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六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通过内在的活动积极思维,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问的勇气、问的方法、问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运用比较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点、难点,而且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有助于发掘知识之间的区别,强化对知识的感知,从而可以提高对知识的辨别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想像力是在头脑中改造原有表象而产生新形象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科学新课标在能力培养方面明确提出:在指导儿童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着力培养、训练、发展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想象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提了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从单纯关注内容走向关注语言形式,学生在课堂上逐步认清了"学什么"的问题,那"如何学"也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质疑能力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关键能力,在语文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质疑内容与方式,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质疑能力,同时教师也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场从教学观念到教学行为的深刻变革,也面临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其中“知识与能力”就是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仅就如何处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石妍 《学周刊C版》2010,(2):180-180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语文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的灵魂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语文教育比较着重知识的积累,继而重视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基础知识仍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更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简单地说就是辨别异同。比较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境的启发下,引导学生辨别相关数学知识的异同,从而把握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同时培养自发地比较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国斌 《考试周刊》2013,(95):24-24
<正>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将教学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知识点的教学与巩固方面,而对学生语文基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较为忽视,导致学生频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样的状况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严重相悖,必须在教学中进行纠正,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一种创造力,也就是一种综合的原理,它的对象是宇宙万物和存在本身所共有的形象。”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可见,在语文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厚,情感细腻,读诗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该如何教会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和妙处呢?我以为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特别是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不妨尝试运用比较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这种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那么怎样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4.
郑会兰 《成才之路》2021,(11):60-61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应用到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利用,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宁宝军 《中国教师》2010,(Z1):68-68
<正>一、前言体育教学是通过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调动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来完成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练习,对所学知识产生新的领悟,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体现其学习上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能及时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和运动能力强弱进行准确地反馈,这样就能克服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使体育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更加顺利的进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一切契机,利用课堂的概念教学、疑问教学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是一种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比较法引入课堂,可以借此来提升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是教育研究的一个老课题,也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个老话题。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做中学”思想,是在过去十几年信息技术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认识,它比较深刻地描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也指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实现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从教思想渗透、充实教学理论、提供试教机会三个方面总结了在教育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从教能力的一些做法,试图寻求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学生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遵循“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的教学规律,只要做到循序渐进,精讲多练,运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能力,就能取得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