共个旧市委试刊出版《个旧工人报》在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发行.后更名为《个旧报》.1954年1月1日,《个旧报》正式出版公开发行,报纸为4开4版,铅印,3日刊.1954年10月1日,改为日刊,更名为《个旧日报》,每周6期,星期日无报.该报通过个旧邮电局和开远邮电局发行,期发量约3000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