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认知域和语序是语篇连贯的两个重要认知参数。本文以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为研究对象,考察表因语标"因为"、"因"、"为"、"为的是"、"为着"、"既然"、"既"、"由"的使用情况,分析其在"行、知、言"三域和语序方面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2.
朱晓燕 《考试周刊》2012,(47):23-24
空间隐喻是形成认知概念的重要认知方式。通过对比汉英语"深/deep"的隐喻映射,本文发现在时间域、颜色域、情感域和心智域隐喻映射中,汉英语"深/deep"隐喻具有普遍性;但"深/deep"隐喻也存在汉英民族差异性,这说明空间隐喻既具普遍性又具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重点从认知功能方面去分析了篇章语序,希望能把句法上的语序和篇章语序结合起来分析,并把影响篇章语序的一些因素概括为"可别度领前"原则,使句法语序和篇章语序得到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从“原型范畴化”理论看介词“with”的空间隐喻拓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在原型范畴化理论的指导下,以隐喻为认知支点,对英语介词"with"的空间隐喻进行认知解读:介词"with"是以"空间"的原型语义为认知参照点,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机制,实现其语义从空间概念向其他非空间域映射而产生的引申义,即从空间域拓展到时间域、状态域、范围域、原因域、方式/工具域、态度域、比较域以及其他域。  相似文献   

5.
人类语言"名词性领属结构"的和谐语序与语言类型的对应关系是:SVO型——被领有者(中心名词)+领有者(领属语),SOV型——领有者(领属语)+被领有者(中心名词)。本文从类型学的角度,探讨英汉名词性领属结构中领有者和被领有者在语序上的共性和个性,并从语序和谐性和认知心理角度,对领有者和被领有者的语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语域理论"主要以Halliday功能语法的语域概念为基石。本研究试图从语域的话语范围/语场(field)、话语基调/语旨(tenor)和话语方式/语式(mode)等三个维度对交际中的人物言语进行语域特征分析,从而初步探讨如何才能挖掘语言潜力,使说话恰当得体,成功地实现言语交际并塑造自身良好的口才。  相似文献   

7.
林璐 《考试周刊》2008,(7):187-188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列举了时间顺序象似原则在英语成对语语序方面的体现.英语中,有些成对语语序基本上象似于人类观察的自然现象的顺序;人类认识事物的经验线性顺序以及认知事件的因果/条件衍推等顺序,旨在揭示时间顺序象似原则在语言符号中普遍存在的规律,从而使学习者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些现象和规则背后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泰北热水塘村、大谷地华人村华语使用情况和变异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云南方言为当地第一语言,华语使用语域有限,但华语认同度高;吸收其他汉语方言、地区语言的元素,泰北华语词汇在语义和构词法上产生一定变异;语法受到泰语深远的影响,虚词功能弱化,语序逐渐趋向泰语的语序。  相似文献   

9.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隐喻独特的跨域映射机制和系统性特征决定了隐喻更是一种语篇策略。通过以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为具体语料,探讨基于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表明,隐喻通过源域向目标域的结构映射可以构建认知框架,使语篇按照特定的主题发展延伸,构成词汇衔接网,保证语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0.
黄星宇 《考试周刊》2012,(34):22-24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空间隐喻以空间域为始源域,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的抽象域之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空间概念来理解、思考和谈论非空间概念。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对比分析了"近"的空间概念在中英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近"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时间域,程度域,情感域,社会关系域,两者再现一种"同意并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认知主体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结构性映射。从人类认知规律出发,通常把熟悉的、具体的范畴域作为"始源域"映射到不熟悉的、抽象的范畴域,以此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人体部位作为人类最初认知世界的最熟知的领域,以各种方式映射到客观事物,形成人体隐喻化认知方式。但是,各个民族基于地理位置、语言表达、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不同,导致认知事物方式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语域这个概念最初是Reid在1956年研究双语现象时提出来的。1964年,Halliday等人在研究"语言规划框架"时,对语域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认为,语言将随着其功能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由用途区分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包括语场、语旨、语式三方面的内容。以其语言功能为主线,从语域理论的三个方面分析豫剧的语言特征,可以充分理解豫剧作为一种著名的地方剧种所内含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以新舟中学藏区学生的英语学习为基础,针对新舟中学"藏—汉—英"三语环境下藏区学生的英语认知和语序的学习进行研究,进一步剖析藏区学生在特殊语言环境下英语语序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并提出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中的隐喻机制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是通过一定的措词把原来令人不悦或比较粗俗的事情说得听上去比较得体、比较文雅。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的普遍现象 ,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隐喻把两个属于不同性质和范畴的事物或概念 ,通过联想的媒介加以类比和映射 ,即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文章分析了委婉语中的隐喻机制 ,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尝试性地解释了委婉语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5.
周琦 《考试周刊》2011,(5):38-39
英汉两种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习语,这些习语大多都运用了隐喻。隐喻包括始源域和目的域。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域的"虚"、"实"分析,以关于"学习"和"知识"的隐喻为切入点来探讨隐喻的概念合成理论。隐喻习语的构建离不开概念合成的认知机制,以最终达到认知凸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汉语以及越南语偏正结构的差异,特别是名词短语差异,主要从结构的语序以及认知顺序两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偏正结构往往由"中心语"和"修饰语"两个部分组成,两者之间的关系固然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所谓的"偏"是具有修饰功能的语言成分,即修饰语。所谓的"正"是被修饰的"中心语"。汉语和越南语偏正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是一致的。但唯有语序不同。汉语偏正结构的语序是"定语+中心语",越南语偏正结构的规则是"中心语+定语"。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汉语和越南语认知模式的差异。越南语认知顺序是:短语中的主体,即核心成分,在说话人的思维中先出现,因此转化成语言时也是位于前面的。汉语的认知顺序是:先从中心语的属性、特点或位置等相关因素入手,中心语出现在名词短语的最后。  相似文献   

17.
汉语时量结构语序的前置和后置具有语义条件限制,可以从认知角度进行解释和论证。对照作为形态语言的阿美斯语(具有严格的时间焦点系统来表达时间结构)来反观汉语,我们清晰地发现正是由于汉语自身缺乏形态标志的特点,导致了其语序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写作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运用语域、体裁理论探讨写作教学的途径。语域使语篇内容表达得体,体裁能为语篇提供宏观结构和认知模式。两者结合会使学生提高写作交际能力的。  相似文献   

19.
徽语祁门方言"得"字句用以表达能性范畴,在句法格式上有多种语序选择,不同格式所包含的"能性"范畴语义次类不尽相同,对动词或宾语、补语也有不同的选择要求。可能式动补结构中的"得"由表"可能"义的动词"得"虚化而来。  相似文献   

20.
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法,更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方式。颜色隐喻认知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本文对英汉语言中的"黑色"隐喻加以对比分析,探讨以"黑色"为源域投射出的其他认知语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