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比"字句可能触发的四种预设:存在预设、事实预设、种类预设和性质(或程度)预设。"比"字句通常都有存在预设和事实预设,这是"比"字句的最基本的预设。影响"比"字句预设分析的主要是比较对象、共比项和结论项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温梦 《语文知识》2011,(2):92-93
"比"字句及其变式是汉语中表示比较义的一系列重要句式,由于其具有汉语的表达特点并牵涉到诸多相关语法问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X比YW"进行分析,认为可将"比……W"视为一个整体,而正是由于这个整体的存在,决定了"比"字句中形容词的使用特性,并以期从这个角度把握外国人学习"比"字句的症结。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西游记》中"比"字句"X比YW"的语义、语用功能和句法特点进行分析,并联系汉语史情况考察其渊源流变情况,指出明代"比"字句其异比功能盛极一时,进一步发展出了比拟功能,并孕育了新的形式和意义,语义语用功能的扩展是"比"字句在明清时期上升为强势比较句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4.
"被"字句和被动句是相互交叉、部分重叠的关系;在含有被动意义的"被"字句中"被"的属性为表示"遭受"义的特殊动词;在新兴的"被+双音节词"结构中也涵盖了"遭受了令人无奈的事情,不情愿地接受这种事实"的意味。  相似文献   

5.
在对蒙汉语教学中,"有"字句无疑是个重要的教学点。"有"不表示动作行为,基本意思是"领有、存在"。本文从"有"字句的概念、用法、"有+V"新结构和留学生在学习"有"字句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等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比”字句的句式义是谓词赋予两个同类事物在某一共同属性上呈现量级差异。典型的“比”字句的句法结构是“X比YR”,包括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客体和比较结果四个要素,并具有“差比”的语义特征;非典型的“比”字句分别具有“胜过、等同、不及、极比、泛比”等语义特征,并且它们各自在句法结构上与典型的“比”字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的语义性质制约着句式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7.
近代汉语"被"字句表示的语义色彩有"如意"与"不如意",两者有对立也有共性;"被"字句跟"得"字句等存在互补关系;"被"字句表示的色彩跟表达"不幸"、"意外"的词汇与"如意"、"预料之中"的词汇有关。  相似文献   

8.
"有"字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式,其基本语义可分为领属和存在两种。表领属的"有"字句语义明确,是在很多语言中都存在的句式。文章以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为对象,采用语料分析法,对领属"有"字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对领属"有"字句的使用仍然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同时,文章也谈及了本研究对汉语教学和语言习得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文章把汉语里常用的"有"字句和泰语里的"■"字句进行对比后发现:表"存在"和"领有"的"有"字句和泰语里的"a"字句大致对应;表"估量"、"比较"的"有"字句和"■"字句不完全对应;表示"发生或出现"的"有"字句和"动词+有"用法在泰语里没有对应的形式。汉语里的"有"后可附动态助词"着"、"了"、"过",泰语里"■"的后面没有相应的动态助词,汉语里"有"的状语都在它的前面,而"■"的状语有的在前,有的在后。结合上面的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正迁移,避免负迁移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0.
“把”字句句法-语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字句中的介词"把"是语义关系的重要标志,"把"字句是典型的述谓结构。从"格"范畴角度可以把"把"字句分为:受事"把"字句,施事"把"字句,系事"把"字句,非施受关系的"把"字句,处所关系的"把"字句和表工具关系的"把"字句。从动词"价"角度分析可以把"把"字句语义结构分为:一价动词"把"字句,二价动词"把"字句,三价动词"把"字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毕竟"出现的语义结构入手,探讨"毕竟"的深层语义模式,总结出"毕竟"的语法意义是:"申明、突出某一不可否认的事件(性质、特点、事实)。在说话人看来,这一事件(性质、特点、事实)在当前语境非常重要,事实上对某一结果产生决定性作用。其他相关事件的存在影响不了该事件(性质、特点、事实)的决定性作用。"并从此语法意义出发,分析了"毕竟"句的三个语义成分。  相似文献   

12.
何雨芯 《现代语文》2014,(12):41-43
对含“更、还、要”的三种“比”字句,即“A比B更X”“A比B还X”“A比B要X”的语义特点及预设语境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各自的语义特点,并分析它们的预设语境。  相似文献   

13.
连字句与甚至句的异同研究表明:"甚至…都/也…"句与连字句在主观极量、主观全量、违反预期三个方面相同,但是"甚至…都/也…"前一般需要语义序列的其他成分出现,而连字句则一般不需要这个条件。不用"都/也"的甚至句可以表达主观极量,但不能表达主观全量,违反预期的语气比连字句弱。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对近代汉语"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作一个初步的考察,近代汉语"比"字句式的否定形式共有四种。随着语言的发展,其中的句式如"X比Y不同"、"比X不如"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基本不再使用了。从语义上看,比较后项之后的信息肯定与否,比较项的省略与否,上下文语境等对明确语义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汉语方言中"把"字句的一大特点是"把"字句的泛用,"把"字句的使用远远超出了普通话"把"字句的使用范围,尤其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把"字句的使用频率更是高出普通话中"把"字句的使用,"把"字句泛用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本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把"字句的语义研究一直是"把"字句研究的中心议题。本文通过对"把"字句的各段成分的考察后发现,"把"后名词宾语的受影响性和"把"前名词主语的意愿性是制约"把"字句语义的两个关键因素,前一个因素将把字句宏观分成描述类与结果类;后一个因素将结果类"把"字句进一步分为表处置义和表致使义两种。我们通过对"把"字句事件结构的描写与刻画,更加清晰地展现了"把"字句的语义表达。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功能"再造"理论对"被"字句的生成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汉语的"被"字句不是通过移位生成,而是通过"纯粹合并"生成。长、短"被"字句具有不同的生成模式,长式"被"字句中"被"字后面的名词是动词功能"再造"的结果,不能随意省略。"被"字句中的动词和中心语可以功能"再造",它们的性能和特征恢复后,通过多次选择扩充原有生成式。  相似文献   

18.
"由"字句、"被"字句在语义、句法、语用上都有所不同。在语义上,"由"字句指向施事成分,表达过程义、行为义,"被"字句指向受事成分,表达结果义和动作义。在句法上,"由"字句与"被"字句在动词形式、否定形式、主动被动式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在语用方面,"由"字句更倾向表示未然体、主观态度,而"被"字句更倾向表示已然体、客观事实,同时"被"字句更多地表示消极色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把"字句及其在维语中的对应关系入手,比较系统地阐述"把"字句的用法、运用"把"字句的条件和注意事项以及"把"字句在维语中的对应关系等内容,从而对汉语"把"字句及其维语中对比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的"被"字句是一种在意义和结构上都非常有特色的动词谓语句,而网络新创的"被"字句则是网络上迅速流行起来的另类的表达方式。两相比对,现代汉语的"被"字句与网络新创的"被"字句在语料来源、构成类型及表意特点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着对此做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