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所以应通过有效合理地组织教材、加强课外数学实践活动、创设生活情景等方式,尽可能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样就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生活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也为培养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箴言 《中学文科》2009,(11):34-35
数学来自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就是要求教师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生活内涵,发现生活问题,通过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验证、解决问题,得出一个数学规律或观点,然后再利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抽象的数学还原于生活.  相似文献   

4.
张兴 《成才之路》2014,(33):89-89
正新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数学因素,积极发现这些因素并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创新,开拓多种应用路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发现并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应用意识。一、用眼观察,探寻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两点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还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引言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与实际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在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儿童在学习中快乐地生活,也能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这就使得老师在课前要积极地去挖掘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让抽象变为具体,让无味变为生动,让畏惧变为亲切,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数学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具体体现在:沿用生活中现成的数学问题:提炼生活中相关的数学问题;捕捉生活中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活动实践,应用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从实际问题中获取必要的信息 --分析处理有关信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解答这个数学问题--解答原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11.
张梅 《陕西教育》2007,(1):43-43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12.
王学军 《考试周刊》2011,(63):83-84
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造优质课堂以,让学生轻松高效地学习”正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共同探究并积极付诸实施的课题方向。作者认为在追求优质课堂的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的美,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成就感中体验的数学价值,学生在享受数学美和成就感的同时,兴趣得到激发,从而优质课堂才不会论为空谈。因此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数学应用价值:然后从生活中来到数学中去.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再从数学中来到生活中去,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让学生会用、想用、乐用,直至达到“学以致用”的无意识状态。  相似文献   

13.
吕学英 《黑河教育》2012,(11):30-30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己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资源,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凸显数学的本质特点,使数学课堂更具丰富多彩,使之成为生态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资源,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凸显数学的本质特点,使数学课堂更具丰富多彩,使之成为生态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与社会生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顾明 《考试周刊》2010,(21):93-94
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大量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干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离不开数学。因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字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