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李进  杨瑞霞 《家教世界》2012,(14):29-30
乡土文学是随着社会的变动及随之而来的作家创作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乡土文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学,乡土文学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特点鲜明的文学现象,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新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其最重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形成了百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学。四川的乡土文学与中国乡土文学可谓同步发展,也是迄今为止取得最大艺术成就的文学类型。本文通过对四川乡土文学发展历史的理论化梳理和对部分富有代表意义的作家作品的分析,旨在探求其对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乡土文学”出现在二十年代,发展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在现代文学史上,实在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流派。就是在当代,也还有些作家高举着“乡土文学”于力致,帜旗“乡土文学”创作,创作出不少很有影响的“乡土文学”作品。鲁迅和茅盾是很重视“乡土文学”的,早在三十年代初就曾撰文论述“乡土文学”,对出现在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给予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遗憾的是后人并没有象鲁迅和茅盾那样继续对“乡土文学”予以必要的关注和研究,致使我们现在  相似文献   

4.
陈映真作为台湾乡土文学的主将,构建了完整而系统的乡土文学理论体系。他认为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主张文学为人生服务,文学要明确其“人间性”品格,并指出台湾文学具有鲜明的中国属性。陈映真的乡土文学观对于指导乡土文学的正确健康发展,对于台湾社会的思想文化及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乡土文学中,民族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可以说,没有民族性便没有乡土文学,民族性是乡土文学这一文学流派赖以形成的重要支柱。对于我国的乡土文学来说,民族性已不是个陌生的问题了,但联系乡土文学的实践来看,从现代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民族性,确定民族性在乡土文学中的地位,探讨我国乡土文学民族性的内容、表现方法,是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国乡土文学创作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五四文学与当代台湾乡土文学各自处于不同的文化冲突时期,它们都面临着有关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思考和抉择。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五四文学与当代台湾乡土文学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态势:五四文学重视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思想和艺术经验,对传统的中国文化采取的是批判态度;当代台湾乡土文学坚决抵制外国现代文化思想和艺术流派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主张文学向民族立场回归。其实,突破这些外部形态上的差异,在本质上五四文学与当代台湾乡土文学的文化观念是却是基本一致的,都着眼于文化的时代意义,体现出一种实用理性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之后,乡土文学一时间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文学潮流,鲁讯小说在乡土文学的发辰中有看巨大的影响本文从乡土文学的源起、振兴,作用等方面分析中国现代小说之父——鲁迅时乡土文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文坛半数以上的作家都可以归入“乡土文学”作家的行列,他们的作品几乎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因此“乡土文学”可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和基本面貌。在新的世纪里,中国“乡土文学”有何基本走向?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乡土文学”有三个基本走向,即民族化、独立化和跨文化跨地域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乡土文学更是面临严峻挑战.资本的无孔不入和消费主义、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人文学科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倾诉欲望、书写城市自然也成了这个时代文学写作的主题."乡土文学"的创作,在整个20世纪可以说实绩斐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也造就了一大批知名的作家,但在崭新的"全球化"语境下,乡土文学却逐渐变得失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困境体现在两方面:一天受大气候、大环境的影响,乡土文学受到读者的冷遇;另一就是作家们和正在变化中的乡村是隔膜的,写不出真正反映农村变革的好作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并不意味着乡土文学已没了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关键是,作家们要顺应时代,不断调整自己,寻求乡土文学创作更广阔的空间,以全新的文学品格来应对挑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77年台湾爆发“乡土文学”论战,“乡土派”大获全胜。但是,“乡土派”在论战中的胜利并未使这一文学流派得以发展,相反,论战之后“乡土文学”风流云散,乡土文学的作家直接或间接地相继转入符合各自利益立场的政治叙述——“统-独”论述众说纷纭。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映真坚持“乡土文学”论战所找回的台湾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策略性地避开政治权力的压制,逐步转入政治小说的创作,寻找国家统一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1.
赵贵明 《甘肃教育》2020,(4):134-134
乡土文学历来是中国文学百花园里一支永不凋谢的繁花,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先生的《故乡》。20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接近农村,甚至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在创作上较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所谓"乡土文学"。到了20世纪90年代,乡土文学更发展为一股不可遏止的文学潮流。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创者。作为“乡土文学”阵营重要成员的王鲁彦与鲁迅之间有着密切的事实联系。同时在文学的维度上,王鲁彦这一继鲁迅之开创而后起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重要作家与其有着真切的文本和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土文学的研究领域宽广而且复杂,这不仅表现在其作家作品数量庞大、成就丰厚,还表现在其内涵的复杂。20世纪中国乡村的坎坷历史,导致了与现实关系密切的乡土文学不只是关涉文学本身,而是纠结着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显出充分的张力。其中,新文学与农民问题的专题研究,就可以看作是乡土文学研究复杂张力中的一部分。它也对其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有对文学文本的深切把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的乡土文学,是受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以及东北欧等国描写乡村生活小说的启发和影响而形成的小说创作潮流.20世纪的乡土文学创作开始于20年代,以鲁迅及鲁迅影响下的乡土小说为代表.之后,乡土文学逐渐发展成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小说创作现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出现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乡土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可以看作中国小说走向文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乡土文学”自20世纪20年代提出之日起,就缺乏概念的内涵意蕴和外延指向的科学限定.随着左翼文学与革命形势日炽,“乡土文学”逐渐为“农村文学”所取代,政治色彩加强,审美特质减少.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的农村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界又涌现了“新乡土文学”、“新农村文学”的写作浪潮.因此,对各个概念的发展脉络进行重新厘定和梳理,探究各个称谓的内在关联,对于探讨乡土文学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对二十年代中期兴盛的乡土文学流派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日益关注,出现了不少研究论文,有的论著也设专章专节论析,对二十年代乡土文学创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不仅审视了“乡土文学”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指出了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对于总结现代乡土文学创作的历史经验、繁荣当代乡土文学创作都具有积极意义。“乡土文学”的有无之争及概念的界定“乡土文学”概念是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率先提出的。翌年茅盾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肯定了乡土文学创作的存在。可惜的是后来并未展开研究和探讨。解放初期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第一次列专节  相似文献   

17.
在乡土文学创作中,如何理解乡土文化是一个关乎作品文学性高低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文学界对这一问题缺乏必要的反思,以致于严重影响了乡土文学创作的质量。我们认为,文学中的乡土文化书写应该遵循"文学性"、"艺术性"的标准。从文学性视角来看,文学中的乡土文化因其个体化程度不同体现为现实的、文学的和原创的等三种性质不同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8.
乡土文学的概念,早已有之。但什么是台湾乡土文学呢?台湾作家至今众说不一。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台湾文坛对这一概念的认同和差异,力求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台湾乡土派文学”。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社会定性为“乡土性的”,这一认识无疑象征着本土文化的自觉。作为以感性方式思考社会人生的文学,自然难以逃脱这一宿命。对乡土中国的文学想像,历来是文学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区域,才人辈出,硕果累累。遗憾的是,从历时性角度,对乡土文学理论做系统研究总结的,几乎还未曾见过。余荣虎新著《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就是对这一领域富有探索激情和创新意味的学术硕果,该著以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为切入点,全面细致勾勒了1917—1949年时期内乡土文学理论变迁的历史轨迹,探询了理论话语转型的深层缘由。著者的思考,为现代乡土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启迪,开辟了新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20.
由鲁迅开创的中国乡土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应运而生.20世纪30年代,以地域为“创作支点”的乡土作家群及左翼作家继续发扬现实主叉创作传统。20世纪40年代的乡土文学创作,在深入现实生活中自觉体味翻身农民的美学理想与艺术趣味。20世纪80年代,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的追寻与认同为特征的“寻根文学”占据了乡土文学的位置。新时期乡土文学创作出现喜忧参半的局面。端正乡土文学形态,再树乡土文学魂魄,已成为当前文学创作不客忽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