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张爱玲从小成长在特殊的家庭背景下,这对她笔下女性形象的产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她笔下的女性所追求的只是证实自己的存在,抓住一点真实的、最基本的东西,抑或只是想在尘世中得以安身立命之依靠,却最终以演绎一段人生悲剧结尾,体现了在封建家庭和金钱枷锁禁锢下的女性所遭受的身体和灵魂的压迫。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她笔下的母亲与儿女的关系,并从她的几部代表作中来分析其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无论是在形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均是猥琐﹑坠落﹑无能﹑丑陋的,张爱玲作为女权意识的代言人,在她的小说中女性生存的苍凉与悲怨的女性主题意识是通过对男性形象的描写而体现出来的,反映了那个畸形时代里的畸形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张爱玲笔下的类型各异的男性形象的分析,来透视张爱玲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对于男性所持有的视角和观点。  相似文献   

3.
欧阳子被誉为文学家中的"心理外科医生",她的小说在对两性关系的解构上独辟蹊径。她塑造的大量女性人物形象颠覆了大众对传统女性角色的认知,也与以往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有较大的差异。小说表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逐渐在家庭中占据上风,全面地刻画了一系列立体、饱满的女性形象。相应的,婚姻中的男性多显现出了自卑、懦弱、无能的一面。作家对这种矛盾的巧妙处理,让性别上的失衡和矛盾来表现作品中人物内心的深切情感,表达了希望关注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贡献、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愿景。  相似文献   

4.
日本女性作家有吉佐和子的作品多以女性为题材,从女性的角度审视人性,客观地展示女性风采,塑造理想的女性形象。他深刻地剖析女性心理,在赞美女性的同时,也揭露女性的弱点。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基于此,通过《香华》和《华冈青洲的妻子》两部作品,来分析有吉佐和子笔下的女性形象,以期帮助读者对有吉佐和子的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作为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和熟悉中国妇女的赛珍珠,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如同她的名字一样灼灼生辉。阿兰是赛珍珠成名作《大地》中的重要人物,分析阿兰这一女性形象是了解封建社会下中国妇女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妇女影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海丝特是霍桑笔下最复杂的女主人公,她不仅表现出美国内战前颠覆型通俗小说中女性角色具有的破坏倾向,也拥有正统文学中女性角色所具有的道德典范功能.通过树立海丝特这一女性形象,霍桑试图融合通俗文学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来改变他认为的美国内战前通俗文化的极端、混乱、肤浅等状况,树立女性道德典范.  相似文献   

7.
在鸳鸯蝴蝶派译家的笔下,柯南道尔侦探小说中女性形象被神秘化、理想化、怜悯化和性感化。这与译者的艺术趣味有关,也带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其移植原著中女性形象所使用的语言模式,既圉于传统,又有所创新。鸳鸯蝴蝶派译家对西方女性形象的重塑,充其量只是演绎了一段美丽的谎言。  相似文献   

8.
凌叔华创作视野是狭窄的,她的作品很少涉及重大的社会问题,绝大多数只限于女人和孩子这类家庭琐事。凌叔华笔下的"闺阁"形象,是一群在时代变迁之际处于现实和传统夹缝之中的旧式女性。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少女形象,另一类是已婚妇女形象,她是名副其实的新闺秀派作家。  相似文献   

9.
严歌苓,作为一位长期旅居美国的华人女作家,对两个国家都有着深厚的了解。她素以书写女性形象见长,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大体可分为两类:身处中国社会的女性和移民美国的华人女性。本文以这两类女性形象作为切入口,来看不同社会背景下女性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刻画了一系列母亲形象,其中真正为人所熟知的却是她笔下的恶母形象。本文试图以张爱玲文学作品《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分析,来探究其恶母形象的创作根源及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众多姿态各异的男性形象。在她的笔下,这些男性都是扭曲和残缺的,他们或是在权威家庭中缺席,或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处于去势和弱化状态。张爱玲对传统男性的权威性和主体性地位进行了无情地嘲讽和否定,彻底消解了传统男权的中心地位,反映出张爱玲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众多作品中塑造大量女性形象,国内学界关于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形象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挖掘福克纳笔下女性特征,梳理福克纳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及精神品格,从对南方妇女形象的描绘中分析福克纳对南方传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花娟 《文教资料》2010,(22):22-23
威廉·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笔下丰富的女性形象更是人们广泛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和分析莎士比亚喜剧和悲剧中的女性形象,论证了莎士比亚女性观的一致性:她们都是男性主体意识下的女性,都是社会环境所造就的女性。  相似文献   

14.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笔下那些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她们经历的喜与悲、情与爱都让人感触很深。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都会遗忘她笔下那些陪衬在女性角色身旁的男性角色,或是说主导着这些女性命运的男性主体,即同样也被张爱玲刻画得非常饱满、生动的男性形象。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是一个具有浓重女性情结的作家,他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美与善的化身,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独具一格的。首先,分析沈从文作品中被忽略的女性视角,并究其原因;其次,探讨其前后期作品中女性视角的不同体现,从尊重女性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对女性悲苦命运的观照与同情发展到后期作品中女性形象体现出的感性、灵性、人性,彰显出作品中渗透出的沈从文对女性有种独特的见解与感知;最后,分析其女性视角形成的原因,与其成长的地理环境、家庭的影响和受文化思潮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旨在女性视角的观照下,对沈从文笔下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小说一直以苍凉来展现她笔下和心中的世界。她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的生存悲剧来展示那个时代的悲剧。而她始终以理性冷静的眼光和笔触来勾画芸芸众生,给后人留下一个冷艳孤独的作家形象。本文重在通过作品背后的意义,去挖掘作家在冷艳孤傲的表象下,曾经是多么渴盼入世,渴盼现世安稳而不得的悲凉情怀。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才女,一朵文坛的冷艳奇葩,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作家。在她营造的小说世界里,女性占据主体地位。在她的笔下,活跃着众多鲜明的悲剧女性形象,大体上有在阴影下生存和毁灭的少女形象,有为谋生而谋爱或守爱的妻子形象,还有奴化变态且面目全非的母亲形象。  相似文献   

18.
亨利·詹姆斯笔下的小说和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是其显著的特色:女性角色都是脱离了罪恶根源的形象,转而代表了美国的新价值,也代表了美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在他的带领下,美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开始有了新的意义,各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获得了很大的转变。文章围绕亨利·詹姆斯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典型分析其笔下“美国女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亨利·詹姆斯笔下的小说和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是其显著的特色:女性角色都是脱离了罪恶根源的形象,转而代表了美国的新价值,也代表了美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在他的带领下,美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开始有了新的意义,各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获得了很大的转变。文章围绕亨利·詹姆斯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典型分析其笔下"美国女孩"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陈忠实笔下悲剧的女性形象,究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现代文明的弃离、传统文化的压制等,但最重要的是,她们缺乏了四妹子那种一往无前的女性独立意识。陈忠实先生笔下的女性都差不多生活在同时期,但因为四妹子拥有了相对较好的女性独立意识,所以她收获了和其她女性不一样的人生。本文将分析陈忠实作品《四妹子》的女性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