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前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懂,这样带着问题走入课堂,为上课打好思维定向的基础,听课时就会主动、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这样既节省了老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了课堂效率。以下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得出的一些有效预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可以增强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经过预习,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和预习中的收获听课,在课堂上就有充裕的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消化,并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这样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当堂巩固知识。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使他们能更高效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可以增强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经过预习,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和预习中的收获听课,在课堂上就有充裕的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消化,并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这样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当堂巩固知识。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使他们能更高效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4.
王国娟 《新疆教育》2013,(9X):95-95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是学生事先自学老师将要讲授的课程。学生通过预习,就能一定程度上熟悉单元内容,并能大致找出预习内容中的难易点,并做好相关记录。当老师讲解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听讲。这样,学生能突破所记录的重难点,很快理解教学内容,缩短老师的讲解时间,减轻师生的课堂负担,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为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英语课前的有效预习呢?  相似文献   

5.
钱育 《考试周刊》2012,(86):47-47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课前需不需要预习,有的教师心存疑虑,他们认为:讲授新知前学生不需要进行预习。原因有两种:一是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果让学生课前预习,他们会基本上弄懂要教学的内容,导致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探究的冲动,只有课前不预习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有的老师考虑到预习的主体是学生,由于不同的学生其智力水平、思维能力、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预习的程度,也会影响教师在讲授新知过程中整个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然而,我觉得这些想法都是不妥的,只有打好预习的根基,才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我认为在讲授新知前必须让学生进行预习。  相似文献   

6.
指导小学生搞好语文课前预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预习活动中,能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又可以将自己的预习与老师的讲授相比较,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的了解,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的精神。所以,我们应当把抓课前预习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不懈地、扎扎实实地抓好。预习前,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的,提出预习的要求、内容和形式。这样,学生预习时才“有章可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的预习活动,就是学生在老师讲授新课之前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研读的一个过程。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一些学生对预习课文要做哪些事情不甚明了,更有一些学生长期不能养成预习的习惯,只有在老师讲授时才匆匆解决一下生字词,而对课文内容一无所知。笔者在教学中运用简洁有趣的口诀,不仅使学生容易记住预习的一般内容和要求,口诀的趣味性对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永华 《四川教育》2013,(10):20-20
预习,是指在讲授新课之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了解,为课堂上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预习,作为课外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考、追求进步的良好习惯。但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去预习呢?我认为,活用如下“七法”将会使你的指导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预习,就是在教师讲授新课前,学生自主展开学习的过程。预习的目的是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初步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发现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1预习的必要性 新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很多,预习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法。预习是课前自学,实质就是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先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与学习钻研,形成对所学内容的初步了解和基本感知,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从而有准备、有思路地参与学习活动,使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得生动活泼、默契有序。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不但感知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品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预习的功能,使之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乔红军 《教师》2014,(25):64-64
正预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基础,听课的效果与预习的质量常常是成正比的。一、课前预习的好处1.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和尝试完成练习,达到了基本了解地理文本内容的效果。预习的过程是只有自己参与其中的活动,没有老师的提  相似文献   

12.
论预习     
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谓之预习。经过了预习,学生初步感知了教材内容,缩短了与教材知识、技能要求之间的距离,为课堂上的学习铺平了道路,因此,能更快地集中精力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无论学生预习程度如何,老师教授方法怎样,由于有了预习,课文的朗读、生率和新词的理解在课堂上都可能熟练、流畅地再现或运用。这对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成功的鼓舞,对于下一步深入学习无疑是极为有益的。预习的意义不仅在于一课一节的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渐形成自学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  相似文献   

13.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学习内容,看看自己在无老师课堂讲解指导的情况下,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可见,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体会到:教学,不仅仅是课堂讲授,还应该注重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巩固记忆。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课前预习法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轻课前预习、重教师课堂讲授;课后轻对教材的钻研和掌握,重条条框框的记忆。根据以上情况,笔者在讲微生物学绪论一章时,在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知识结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的同时,还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学习方法等,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绪论时就能基本了解本学科的学习任务、研究方向,做到任务分明、目的明确,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在各章节讲授前对学生预习都要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掌握教材的基…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语文听课必须注重的环节要想听好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预习目标(内容)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帮助预习的参考书很多,但参考书只能教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语文,培养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课前预习法在老师讲解新课之前,学生首先要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了解其基本内容:有哪些基本概念、定义和公式等等。通过课前预习,可以知道自己对哪些内容理解了,哪些内容尚未理解。对没有理解的内容,等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着重学习,弄懂预习时没有理解的内容,从而达到掌握新课的所有内容。课前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简单笔记法是指在课前预习时,对预习内容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抄写一下,对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问题作简单的笔记。简单…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发展得更好。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布置预习内容,提出预习要求,指导预习方法,切实提升学生预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丁秋燕 《辅导员》2011,(12):36-37
语文课程标准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起督导作用。教如何能达到不教的目的?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学会预习是学生走向自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预习是指学生对要讲的课作事先自学的准备,在上课之前对老师要讲的内容有预先的了解。众多教育实践证明,预习是学生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它可以帮助学生扫除课堂知识障碍,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对老  相似文献   

19.
预习的指导是老师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广泛的涉及知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课堂上加深了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主体位置上,积极主动学习。这样可以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20.
薛晶 《华章》2013,(16)
预习是学生在新课讲授前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知识,并独立思考、探索获得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课前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首要环节,之所以会有“后遗症”是因为没有打对“预防针”的关系。那么该如何做到有效的预习,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呢?本文结合笔者实践通过以下几方面详细的阐述了预习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