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何”,在古汉语中通常作疑问代词,代人或事物。有时也用于指示代词中的虚指。它的使用是极其广泛的,常在表示语气的各种句式中出现。这个词非常活跃,能够和实词中的名词、动词、代词、数词和虚词中的介词、副词、助词结合而使句子有疑问、反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其中表示疑问是基本的,其它是疑问语气变化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李爱平 《考试周刊》2013,(45):35-35
<正>反问又叫"激问"。反问通过"激"的方法引发读者思考,让读者从问话中得出答案,往往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力,感情语气也更强烈。它包括层递性反问、讽刺性反问、悬念性反问、疑问性反问、抒情性反问、机智性反问。反问看似明知故问,实则是有的放矢,是为了不问,是为了达  相似文献   

3.
“难道”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被人们广泛地运用着。一般语境下,它被用来表反问,加强肯定语气,明确观点。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中,“难道”还表推测性疑问语气。试做以下比较分析。通常情况下,“难道……”问句作用有二。其一,表反问语气。反问是无疑而问,故意用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不做回答,而将答案寓于问句之中,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其二,表推测性疑问语气。这类问句,  相似文献   

4.
“什么”常用作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作前者用时,可以用来表示疑问,也可以用来表示反问;作后者用时,可以用作特(?),也可以用作任指或者虚指。但是,除此而外,“什么”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小语教材中也出现了不少此类例子,值得引起注意。①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九册《给颜黎  相似文献   

5.
汉语方言正反问由于在形式变化上具有多样性,一直以来都是方言疑问范畴研究的重点。通过田野调查对大连普兰店方言正反问的语料进行搜集整理,发现普兰店正反问主要用“V-Neg-VP”形式,但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演变又产生了一些变式,如紧缩式、缩音式等等。这些正反形式在句法方面主要作谓语、状语和补语,在疑问功能方面较为丰富,包括求证揣测、质问训斥等多种用法。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69):12-14
本文爬梳整理出《生经》中"何"系疑问代词的反问、虚指、任指三种非疑问用法案例,发现两例较少见的"何"的任指用例,可知在《生经》疑问代词系统中,"何"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最为完备。  相似文献   

7.
一、反问句的定义及作用反问句即通常所说的反诘疑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的疑问。“它疑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反意疑问句的最基本的句式是要求简单问句的助动词一般要与陈述句中的谓语一致。陈述部分只有动词be时,疑问尾句用be的适当形式反问,陈述部分只有行为动词时,疑问尾句用do的适当形式进行反问。反意疑问句除了以上两种基本类型外,在中学课本中常见的还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1.当陈述部分有情态动词或助动词时,疑问尾句用情态动词和助动词的适当形式。如: He needn't make such a loud noise,need  相似文献   

9.
桐乡老城区方言中疑问语气词颇为丰富,适用于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和正反问等疑问句中,且有疑问语气词合音(甚至疑问语气词与句末表征时态的助词合音)现象。疑问语气词本身还具有特殊的语用功能,可以反映说话人的情感态度。本文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11个疑问语气词,并进行了描写、解释,旨在构建起桐乡老城区疑问语气词系统,并在与普通话进行对比中探索对应规律,为吴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略论反问的否定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问具有否定属性.作为一种广义形态,它具有帮助句子实现语义上“二元对立“转换的功能,这种“语义颠覆“功能,当属否定的语用范畴而非疑问,因而将反问归于疑问句研究是不妥当的.本文阐释反问的否定功能,寻找其表否定的语义和形式标志,证明反问的否定功能在形式和意义方面都可以得到表征.  相似文献   

11.
当涉及佛性的问题时,禅师们一般不做正面回答,而是用反问的方式回答,让学人反躬自省。当问话人对佛性等表示毫无疑问时,禅师用字面肯定式进行回答,实际上是表达否定的意思。当问话一方对佛性等有疑问时,禅师用字面否定式进行反问,实际上是表达肯定的意思。当禅师需要加强语势时,用连续反问的形式回答。反问教学法需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2.
反意疑问句     
反意疑问句是附在陈述句之后,对陈述句所叙述的事实提出相反疑问的句子。由一个陈述句和简略疑问短句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1.基本句式:①陈述部分肯定+反问短句用否定(即前肯后否)  相似文献   

13.
反意疑问句是在一个陈述句的后面附加一个简短的问句,对陈述句所叙述的事实提出相反的疑问.这种问句由两部分组成,陈述句部分为肯定式,反问部分则用否定式;反之,陈述部分为否定式,反问部分则有用肯定式.附加疑问部分的主语和动词应和陈述部分的主语和动词.在人称、数及时态上保持一致,这是一般规律,但在构成反意疑问句的疑问部分时还存在着下面几种特殊情况:1.陈述部分的主语是something anything,everything,nothing等表物的不定代词时,附加疑问部分的主语用it.例如: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16,(6):23-29
分析石城(高田)客家话的疑问句和疑问语气词,从比较看,在疑问句类型上,石城(高田)话没有典型的正反问(属于选择问);在疑问语气词上,其数量比普通话多得多,且作用上颇有方言特点。  相似文献   

15.
哪是多音字,有下列几种情况:1.哪读nǎ。用法:①疑问代词,后面跟量词或数量词,要求在所问范围内有所确定。如:你喜欢读哪本书?哪篇文章写得好?②表示反问的疑问副词。如:没有耕  相似文献   

16.
幸福的人     
耶斯柏森又提到所谓“抗议的主谓结构”(Nexus of Deprecation),有似“修辞的疑问”(Rhetorical Question),以疑问形式作反问,令对方明白自己抗议之意,在日常会话中也常听到。例如:Who knows?(强调:No one knows.)When have I told a lie?(强调自己从未说过假话。)耶斯柏森说此型结构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有不定词者。例如从来不跳舞,也不会跳舞的人,被问到:Do you dance?回答道:Me dance?Never!是反问带答的说法。Me dance是For me to dance,其dance为不定词。另一种并列主语和补语,以疑问音调提出,以表示其主谓关系实际上并非如此,是…  相似文献   

17.
"其"是高中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之一,它属于多义虚词,使用频率高,用法极其灵活。采用穷尽式的调查方法将其用法主要归类为代词和副词。将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复指代词。副词主要分为:表委婉的推测语气副词,表反问的疑问语气副词,表希望、祈使、命令的语气副词和表假设的语气副词。与此同时,还对"其"的用法和词组进行了归纳总结,对虚词"其"的简析,对高中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双全 《辅导员》2009,(12):12-12
在学习问句中,由于疑问、设问、反问三种问句,由于外形相似,都带有问号,一部分学生特别容易混淆,但只要仔细辨析,它们的区别还是明显的。这里,我就介绍一下三种问句的区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反问句的转换河北/陈淑敏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的疑问,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句子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内容。为什么?那要把握反问句问号的作用。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常出现肯定...  相似文献   

20.
谈话的技巧     
正去年国庆小长假期间,"问"氏家族的大哥"疑问"、二哥"设问"和小弟"反问"兄弟三人来北京旅游。他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来这里参观的人真多,可谓摩肩接踵。好问的三兄弟一边参观,一边交谈起来。"疑问"说:"参观的人这么多,长城有吸引力吗?"小弟"反问"没有直接回答大哥的话,说:"难道长城没有吸引力吗?""设问"听了,接过小弟的话茬儿,说:"长城没有吸引力吗?当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