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的佳作之一。其中颈联的"花草"一词,笔者以为是代指女性,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自然界的花草植物。尾联的"长安不见使人愁"一句是化用了《世说新语》中"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典故。  相似文献   

2.
读诗访古     
今天,我读了李白写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目,长安不见使人愁。”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辅导》2023,(29):4-13
<正>1开场交际话题导入北周诗人庾信的《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有个句子:“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唐代诗人王勃仿照这个句子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崔颢写有《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据此写出了怀古抒怀之作《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相似文献   

4.
这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复习一首古诗和一首新诗 ,并新学一首新诗。和过去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不同 ,今天我们从分析三首诗歌的共同意象“笑”入手 ,来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并提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能力。先看《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中学到过的《过华清宫绝句》。过华清宫绝句杜 牧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一、“笑”的特色1 风景美回望骊山 ,林木葱笼 ,花草繁茂 ,风景优美。2 宫殿美华清宫殿宇林立 ,绿树掩映 ,花草环绕 ,堆锦叠绣。3 容貌美千门万户 ,美女如云。如花似玉 ,国色天香。4 食物美荔…  相似文献   

5.
说话要看对象。语言因人而异,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本文试图从《世说新语》中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一文出发,探究因人而异的说话技巧。  相似文献   

6.
凤皿台上凤恩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天外,二水中分白珍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相似文献   

7.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唐~~  相似文献   

8.
【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相似文献   

9.
受《三国演义》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杨修死于“鸡肋”事件。事实是这样吗?《三国志》记载曹操败走汉中,“夏五月,引军还长安”。鸡肋事件出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排在“还长安”前,时间最迟应不超过五月。而杨修死于什么时候呢?裴松之注引《典略》日:“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  相似文献   

10.
归隐是古诗词中的重要内容,与此有关的意象也是丰富多彩的。南山长安(唐朝京城)附近的终南山。唐代士人仕宦失意,多隐居于此,沽名以待朝廷征召,因此诗文中提到“南山”多含隐居之意。如储光羲《田家杂兴》:“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卢照邻《长安古意》:“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相似文献   

11.
郦道元的《三峡》中有这么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字面上看,意思是:“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其实,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即“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意思  相似文献   

12.
《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首联出句“城阙辅三秦”,不少唐诗选本把“城阙”注解为长安。如: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注释等。我认为这注释不妥,此处的“城阙”并非指京城长安。唐诗中“城阙”一词出现较多,有的作京城解,有的并不作京城解。  相似文献   

13.
前人有《方言》多“奇字”说。《方言》中的所谓“奇字”一为不见之奇、二为不用之奇。经考:《方言》不见于传世先秦两汉献的“奇字”共有297个;见于出土献的古字和传世献的异体古字或俗字人41个;依《方言》通例推定属西汉通行字的9个;根据《方言》词语记载要求,从字意义方面考明114个字的构成时代早于扬雄时代;真正的不见之奇的“奇字”,包括扬雄听所制字,共有132个。《方言》“奇字”所表记的基本上是实词,而以名词居多;《方言》“奇字”一部分是表记的同义词,一部分是表记的同一词在不同方言地域的音变词形。  相似文献   

14.
1蚂蚁们要参加美化家园大赛,他们的家门前草儿青青、百花盛开。2这天,启启、蒙蒙发现门前的花草都不见了。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捣乱呢?大家赶紧四处查找,发现是小兔把花草吃掉了。34小兔连声道歉:“对不起!是我们粗心,没看清是你们种的花草,我们错了。”望着光秃秃的家门口,大家都  相似文献   

15.
四《孙子算经》与“大衍求一术”《孙子算经》,相传为春秋时代作兵书十三篇的孙武子所作。但因为原书在明代已经亡佚,所以该书作者“孙子”究竟是谁,已经无从考证。现在所能见到的《孙子算经》,是清代乾隆年间,由安徽数学家戴震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书中卷下载有“长安洛阳相去九百里”及“今有佛书凡二十九章”。由于长安是西汉建国时所定京都的名称,而洛阳是东汉的首都;佛书开始传入中国在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由此,戴震认为“孙子”其人,不能早于汉明帝时代。又据《夏侯阳算经》序言称:  相似文献   

16.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阅读训练]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卖炭翁》诗中的“回车叱牛牵向北”,各种注本都解作:唐代长安市场大都在城南,皇宫在城北,所以叱牛车回转向北面去。我以为此说值得研究。首先,我们要辨清诗中的方位以及老翁的行状。老翁“伐薪烧炭”的处所是“南山”,即终南山。《雍录》:“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彻蓝田,凡雍、岐、郿、鄠、长安、万年,相去八百里,连绵峙踞其南。”可见终南山是在长安城的南面。老翁“晓驾炭车”向长安进发,直至“市南门外泥中歇”,结束这一段行程时,老翁仍处于长安城的南  相似文献   

18.
明末以魏忠贤乱政为题材的时事小说很多,问世最早的是《警世阴阳梦》(下文简称《阴阳梦》)[1],写成于明崇祯元年六月[2]。《阴阳梦》题“长安道人国清编次”,“长安道人”盖为其号,“国清”似为化名,应为当时针对魏忠贤倒台、国政为之一清而言,但其真实姓名则不为人知。笔者通过比较研读《阴阳梦》和《玉镜新谭》[3],推测《阴阳梦》的作者是明末稗史《玉镜新谭》的作者朱长祚。相信这一问题的解决对学术研究颇有意义,现试加考索以证之,并求正于方家。按,《玉镜新谭》又名《逆党事略》,是明末人朱长祚编撰的一部关于魏…  相似文献   

19.
申建兰 《教育艺术》2009,(10):23-23
这是一种想象出来的情境。 很早就听过一首歌《秋水伊人》:“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漏尽更残,孤雁两三声……”还有一首叫《在水一方》,在读了《蒹葭》后才知道都与《蒹葭》有关。  相似文献   

20.
小说名为《一枚硬币》,其承载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母爱与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读罢这篇小说,不禁让我们回想起老舍《我的母亲》一文,“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香有色,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总是安定的。”“我的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这篇小说中的“我”之所以“生活和事业一帆风顺”,同样是娘给“我”的。假如“我”没有娘,假如“我”的娘没把爱寄予这枚硬币,那么“我”将会是一枝失去根的花草,一枝毫无生机的花草,“我”的心里肯定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