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茹 《现代语文》2013,(4):13-16
认知语言学中,凸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凸显程度决定的。该观点目前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介词词义的分析”和“句法结构的分析”两个方面。这一观点同样可以在一类汉语特殊复合词(偏义复合词)中得以运用。当两个词根中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成为复合词的词义,而另一个词根的意义被忽略时,这一联合式复合词就被称作偏义复合词。偏义复合词中两个词根语义的保留与舍弃很好地反映了凸显的观点。本文以凸显观为理论基础分析汉语偏义复合词语义的凸显,概括性地总结出三种成因:语言发展、认知心理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疾病”是一个复合词,“病”有时可以单独使用,“疾”只能作为某些复合词的词素而存在,都表示生理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如“疟疾”,“疾苦”,“生病”,“心脏病”,“精神病”,“肝类病”等等。  相似文献   

3.
判定"离合词"的性质需要区分词的储存状态与使用状态,"离合词"是语言系统中音义关系固定的词,它在言语语境中有构词语素离用和合用两种形式。中古以后白话中动补句法结构的发展成熟是复合词离用的外部诱因,支配式双音词语义结构特点及上古汉语奠定的单音语素占主体的词汇格局是复合词离用的潜在内因,复合词离用形式在语用中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汉语复合词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和句法结构一致的,都是按主谓(陈述)、述宾(支配)、述补(补充)、偏正(修饰)、并列(联合)等五种结构来组成的.“名十量”结构虽然不是述补式,但确实是后语素补充前语素的补充式,而在句法结构里却找不到这种补充式.  相似文献   

5.
以语篇功能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句法、语义两个角度研究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luck-ily、happily和fortunately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从篇章层面研究该类副词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功能。研究发现三个“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具有三种句法结构和两种语义功能。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对学界关于该类副词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也可为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提供规则和理论上的支持与服务。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复合词的结构一般都可以按照句法结构分析方法做出判定,但是"点播"一词似乎不能归入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连动和兼语结构中任何一类结构类型。从来源上看,"点播"的基础形式是复句,按其结构应该定为顺承关系。文章认为现代汉语复合词的结构不仅有单句的结构关系,也有复句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语素项为单位对“A单+N单”类复合词中的语素划分了语义类,并立足于后位N单,从两个维度探析N单与A单语义组合的规律:一是后位N单选择A单语义类的广度,二是被选A单语义类中所含成员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语素项为单位对“A单+N单”类复合词中的语素划分了语义类,并立足于后位N单,从两个维度探析N单与A单语义组合的规律:一是后位N单选择A单语义类的广度,二是被选A单语义类中所含成员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黄哲 《语文知识》2014,(11):12-15
“高低”在现代汉语中应用较为频繁,它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词性和词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表示“无论如何”的副词“高低”。“高低”由意义相反的两个语素“高”和“低”复合而成,在演变过程中,整体的词义超出了两个语素的意义之和,衍生出了表周遍性的意思。这类由反义语素构成的词简称为“反素词”,与之相近的概念有“极性对立式”“反义相成词”“反义语素复合词”等。这里我们采用“反义复合词”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讨论闽南方言内部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得”可以引进表示可能性的补语;“说”是一个引导宾语从句的标记;“伊”、“通”可以兼任状态补语标记。这四个结构助词尚未定型,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文章把它们称为“类结构助词”。  相似文献   

11.
从句法上看,姓名中姓与名之间具有偏正关系。如果对姓名作句法结构切分,都可以分为姓和名两部分,即“姓·名”。例如,赵/伟、钱/大力、欧阳/正平。这些姓名的句法与其语义结构是一致的。有些姓名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切分结果是不同的。例如,比较典型的语义结构切分可以举出两种。一种可以概括为“(偏正)正”式,例如,孙  相似文献   

12.
沈林 《重庆师专学报》2004,3(2):75-76,112
本文通过分析,阐明了“讲”和“习”具有相同的词义特点:“反复多次”,并且都与武事相关。“讲”和“习”在“练习”义位上构成了同义关系,使得它们能够构成这个意义上的词组,并逐渐凝聚成同义复合词。因为“讲”包括了言和行两方面的行为,而“习”针对的是行动,所以排列的顺序是“讲+习”。从经传中的使用来看,复合词“讲习”舍去了其语素“讲”与“习”的其它特点,只抓住了“反复演习”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在古汉语中,有一种由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相反的两个词素并列在一起构成的复合词,在某种语言环境里,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这个复合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则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复词”。例如:①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去来”是偏义复词,只取“去”义,  相似文献   

14.
黎语的“女人”一词是个双音节联合型近义复合词,前音节主要是阴性前加成分pai-或mu(i)-,后音节主要是-khau,三个音节在黎语方言中都有语音变体.pai-与m(m)-分别与汉语的“妇”与“母”存在对应关系,-khau则可能来自南岛语表达“女人”这一概念的词.黎语的“男人”一词是个双音节联合型近义复合词,在各方言中存在两个普遍性的音节:pha-和-ma:n,pha-与汉语的“父”对应,-ma:n也是源自南岛语“男人”的侗台语底层词.黎语的“人”分为通什型(代表性音节“(?)a:u”)和加茂型(代表性音节“lai”),通什型为南岛语借词,加茂型为黎族自称即汉语“黎民”一词的“黎”.  相似文献   

15.
“N的V”短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定心短语,其语义结构具有双重性,分显层和隐层两个层面。“N的V”短语的显层语义结构是名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的V”的定心句法结构形式对语义结构的制约作用和中心语V已经名物化这两个原因而确定的,可分为领属关系和限制关系两类。“N的V”短语的隐层语义结构是动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与V之间的确还保留有施事、受事与动核的语义联系以及“N的V”短语是由上文中的主谓句转化来的这两个原因而确定的,可分为施动关系、准施动关系、受动关系、成动关系、使动关系、系动关系、状动关系等7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倒序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中的94个“VA”型动补关系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讨论总结了该类复合词的前一个动词性质的语素与后一个形容词性质的语素的语义关系,以及该类复合词的语义能否从两个构成成分里推导出来这样两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要说”是“X说”类词语中的一种,作为一个话题标记,在句中的结构主要位于句首,也有极少数个例出现在句中;区别“要说1”与“要说2”的依据主要看是否是词、“说”的言说义是否虚化、中间能否插入其它成分;在话语交际中,使用话题标记“要说”与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上。  相似文献   

18.
“消息”在不同时期的语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音形式决定了其内部结构和意义。“消息”原本是两个反义单音词的连用,后因使用频率高,语义发生概括形成反义并列复合词,从而产生出“音信”义。综合汉译佛经和中土文献用例,此义产生不晚于东汉后期。  相似文献   

19.
“附近”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三个义项,其中第三个义项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复合词“附近”的意义,而词典所举最早例证中的“附近”并不是一个复合词,只是一个动宾短语,这是一个误释。现代汉语中的复合词“附近”直到唐代文献中才见使用。  相似文献   

20.
王巍 《现代英语》2021,(2):112-114
英语复合词的重音指派首先要遵循复合词重音规则,其次要遵循音高重音凸显原则.文章基于英语复合词,梳理了音系学重音理论:SP E重音理论,韵律音系学重音理论,节律音系学重音理论;根据复合词重音规则和音高重音凸显原则,分析了英语复合词重音指派的规律与句法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