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左传》作为一本史书,在人物刻画、语言描写上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从行人辞令、君主之言、谋臣之语三方面入手,分析《左传》在描绘人物语言上的情态多姿。  相似文献   

2.
《左传》中有许多百读不厌的篇什,《秦晋Yao之战》是其中之一。作从作品中人物语言中显示出来的对比美、和谐美、精炼美和动态美四方面浅析了人物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3.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通过描写人物反映历史的名著,文学成就较高。其特点之一是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来刻划人物性格,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化。清章学诚说:“记言之文,则非作者之言也,为文为质,期于适如其人之言,非作者所能自主也。”(《文史通义·古义十弊》)《左传》做到了人物语言“适如其人”,使人闻其声则知其人。从节选自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的《秦晋殽之战》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殽之战》选自《左传》。《左传》本是编年体史书,以记事为主。笔者在叙述事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生动地记叙了人物的语言、行动,维妙维肖地刻画了不少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特色。其中,《殽之战》中的蹇叔是比较突出的形象。蹇叔,他是同僚百里奚荐给穆公,共襄国政的秦国老臣。笔者塑造这位人物,始终以执迷不误的秦穆公作为陪衬。从文中得知:他深受朝中文武官  相似文献   

5.
《左传》的语言文字是上古汉语言文学的典范之作,极富魅力。试从叙述语言、人物对话语言、外交辞令等方面来阐述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6.
《秦晋淆之战》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是《左传》中的一篇佳作。这篇短文以千字左右的篇幅,清楚明晰地叙述了秦晋淆之战的全部过程,生动地刻画了卷叔、秦穆公、把子、孟明、王孙满、弦高、皇武子、原轸、文赢、晋襄公、阳处父等一系列人物形象,而且作者的评论寓于叙说之中,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下面从春秋笔法的运用、外交辞令的巧妙和人物刻画的准确传神等几个方面对《秦晋淆之战》的语言特色作一些分析。一、浓缩凝练,寓意褒贬的春秋笔法《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和杰出的历史散文…  相似文献   

7.
刘书芳 《现代语文》2008,(12):42-42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一般认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孔子的《春秋》而作,它们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尽管《左传》在描写和评论中带有左丘明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但正如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所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两人在评判事理上有着相似的标准。因此,《左传》中对人物、事件的评判必然体现孔子儒家思想的特点,《烛之武退秦师》就是鲜明一例。  相似文献   

8.
<正>《左传》的文学价值首先体现在它的语言风格上,而这种风格又通过书中人物的语言与作者的叙述语言体现出来。一、从书中人物的语言来看首先,具有刚柔相济的语言风格。这一点尤其体现于《左传》的外交辞令。作者笔下外交人物,或语挟风霜,慷慨陈词于大国之前;或委婉机智,从容游说于各国之间。说理叙事,常使  相似文献   

9.
《左传》之预言叙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好预言,预言多为巫卜和史官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高级成员。预言分两大类:直觉的经验的预言主要是根据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来判定吉凶祸福;技术的知识的预言主要是借助专门的工具,运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卜筮、梦占、星占等来推测兴衰成败。预言在《左传》中最明显的功用是安排情节结构、构筑悬念以及政治伦理的训诫诱导。以此形成的预言叙述模式对后之历史叙述和虚构叙述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左传》代表先秦叙事文学的最高成就,写人记事也有相当高的技巧。其中的《之战》,以秦穆公遣师袭郑却遭伏击一事为线索,展现了一群不同国别、不同身份、不同性别乃至不同年龄的人的风采。在篇幅不长的文字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究其原因,是与作者对人物语言深刻精到的描写分不开的。它特别注意人物语言的场景化和个性化,其风格不外婉转与率直两种。善记外交辞令是《左传》的文学特色之一,在本篇中尤为突出。外交是政治斗争的特殊形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种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外交者在外交斡旋中要做到可进可…  相似文献   

11.
《古文观止》中《左传》选文及评点建立在《古文析义》基础上,《左传》评点里程碑之作《左绣》也从人物评点、辞令评点、文法评点等方面继承《古文析义》。综观清前期《左传》评点,《读书堂古文晨书》《正谊堂古文汇编》《古文析观详解》等都可见对《古文析义》的借鉴,其时众多坊刻本也反映出对林云铭《左传》评点的广泛引用。林云铭《古文析义》可谓清前期《左传》评点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2.
《左传》辞令的语言雍容典雅、委婉含蓄、雄辩犀利、刚柔得宜,具有高超的应对技巧;战国策士辞令是《左传》辞令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其语言雄辩阔论、流畅明快、铺张扬厉、虚实并用,蕴藏着大量的攻守之术。二者虽在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但在论说艺术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找出二者的论说方法,比较其间的异同,这对于深入研究《左传》辞令与策士辞令的艺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左传》辞令与策士辞令各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论说方法。由于二者之间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所以使用的方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这些方法主要有诱之以利、示之以…  相似文献   

13.
《左传》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奠基之作,原因就在于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对于这些人物形象,前人多有论析.但是从以往的研究情况来看,人们或是注重单个人物的分析,或是根据人物类型作出判断,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左传》家族人物群体的注意.综观《左传》全书,其间虽写了各种各样的事件,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数量最多、着墨最重、个性最鲜明的却是一系列世代承传的贵族世家中的人物,以家庭为中心的贵族群体是作者创作重心之所在,家族人物群像成为作者思想倾向和审美追求的主要载体,本文就试图对《左传》中的家族人物群像进行初步的论析.  相似文献   

14.
《左传》与《战国策》是先秦时期的两部历史著作,记录了两个时代的不同人物和事件,表现了两个时代的不同风貌。本文从两部著作中选择女性形象这个角度作切入点,分析这两部著作人物塑造方法之不同。左传纪女性人物事迹分散于各个篇章比较零散,战国策则开始有集中写一位女性人物的篇章。左传纪人笼统朦胧不具体形象,而战国策开始有生动的外貌描写。此外战国策还善于运用比较烘托等侧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人物,体现了我国史传文学在人物塑造技巧上的日益成熟,从而成为后世小说之滥觞。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7,(7)
在世界文化史上,描写战争的作品,最早的莫过于我国的《左传》了。《左传》中所介绍的战争,确乎纵横捭阖,变幻无穷。而号称"左氏浮夸"的文笔,又可说曲尽语言之妙、描述之趣,让人读后余味无穷。《左传》作者选择了最佳视角,生动地再现了数千年前春秋时代发生在中原大地上的每一场战争。这里所要介绍的是发生在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和  相似文献   

16.
《左传》擅长描写战争。《左传》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史书;因此,它关于战争的描写,多侧重于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因素、大的战略部署及其战争中人的作用的描写;不像兵书那样,多侧重于战术、武器等具体作战技术的论述。这是《左传》描写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个特点,是为《左传》作为史书的性质及总结历史经验的编写目的所决定的。正是在这个方面,《左传》的作者,表现了他深刻的洞察力及其在题材的处理、故事的叙述、人物的描写等方面的艺术才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所描写的《秦晋淆之战》,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缩之战》选自《左传·值公三十三年》,之所以能取得强烈的艺.从果,除了个性化的语言和生动描写外,重要的一点是衬托手法的运用。衬托是为了使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而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为了突出某一人物,作者有意地用另一些具有相反或相似特点的人物来作个陪衬,这样,就有了主次之分,被村人物的形象就更加鲜明。《峪之战》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时,首先运用了消极衬托的手法。初看起来人物之间似乎没有一种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但人物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照,几组相对相似的人物形象,主次、映衬关系并不明显,但却构…  相似文献   

18.
《左传》中有许多百读不厌的篇什,《秦晋之战》是其中之一。作者从作品中人物语了中显示出来的对比美、和谐美、精炼美和动态美四方面浅析了人物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9.
《左传》虚饰与史官叙事的理性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虚饰,包括杜撰情节、修饰人物语言、描写细节和场面,也包括史官对不同来源的材料的自由组合。这些载录中都包括了史官的想象、选择等主观性因素,是前所未有的。《左传》虚饰并非出于文学的目的,而是为了追寻事件中的道德意义,符合当时的“实录”观念,是叙事理性化的一个必然阶段。史官对人物德性的重视、自我在场的道德实践以及立言之志等,都必然会导致虚饰的产生。《左传》是史官的“传闻”之史,它与“典策”文献相互支持,而《春秋》笔法对《左传》的虚饰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传闻”之史较为自由的传播、载录方式,也为虚饰提供了条件。虚饰将巫史文化中的神秘审判,转变为现实社会的道义审判。  相似文献   

20.
借助相关数据之比较、众多种类之列举,具体剖析《左传》对偶运用的艺术特色,以期为其语言风格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